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北斗系統正式開啟全球化序幕,看下次蘋果公司怎麼“狡辯”

我們都知道GPS給大家生活帶來的便利和變化, 這種技術的進步, 將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如何開展精確打擊, 如何開展精確打擊, 而精確打擊武器從GPS誕生的那一刻起有了新的活力。

很顯然, 有沒有全球定位系統將決定一個國家的主權, 一支部隊在未來戰爭中的作戰效能, GPS作為全球最為全面的、最為強悍的衛星定位系統, 確實給美軍帶來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本月5號, 我國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 將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 此次發射的是我國第二十四、二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正式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啟了全球組網的新篇章。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一箭雙星”

據介紹, 此次發射的北斗三號衛星, 定位精度在北斗二號系統的基礎上可提升1至2倍, 我國不但全面掌握了衛星導航核心關鍵技術, 還在此基礎上發射了4顆北斗三號試驗衛星,

完成了在軌驗證。

按照中國給出的時間節點, 2018年前後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0年左右將實現全球服務能力。

由於中國的導航衛星無法像GPS一樣, 在全球建立地面測控站, 這也讓中國的導航衛星採用了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面站的鏈路互通, 飛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衛星, 但通過衛星之間的鏈路通訊, 照樣能把資料傳輸回來。

導航衛星

從衛星使用壽命來看, 我們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設計壽命10年, 能夠滿足各種複雜空間環境的需要, 而且飽受爭議的中國導航系統, 在北斗三號導航衛星測試之時, 就考慮到了使用者能在多種終端上接收信號的需求, 也就是說我們北斗系統將能為全球人民, 各種資料終端提供定位服務。

目前北斗導航型晶片模組銷量已突破3000萬片, 高精度板卡和天線銷量已佔據國內市場30%和90%的市場份額, 應用于智慧手機和其他消費類產品的國產晶片或IP核數量接近2200萬, 這個速度超出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想像,

有西方媒體呼籲放棄“伽利略”系統, 投入GPS以應對“北斗”的壓力。

北斗導航衛星目前市場佔有量不大

在這裡, 大兵想說, 一直以來都以中國導航衛星沒有全球組網、定位精度不高等等為藉口的蘋果公司, 下次你的新機是不是應該考慮相容中國的“北斗”導航,

畢竟沒有了中國這個市場, 也就沒有“蘋果”公司的今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