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請注意~北京路口將有這三大變化,標線“挪一增二”

在路口, 總會看到行人、非機動車、右轉車輛混亂無序的情況。

目前, 本市正在研究進行交通路口“綠色改造”, 計畫將設在路口曲線拐彎處的人行橫道向車行道方向“前挪”, 使行人對向行走距離最短, 提高通行效率。

同時研究施劃非機動車停車線、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拆分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在路口的交織, 減少事故隱患。

通過“挪一增二”, 從交通基礎設施上引導市民更好地踐行“禮讓斑馬線”, 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創建良好的交通環境。

路口標線“挪一增二” 明年研究試點

具體來說, 此次設計研究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在路口進行標線“挪一增二”——“挪一”是調整斑馬線的位置, “增二”是增設非機動車停車線和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根據我國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國家標準BG5768.3-2009

人行橫道線一般與道路中心線垂直, 特殊情況下, 其與中心線夾角不宜小於60°,

同時規定了人行橫道線的線寬、線間隔等, 然而對於人行橫道的具體位置至今卻還尚無統一標準。

1

斑馬線前挪至車行道

市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 本市絕大多數人行橫道設在路口的曲線拐彎處, 這種設計其實是給行人通過路口提供了一個最長的通行距離, 不利於高效利用有限的信號燈時間。

此次路口改造, 將在本市選取試點, 將人行橫道的位置向車行道拉近, 使其縮短成為通過路口的最短距離, 減少行人通行時間, 進而提高整個路口的通行效率。

對於路面寬度較大的道路上, 還會在中央分隔帶或對向車行道分界線處的人行橫道上設置安全島, 滿足行人通行。

同時, 為避免行人在路口拐角處“紮堆”,

將通過護欄、隔離樁等物理方式隔離, 引導行人在人行橫道處等候和通行。

2

增設非機動車停車線

目前, 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是同一條停止線, 設置在人行橫道線前方, 城養中心計畫選取試點, 在人行橫道後方增設一條非機動車停車線, 非機動車停車線和人行橫道之間的空間設為非機動車等候區。

3

增設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同時根據國標, 設置非機動車禁駛區標線, 用以告示非機動車使用者在路口內禁止駛入的範圍, 左轉彎非機動車應沿禁駛區範圍外繞行, 且兩次停車。 從而使非機動車和機動車不再交織, 也減少由此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

據悉, 明年, 城養中心計畫選取10-20個路口啟動試點改造, 並對事故發生率、機非交織率、路口通行率和市民遵守秩序的程度進行專業評估,

並根據評估效果研究適時推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