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頭條」十九大引領人大:新時代新作為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在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引領下,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包括人大工作必將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 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維護憲法權威, 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等等, 對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重要要求, 眾多人大工作者與研究者就報告中關於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暢談了各自的認識與思考,
現摘要如下。

目錄

01 法治建設進入新時代 人大工作踏上新征程

02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組織保障

03 憲法法律至上 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04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05 依法立法與良法善治

06 十九大提出的“立法清單”, 全國人大將如何落實

治建設進入新時代 人大工作踏上新征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表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 面臨新形勢、立足新起點, 也為我國法治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 必將引領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新時代, 從而更好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 更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 加強人權法治保障, 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華東政法大學原副校長王立民教授說, 新時代也是中國法治的新時代, 要促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之間的平衡發展, 必須通過不斷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才能實現。

他還認為, 十九大報告是對中國法治文化內涵的豐富和拓展。

甘肅省平涼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岳晟:十九大報告提出,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從六個方面就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了戰略設計, 這表明人大工作必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邁上一個全新的征程、實現一個全新的突破, 這無不讓基層人大工作者發自內心地感到動力十足、自信滿滿。

10月27日上午,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擴大會議, 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研究部署常委會以及機關的學習貫徹工作。 會議強調, 新時代人大工作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

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領人大工作的行動指南, 把握好人大工作定位、方向和重點, 不斷加強人大工作和建設。

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組織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 設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作為中央高層次的議事協調和決策機構,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加強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這有利於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組織保證,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目標的如期實現。

中國社科院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張生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將發揮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的多項職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謀大局,把方向”。他認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涉及立法、執法、司法、黨務各個部門和組織機構,關乎每個公民、每個黨員,沒有統一協調,難以形成良性整體機制。“基於此,領導小組的成立,將以更高的站位克服各種阻力,協調各種組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認為,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首先極大提高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權威性和實效性,政治站位高,由黨中央統一領導、全面推進法治戰略落地;其次,有利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舉措的頂層設計,體現了中央對法治建設全方位的統一領導,增強了制度定力。王軼說:“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助於依法執政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意志與國家意志、人民利益更好實現統一,黨內法規體系與國家法治體系協同發展,為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合憲性審查機構奠定基礎。”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呂豔濱表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再次回應了党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係,即党對依法治國的領導要通過將人民的意志上升為黨的決議、將黨的決議上升為法律,從而確保改革於法有據,確保任何組織和個人沒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法法律至上 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任進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憲法法律至上”,這與他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佈實施30周年大會上強調的“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是一脈相承的。依憲治國實際上就是要“堅持党的領導、人民民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依憲治國的進一步重申,並將其作為重要抓手。加強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憲法實施的監督,是憲法的要求也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有助於確保各級國家機關的檔和職務行為符合憲法精神,使憲法確立的國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得到落實,實現良法善治,並糾正違憲行為,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提到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僅修改了大量法律,確保改革建設發展於法有據,還設立國家憲法日和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制度,廢止勞教制度,啟動特赦,這些都是貫徹和保障憲法實施的有力舉措。新時期對貫徹實施憲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憲法實施,有利於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張效羽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對於憲法的重要性在思想認識上是充分的,但在實踐中如何糾正違憲行為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為我國憲法實施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憲法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只有憲法各項規定要求真正成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底線和紅線,依法治國大業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莫紀宏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從當下的制度安排來看,就是要求在實踐中將現行立法法第99條所規定的“合憲性審查工作”付諸實踐,讓“合憲性審查”制度“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讓憲法真正成為判斷人們行為對錯的是非標準和判斷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否“合憲”的裁判規則。“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意義重大,它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一項制度安排,同時是貫徹落實“依憲治國”各項價值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

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上海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期限的決定草案的議案。這兩項議案都事關土地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立法保障生態建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論斷,也為十九大報告所吸收。堅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等重要法律的制定或修改,正在認真審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都是努力構建系統組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針對十九大報告中“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這一目標,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經做了大量充分而細緻的工作:2015年新修改的立法法為良法善治提供了法律保障。“精細化”成為立法工作的新常態,“前評估”成為立法工作中的一道必經工序,法律草案一審和二審、三審後都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增加法律草案的審次,延長審會期,審議發言人數屢創新高,立法調研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建立基層立法聯繫點等等。

地方人大:立法要抓“品質”關鍵,不斷提高立法精細化、精准化水準

10月27日的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人大立法的引領保障作用,推動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高效行使立法職能,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抓住立法品質這個關鍵,充分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要推動十九大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適時作出決定決議。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10月20日召開的2017年第三次立法工作推進會要求,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切實提高重慶市地方立法工作水準。要堅持以民為本、立法為民,把主動徵求全體市人大代表意見作為地方立法的必經程式。要遵循和把握立法規律,不斷提高立法精細化、精准化水準,加強和改進備案審查工作。

設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作為中央高層次的議事協調和決策機構,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加強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這有利於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組織保證,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目標的如期實現。

中國社科院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張生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將發揮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的多項職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謀大局,把方向”。他認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涉及立法、執法、司法、黨務各個部門和組織機構,關乎每個公民、每個黨員,沒有統一協調,難以形成良性整體機制。“基於此,領導小組的成立,將以更高的站位克服各種阻力,協調各種組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認為,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首先極大提高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權威性和實效性,政治站位高,由黨中央統一領導、全面推進法治戰略落地;其次,有利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舉措的頂層設計,體現了中央對法治建設全方位的統一領導,增強了制度定力。王軼說:“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助於依法執政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意志與國家意志、人民利益更好實現統一,黨內法規體系與國家法治體系協同發展,為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合憲性審查機構奠定基礎。”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呂豔濱表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再次回應了党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係,即党對依法治國的領導要通過將人民的意志上升為黨的決議、將黨的決議上升為法律,從而確保改革於法有據,確保任何組織和個人沒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法法律至上 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任進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憲法法律至上”,這與他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佈實施30周年大會上強調的“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是一脈相承的。依憲治國實際上就是要“堅持党的領導、人民民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依憲治國的進一步重申,並將其作為重要抓手。加強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憲法實施的監督,是憲法的要求也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有助於確保各級國家機關的檔和職務行為符合憲法精神,使憲法確立的國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得到落實,實現良法善治,並糾正違憲行為,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提到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僅修改了大量法律,確保改革建設發展於法有據,還設立國家憲法日和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制度,廢止勞教制度,啟動特赦,這些都是貫徹和保障憲法實施的有力舉措。新時期對貫徹實施憲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憲法實施,有利於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張效羽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對於憲法的重要性在思想認識上是充分的,但在實踐中如何糾正違憲行為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為我國憲法實施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憲法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只有憲法各項規定要求真正成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底線和紅線,依法治國大業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莫紀宏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從當下的制度安排來看,就是要求在實踐中將現行立法法第99條所規定的“合憲性審查工作”付諸實踐,讓“合憲性審查”制度“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讓憲法真正成為判斷人們行為對錯的是非標準和判斷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否“合憲”的裁判規則。“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意義重大,它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一項制度安排,同時是貫徹落實“依憲治國”各項價值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

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上海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期限的決定草案的議案。這兩項議案都事關土地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立法保障生態建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論斷,也為十九大報告所吸收。堅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等重要法律的制定或修改,正在認真審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都是努力構建系統組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針對十九大報告中“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這一目標,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經做了大量充分而細緻的工作:2015年新修改的立法法為良法善治提供了法律保障。“精細化”成為立法工作的新常態,“前評估”成為立法工作中的一道必經工序,法律草案一審和二審、三審後都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增加法律草案的審次,延長審會期,審議發言人數屢創新高,立法調研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建立基層立法聯繫點等等。

地方人大:立法要抓“品質”關鍵,不斷提高立法精細化、精准化水準

10月27日的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人大立法的引領保障作用,推動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高效行使立法職能,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抓住立法品質這個關鍵,充分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要推動十九大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適時作出決定決議。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10月20日召開的2017年第三次立法工作推進會要求,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切實提高重慶市地方立法工作水準。要堅持以民為本、立法為民,把主動徵求全體市人大代表意見作為地方立法的必經程式。要遵循和把握立法規律,不斷提高立法精細化、精准化水準,加強和改進備案審查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