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炎、胃潰瘍:咽幹口苦,舌紅苔黃,胃部輕痛,妙方專治輕症胃病

在日常體檢中, 淺表性胃炎、輕度胃潰瘍等問題, 是檢出率非常高的疾病, 常常赫然出現在我們的體檢報告中。

對此, 很多人不屑一顧,

覺得這是普通的亞健康現象, 無需治療。 其實, 這種輕度的胃病如果長期發展, 會給身體帶來越來越大的麻煩。 更主要的是, 這種輕度的胃炎、胃潰瘍在治療方面也是比較高效的。 往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學治療後, 可以實現長期而穩定的控制, 患者得到的收益巨大。 如果病情發展, 治療就會很麻煩, 治療難度增加。

今天在這裡, 推薦一個治療輕度胃病的好方法。 它集養胃和治胃於一身, 堪稱一絕。

準備蘆根、公英、麥冬、竹茹、白芍、枳殼、石斛、薄荷、甘草等水煎成3藥液, 早晚兩次飯前溫服。 (具體需經過中醫辯證指導)

這個方子適合什麼病人呢?簡單地說, 就是有一點胃炎或胃潰瘍, 咽幹口苦, 舌紅苔黃, 胃部輕痛, 但是本身又不嚴重, 尚不對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的人。

這個方法的主旨在於“清養”。 對於輕症的熱性胃炎、胃潰瘍而言, 抓住兩個問題就能很好解決病痛。 其一, 疏解肝鬱。 肝鬱不除, 肝火犯胃, 病不得養。 其二, 清胃, 潤胃, 但不能傷正氣, 更不能因為滋陰而產生滋膩之嫌。 這就需要對用藥進行精准的把握和衡量。 此方中, 蘆根和竹茹性甘寒, 善清胃熱。 公英解毒清熱, 對幽門螺桿菌有治療效果。 這三者可謂輕靈之藥, 不傷正氣。 石斛和麥冬能滋陰養胃, 但是不滋膩, 白芍枳殼和薄荷能疏肝、和胃、止痛。 應該說, 它解決了兩個問題。

第一, 輕度胃炎患者的情致不遂、肝氣鬱滯的問題。 第二, 用輕靈之藥, 以清熱但是不傷胃的方法, 對熱邪起到化解作用。 這體現了對早期熱證胃病的清養之道, 因此集養胃治胃於一身, 效果很好。

這個方法的適用面廣泛, 但是使用前必須經中醫師辯證指導。 脾胃虛寒的人不能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