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常“色難”于父母才是最大的不孝

情景一:餐桌上想吃點什麼

就餐時間, 兒子帶著父母以及他臨時用的司機一起吃飯。 當他自主的點了一些菜, 他父親輕聲的說想吃什麼時,

他立刻厲聲的臭駡父親一頓:“我已經點那麼多了, 你還點, 等下吃不完你們又囉囉嗦嗦的幹什麼?”此時他父親臉色一沉, 不再說話了。 吃得差不多時, 臨時司機要下桌, 他立刻柔聲熱忱的說, “吃飽沒?不要客氣啊!”

情景二:到你的房間找份報紙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 正碰上兒子回來。 兒子剛談崩了一樁業務, 心情不太好, 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 生硬的說:“媽, 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著, 別到處亂串, 好不好?!”母親解釋說:“我在找個報紙, 順便在你床上坐一會兒。 ”兒子臉色拉著, 還很臭, 出門前扔下一句:“真是吃飽沒事幹。 ”夜晚12點, 老母親便從七樓跳下去了。

閱後, 不知你內心是否一顫, 類似的情景, 你可曾經歷過?類似的話語,

你可曾說過?說與沒說, 做與沒做, 心裡有數即可, 就可憐天下父母心而論, 我相信天下兒女幾乎都曾相似過, 反正我是其中一個。 即使我的家族有著濃厚的孝道文化之根基, 我依然說的不止一次, 在那花季, 雨季的歲月裡。 雖然沒有情景中的難聽, 可依然不會覺得多麼儒雅, 多麼討父母歡心。

直到20歲後, 隨著自我成長, 以及自我觀察和自我意識的形成, 內心才有足夠的能量與世界溫柔的相處, 進而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陪伴父母, 怎樣才能做到更好的孝順。

如何孝順呢?有人說, 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 我承認物質上給父母享用, 讓父母在有生之年享受下高品質的生活, 以免在來不及的歲月裡哭著說俺爹最想吃那個啥,

而我工作忙, 沒錢沒時間不能給俺爹買那個啥, 忘了給我俺娘做個啥....的確是一種孝, 總之, 有錢好辦事, 孝順便是其中一個。

而今天我所要傳達的是在陪伴父母時的臉色問題, 如果你經常以兩種情景中的“色難之孝”對待父母, 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 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 我敢肯定, 即使你讓父母住進高樓大廈, 吃上滿漢全席, 你的父母也只能是看著美景, 掉著眼淚。

“色難”, 我的理解是兩個方面, 一個是給父母難看的臉色, 即臉色難看;一個是做到給父母和顏悅色, 即“色悅”很難。

給父母難看的臉色, 值得原諒的一個是年輕。 是的, 我們都曾年輕過, 年輕就會常常犯錯, 常常叛逆, 人非聖賢,

何況年輕?晚錯不如早錯, 不怕錯, 不怕難, 謂之青年, 而且有些成長必須要在犯錯中獲得。 人總有長大的一天, 年輕可以原諒, 可鬍子都老長老紮人了, 你還心智不成熟, 屁大的一點小事就動不動給父母難看的臉色, 只能說明你修養不夠, 別無他解。 在這個混混亂亂的社會裡, 如此之人多之又多, 你別看他四十五十, 七老八十, 面容鶴髮, 內心卻依然是個孩子, 不是那種童心, 而是不懂事, 你懂得。

此外, 世人皆有相同點, 就是對他人寬容, 而對親人苛刻。 就如情景一中的兒子對自己生父如此嚴厲、不給面子, 對司機外人卻如此好。 有人會說, 因為他是我的員工呀, 不然影響公司效益, 有人說, 因為他是我的客戶呀, 丟了喝西北風去, 有人說,

因為親人自己人嘛.....種種說法, 在我這裡就兩個字:藉口。 如果非要強調下, 類似這種人, 不從自身找原因, 只能說明他是個沒有意識、沒有覺知的人, 這種人你在他身邊是很辛苦的, 他永遠都是把最惡劣的那一面拿來對付他最親近的人, 並一而再而三, 理所當然。

越是要面子、喜歡討好外人、啥都要獲得認同的人, 對自己親密的人越不好, 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因為能量都用到外面去了, 面對親人只好放鬆, 把負面、不耐煩等通通透透的展現。

母親常說, 年輕有福不叫福。 是的, 年輕人, 吃了點苦, 遭受點罪怕什麼呢, 比起你的父母, 你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多長, 能有多長?所以, “色難”的另一面, 和顏悅色的對待父母, 就要年輕的你來完成。

經常色悅,確實很難,色悅何以難?

一次PET父母系統教育培訓,有幸成為義工從中協助,台下有40位家長,一開場老師就問:“打過孩子的請舉手!”爸爸媽媽幾乎無一例外,都舉了手,緊接著,老師繼續:“打過後悔的請舉手”,來不及放下的沒機會,剛放下的又舉起了手,老師緊追不捨:“打過後悔又繼續打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又是一大片。

無論是80、90後,之所以會打孩子,基本上源于父母的教育,就如父母教育我們好好學習,上大學,找好工作,然後找個大學生老婆,生個孩子...之後你依然繼續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上大學......生個孩子.....你我如此教育孩子,父母如此教育我們都沒有對錯,也是承襲上一代人的觀念,再說作為老百姓也沒啥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才會出現思維觀念相同的情況。

同樣,不給父母“色難”,而經常“色悅”亦如此。可誰叫我們是年輕人呢,年輕就要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年輕的你需要改變思維觀念,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觀察和自我意識的能力,說了話,做了事,當下或者短時間內你能不能立刻意識到,觀察到你的說話語氣、行為模式,既而接受,並轉換過來,該道歉的道歉,該埋藏於心就埋藏於心,堅持下來,內心就會強大,能量就會上升,溫柔和耐心也會顯現出來。前提是要學會回頭想想,多多思考,下決心改變。

如果你沒有這種自我覺察能力,不能覺察到你的行為模式,我相信,你會給很多人帶去傷害,尤其是你自己和父母;如果你沒有自我意識的能力,即使你天天觀看北大高材生的《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激情演講,你依然做不好“色悅”的陪伴。

你長大得快,父母老得更快,善於看穿父母的堅強,“色悅”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來不及了。

如同靈修作家張德芬每次跟老公吵架時,老公總會說,再看看你的書,此時想必也有人會說,韓某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這麼多,你做到了嗎?我只能說,肯定完全做不到,回憶這幾年的經歷,自我意識和內心能量增強了好多,對家人越來越溫柔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在這2017年,特作此文,不是讓你完全被父母羈絆,就陪著父母啥事不做,而是希望微友們有機會回家陪伴父母以及打電話時,能夠在“色悅”中享盡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及時“色悅”吧,哪怕父母有生之年,“色悅”著遞上一杯水,“色悅”著磕上一頂響頭,“色悅”著洗上一次腳,總比墳墓邊哭天搶地,悔淚橫飛強上百倍,因為你的“色悅”,此時的父母看得到,感受的到,所以父母也會心安和微笑。

往期回顧:

請不要拒絕行李箱裡的母愛

“呵呵”、“哦”為何如此傷人

升米恩,斗米仇,實際沒人欠你的

經常色悅,確實很難,色悅何以難?

一次PET父母系統教育培訓,有幸成為義工從中協助,台下有40位家長,一開場老師就問:“打過孩子的請舉手!”爸爸媽媽幾乎無一例外,都舉了手,緊接著,老師繼續:“打過後悔的請舉手”,來不及放下的沒機會,剛放下的又舉起了手,老師緊追不捨:“打過後悔又繼續打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又是一大片。

無論是80、90後,之所以會打孩子,基本上源于父母的教育,就如父母教育我們好好學習,上大學,找好工作,然後找個大學生老婆,生個孩子...之後你依然繼續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上大學......生個孩子.....你我如此教育孩子,父母如此教育我們都沒有對錯,也是承襲上一代人的觀念,再說作為老百姓也沒啥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才會出現思維觀念相同的情況。

同樣,不給父母“色難”,而經常“色悅”亦如此。可誰叫我們是年輕人呢,年輕就要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年輕的你需要改變思維觀念,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觀察和自我意識的能力,說了話,做了事,當下或者短時間內你能不能立刻意識到,觀察到你的說話語氣、行為模式,既而接受,並轉換過來,該道歉的道歉,該埋藏於心就埋藏於心,堅持下來,內心就會強大,能量就會上升,溫柔和耐心也會顯現出來。前提是要學會回頭想想,多多思考,下決心改變。

如果你沒有這種自我覺察能力,不能覺察到你的行為模式,我相信,你會給很多人帶去傷害,尤其是你自己和父母;如果你沒有自我意識的能力,即使你天天觀看北大高材生的《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激情演講,你依然做不好“色悅”的陪伴。

你長大得快,父母老得更快,善於看穿父母的堅強,“色悅”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來不及了。

如同靈修作家張德芬每次跟老公吵架時,老公總會說,再看看你的書,此時想必也有人會說,韓某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這麼多,你做到了嗎?我只能說,肯定完全做不到,回憶這幾年的經歷,自我意識和內心能量增強了好多,對家人越來越溫柔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在這2017年,特作此文,不是讓你完全被父母羈絆,就陪著父母啥事不做,而是希望微友們有機會回家陪伴父母以及打電話時,能夠在“色悅”中享盡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及時“色悅”吧,哪怕父母有生之年,“色悅”著遞上一杯水,“色悅”著磕上一頂響頭,“色悅”著洗上一次腳,總比墳墓邊哭天搶地,悔淚橫飛強上百倍,因為你的“色悅”,此時的父母看得到,感受的到,所以父母也會心安和微笑。

往期回顧:

請不要拒絕行李箱裡的母愛

“呵呵”、“哦”為何如此傷人

升米恩,斗米仇,實際沒人欠你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