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朵金花”競相綻放

——灤平縣依託“五大功能區”推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紀實

內聯京津、外通遼蒙的優越區位, 依山傍水、礦產豐富的資源優勢, 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的發展思路, 讓灤平在不斷的創新中實現“嬗變”, 在不斷的進取中取得豐碩成果, “發展迅猛, 氣勢如虹”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新的“灤平印象”。

走進今日之灤平, 一座美麗富有之城、開放奔跑之城、文化文明之城正在“蝶變”;

走進今日之灤平, 一座富有承載力、競爭力、帶動力、吸引力的城市正在成長;

走進今日之灤平, 一座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和承德市中心城市正在崛起……

近年來, 灤平縣堅持“綠色崛起、環首突破”的發展思路, 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期, 深入挖掘縣域發展優勢, 依託“五大功能區”發展功能定位, 努力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 推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只有在把握大勢中深謀遠慮, 在規劃發展上找准定位, 才能引領各項事業始終沿著科學的軌道闊步前行, 才能實現‘河北一流, 承德第一’的宏偉目標。 ”灤平縣委書記蔡福浩如是說。

立足優勢, 衝破思想藩籬——明晰區域發展定位

“我們每天都去園區裡工作, 像我一樣的村裡人再不用外出打工了, 在自家門口就能就業, 除了租給園區的土地獲取租金外, 每月還能有固定工資!”灤平縣大屯鄉農民王淑平指著不遠處的園區高興得合不攏嘴。

昔日貧瘠的土地上, 已經建好了北宇環能、中清華寧柔性晶矽光伏等一批擁有先進技術的項目, 落戶該園區千萬元以上的專案達到36 個, 就地消化剩餘勞動力4000 餘人。

王淑平所說園區正是河北灤平高新技術開發區, 屬於灤平縣“五大功能區”之一。 像王淑平這樣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當地就業, 得益于灤平縣立足縣域實際, 合理規劃發展功能區域。

不謀全域者, 不足謀一域。 為切實增強縣域發展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該縣主動適應新形勢新常態, 在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上積極探索、衝破思想藩籬、大膽實踐, 立足頂層設計, 精耕細作, 統籌謀劃, 將全縣科學劃分為五大功能區域。

縣城中心區、河北灤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灤平經濟開發區、金山嶺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區、西部現代迴圈農業區。

一張定位清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項目規劃發展圖徐徐鋪開, 全域謀劃、統籌推進的“五大功能區”在灤平大地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五大功能區’符合灤平實際, 是具有灤平特色的思路和舉措, 培育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 將灤平建設成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選之地。 ”灤平縣縣長于山在談及“五大功能區”時信心十足地說。

藍圖已經繪就。 灤平縣以只爭朝夕的速度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態度, 迅速投入到生動的實踐中去。

五年來,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 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9.5%, 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2 個百分點,

綜合經濟實力位於全市前列。

挖掘優勢, 實施專案攻堅———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決策之初, 如何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掘各功能區優勢, 實現縣域經濟社會在新的歷史階段的跨越起步, 是灤平決策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五大功能區”藍圖指引下, 打造灤平經濟的“升級版”, 關鍵在投資, 核心靠專案。

灤平縣立足縣情, 牢牢抓住專案建設“牛鼻子”不放鬆, 全面打響開放項目攻堅戰。

全縣上下牢牢樹立“抓開放項目就是抓發展”的意識, 將開放招商統一在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成效上, 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政策, 啟動專案工作內在動力, 形成全民招商濃厚氛圍。

“過去五年間, 新開工億元以上專案182個,

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7 億元, 80%以上的項目投資來自北京, 長城河谷、拾得大地等項目多次代表承德參加全省觀摩。 ”灤平縣發改局負責人細數起五年來的“5 大功能區”發展業績豪情滿懷。

結合京津功能疏解需求, 該縣充分利用人緣、地緣和水緣關係, 主動尋求與京津特別是北京的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文化體育、科技成果孵化等領域的對接合作, 加快推進交通、生態環保和旅遊等領域的重點突破, 為專案引入和資金爭取不斷開拓新的路徑和空間。 僅2016 年, 引入市外資金47 億元, 其中從京津引進資金40.5 億元, 占全市京津引資比重達9.4%。

與此同時, 該縣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常態化招商, 充分挖掘各方面關係資源, 發揮各區域、部門和行業優勢, 培樹發展典型、創新發展模式,吸引更多人才到灤平創業興產。

去年,該縣成功組織了24 個重點專案集中開工和16 個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與中冶集團、盈時集團、華夏幸福、中船重工、中能昊龍等國內一流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簽訂各類重點項目合作協定38 個,總投資額達663 億元。充分利用IPO 免排隊政策,引進了全省第一家由京遷冀待上市企業。全年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6 個,爭取新增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占全市的1/3,項目數量、開工率、投資完成均居全市前列。

提升優勢,推進融合發展——以產促城以城興產

總投資293.8 億元的鳳凰穀生態農業休閒莊園、金山嶺滑雪場、金山嶺通用機場、金山嶺國際射擊場承德射擊基地等大型旅遊產業專案加快推進,建成後,可帶動農民出山1800 戶、7000 餘人,將為城市發展外延提供多元經濟支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持久動力……

城市發展需要巨大的就業崗位,而產業的壯大必將為城市發展提供強大就業空間。

產業與城市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只有實現融合發展,灤平發展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正是“五大功能區”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五大功能區”並不是各自獨立的功能載體,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統一體。

近年來,灤平縣從做強產業項目入手,積極提升城市承載水準,堅持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舉措和強大引擎,積極攜手大企業,培育大產業,創造了一個個融合發展的經典模式。

該縣依託金山嶺長城,與北京城建三投資集團、碧桂園集團深度合作,投資30 億元,建設占地700 畝的全國首家物聯網小鎮長城河谷專案,打造集物聯產業、科技展覽、觀光農業、綠色環保、長城旅遊、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中國物聯網示範基地,輻射帶動縣城中心區第三產業發展。

縣城中心區則以教育為紐帶,引領產城融合與發展。

該縣圍繞“小縣大縣城”戰略和“產城教一體化”思路,編制了《北部新城城市設計》,將縣一中等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外遷、異地新建,努力將灤平一中建設成“承德第一、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現代化高級中學。目前,新一中專案一期主體工程已拔地而起,打響了北部新城建設的“第一槍”。

同時,該縣按照“學區+城區+園區”的發展方向,在現有教育佈局和配套設施的基礎上,整合職教中心、黨校等教育服務資源,打包規劃建設縣城職教園區,利用聚集效應,融合新元素,提升吸引力,為老城區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放眼灤平,一個以縣城建設為中心、以教育佈局為紐帶、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特色城鎮為延伸的產城教融合互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灤平大地加速形成。

藍圖催人奮進,征程任重道遠。作為首都北京的“後花園”、承德對接京津的主戰場、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灤平縣將把“五大功能區”作為融入協同發展的個性化平臺,分類指導,協調推進,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吳立國霍騰達

培樹發展典型、創新發展模式,吸引更多人才到灤平創業興產。

去年,該縣成功組織了24 個重點專案集中開工和16 個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與中冶集團、盈時集團、華夏幸福、中船重工、中能昊龍等國內一流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簽訂各類重點項目合作協定38 個,總投資額達663 億元。充分利用IPO 免排隊政策,引進了全省第一家由京遷冀待上市企業。全年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6 個,爭取新增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占全市的1/3,項目數量、開工率、投資完成均居全市前列。

提升優勢,推進融合發展——以產促城以城興產

總投資293.8 億元的鳳凰穀生態農業休閒莊園、金山嶺滑雪場、金山嶺通用機場、金山嶺國際射擊場承德射擊基地等大型旅遊產業專案加快推進,建成後,可帶動農民出山1800 戶、7000 餘人,將為城市發展外延提供多元經濟支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持久動力……

城市發展需要巨大的就業崗位,而產業的壯大必將為城市發展提供強大就業空間。

產業與城市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只有實現融合發展,灤平發展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正是“五大功能區”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五大功能區”並不是各自獨立的功能載體,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統一體。

近年來,灤平縣從做強產業項目入手,積極提升城市承載水準,堅持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舉措和強大引擎,積極攜手大企業,培育大產業,創造了一個個融合發展的經典模式。

該縣依託金山嶺長城,與北京城建三投資集團、碧桂園集團深度合作,投資30 億元,建設占地700 畝的全國首家物聯網小鎮長城河谷專案,打造集物聯產業、科技展覽、觀光農業、綠色環保、長城旅遊、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中國物聯網示範基地,輻射帶動縣城中心區第三產業發展。

縣城中心區則以教育為紐帶,引領產城融合與發展。

該縣圍繞“小縣大縣城”戰略和“產城教一體化”思路,編制了《北部新城城市設計》,將縣一中等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外遷、異地新建,努力將灤平一中建設成“承德第一、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現代化高級中學。目前,新一中專案一期主體工程已拔地而起,打響了北部新城建設的“第一槍”。

同時,該縣按照“學區+城區+園區”的發展方向,在現有教育佈局和配套設施的基礎上,整合職教中心、黨校等教育服務資源,打包規劃建設縣城職教園區,利用聚集效應,融合新元素,提升吸引力,為老城區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放眼灤平,一個以縣城建設為中心、以教育佈局為紐帶、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特色城鎮為延伸的產城教融合互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灤平大地加速形成。

藍圖催人奮進,征程任重道遠。作為首都北京的“後花園”、承德對接京津的主戰場、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灤平縣將把“五大功能區”作為融入協同發展的個性化平臺,分類指導,協調推進,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吳立國霍騰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