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全培訓要講實效不要“花裡胡哨”

安全教育培訓是企業職工培訓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也是安全生產的一項治本之策。 但是, 有些企業開展的安全培訓一味追求形式, 看似轟轟烈烈, 熱熱鬧鬧,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是為培訓而“培訓”。 上面有要求, 下面就動動, 把員工組織在一起“講幾句”, 發一些培訓資料, 職工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培訓就已經結束了。 二是形式過於單一。 形式老套、內容乏味, 每年都在“炒剩飯”:案例還是上年的那些案例, 內容還是原來的那些內容, 還義正詞嚴地所什麼“重溫過去的故事”, 讓參訓人員苦笑不得。 三是內容沒有貼近實際。

受訓人員諮詢問題時, 授課人員盡按照自己的專業講些專業術語, 受訓人員聽得“雲裡霧裡”;個別授課人員居高臨下帶著官腔和職工講話, 大話、空話、套話接二連三, 讓聽課人無不生厭。

如此“花裡胡哨”走過場的班組安全培訓有悖初衷, 職工當然也不會買帳。 因此, 注重實效、解決安全最需要、職工最關心的問題, 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也才會受到企業和職工的歡迎。

一是開展培訓前要事先做些調查, 瞭解一線最需要的是什麼、職工最想掌握的安全技能是什麼, 最迫切瞭解的安全知識是什麼, 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藥”。

二是根據不同企業的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深入到生產一線, 抽調企業中的能工巧匠,

去面對面地講理論傳技術、手把手地教本領、心貼心地講案例, 真正把企業班組最需要的安全文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

三是採取各種形式各種手段, 除了集中培訓學習外, 還可以組織安全報告會、事故分析會、安全技術交流會、安全獎懲會、演講比賽、徵文比賽、安全技術比武、安全應急演練及安全日、周、月活動, 座談討論等形式開展教育培訓。

四把培訓課堂搬到安全體驗館, 讓職工切身感受事故的驚險和後果, 從而真正反思自己在生產實踐中的不安全行為, 使理論學得透、學得深, 使安全技能得到切切實實的提升。 五是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網路等現代傳播工具進行雙向引導, 推送安全生產有關知識、常識、案例、法律法規等,

通過幹部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 寓教於樂, 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