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是被設計好的麼

宇宙是否有其創造者, 如果有那麼創造者可能是誰?這個問題是人類歷史中一個最古老的爭論。 但是在信奉者與懷疑者激烈的爭論當中,

有一種可能性幾乎被忽略了——這一觀點就是我們所身處的宇宙是由非常類似於我們自身的“人類”創造的, 而且所使用的設備與今天科學家所使用的設備並無太大不同。

正如現代物理學中很多其他的觀點一樣, 這個觀點也涉及到了粒子加速, 也就是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在做的事情。 在強子對撞機開始運作之前, 一些杞人憂天者擔心這可能會創造出一個黑洞, 並將摧毀我們的世界。 這種擔憂絕無可能發生:強子對撞機僅可能創造出一個人工黑洞, 但是這個人工黑洞是如此之小, 以致連一個原子都無法吞噬, 更別談吞噬整個地球了。

(圖)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不過, 想要創造一個新宇宙的話, 所需的機器的強度只需要比目前的對撞機稍微大一點就可以——而且我們自己身處的宇宙可能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被創造的。

有兩個理由保證這是可能的。 首先, 黑洞可能充當著到達其他時空的關口——像科幻小說愛好者所深知的那樣。

其次, 由於一個奇怪的事實, 也就是重力具有負能量, 所以創造一個宇宙並不需要能量。 儘管物質的每個原子中都儲藏著巨大的能量, 但是卻恰好被重力的負能量中和掉了。

此外, 創造黑洞也相對簡單。 對於任何一個物體, 都存在一個被稱為史瓦西半徑的臨界半徑, 在這個半徑以內的品質將形成一個黑洞。 太陽的史瓦西半徑大約是兩英里, 也就是目前太陽寬度的20萬分之一;對於地球而言, 如果要成為一個黑洞, 地球將不得不緊縮成一個半徑為一釐米的小球。

史瓦西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是任何具重力的品質之臨界半徑, 在天文學上, 當一個天體的半徑低於史瓦西半徑時, 便會成為黑洞。 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中, 尤其在萬有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中, 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粒子加速器中能夠創造的黑洞將要小得多:微小的品質被擠進小得難以置信的體積中。 但是由於重力存在負能量, 這些黑洞有多小也無關緊要:它們仍然有潛力在它們自己的維度中膨脹並擴展(而不是吞噬它們自身)。

這種膨脹正好就是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時期所發生的事情, 當時一小塊物質膨脹成了現在成熟的宇宙。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阿蘭·古斯第一次提出了現在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膨脹說——也就是宇宙在大爆炸的起點時非常微小, 而且膨脹的速度非常之快, 比之前假設的速度都要快。 他已經研究過了“在實驗室創造宇宙”這個問題的學術性, 而且得出結論稱物理定律使得這個問題在原則上的確是可能的。

阿蘭·古斯第一次提出了現在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膨脹說——也就是宇宙在大爆炸的起點時非常微小,而且膨脹的速度非常之快,比之前假設的速度都要快。

一個大問題就是這是否已經發生過——我們的宇宙是被設計好的宇宙嗎?此時,我並不是指上帝,一個控制並塑造所有生命的“智慧設計師”。假如物理定律控制著我們的宇宙,那麼由自然選擇產生的進化,以及其他創造了我們的星球以及星球上各種生命的所有進程,都能充分地說明我們如何到達我們現在所在的方向。

雖然不是上帝,然而,一個智慧設計師創造整個宇宙的觀點仍然還有餘地。現代物理學表明我們的宇宙是許多宇宙中的其中一個,是一個“多元宇宙”的一部分,在多元宇宙中不同的時空裡可能存在不同的特性(重力的強度可能有強有弱)。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由多元宇宙中另一個技術更先進的文明所創造,那麼這個設計師可能是導致大爆炸的原因,不過也僅此而已(這個設計師也無法解釋更多)。

如果這類設計師通過製造黑洞來創造宇宙的話——這也是我們所知的唯一一種創造宇宙的方法——那麼他們可能在三個水準上進行操作。第一個水準是僅僅只製造黑洞,而不對新創造宇宙中的物理定律施加影響。人類的能力差不多處於這個水準上,葛列格里·本福德的小說《宇宙》提出了一個令人愉悅的背景:在粒子加速器中進行了一次爆炸之後,一位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她自己的雙手上捧著一個新的宇宙,棒球大小的宇宙。

第二個水準是,對於一個稍微更先進一點的文明而言,他們將在某個特定方向上參與推進新宇宙的性能。黑洞可能以這種方式被拉伸,所以重力將比其母宇宙略強一點,而設計師本人如果不告訴,我們將無法知道確切要強多少。

第三個水準是,對於一個非常先進的文明而言,他們具備設定精確參數的能力,因此詳細地設計了新的宇宙。我們可以對這個新宇宙做一個類比——科學家不是去操控DNA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嬰兒,而是可能去操控物理定律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宇宙。但至關重要的是,一旦新宇宙已經形成,三種水準的設計師中的任何一種都不可能對新宇宙產生干擾——即便是最為先進的設計師也不能。從大爆炸發生之時起,每個宇宙都將步入自己的軌道。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但是關於這個理論令人吃驚的事情是,這種情形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已經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切的要求是在多元宇宙中我們的宇宙在自然進化,直到至少有一個宇宙中的智慧大致達到了我們的智力水準。從那個種子點開始,智慧的設計師創造了足夠多的適宜進化的宇宙,這些新宇宙將從他們自己的宇宙中像幼苗一樣拔出,那些類似於我們自己宇宙(換言之,適宜智慧生命的宇宙)的宇宙將快速膨脹,最終導致“非智慧的”宇宙在整個多元宇宙中僅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任何一個特定的宇宙,包括我們自己的宇宙,都將極為可能是被設計好的而非是“天然的”。

雖然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智慧可能需要比我們(稍微)高級一些,但是這些智慧仍然與我們自己更相似,而不是與強大到令人費解的上帝相似。而且這類智慧創造宇宙最可能的原因,與從事諸如爬山或者研究亞原子粒子的性質這類事情的原因差不多——因為這些事情我們也能夠做到。一種具有創造新宇宙的技術的文明,肯定將會發現這種誘惑無可抗拒。同時如果那些智慧像任何類似於我們自身的智慧一樣,那麼他們將不可抗拒地被誘惑,處在一個更高水準的宇宙上設計並提升他們所創造的新宇宙。

這個觀點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過去常常產生的疑問提供了最好的解釋,愛因斯坦的疑問是“關於宇宙最難以理解的事情是,它居然可以理解”。宇宙對於人類而言可以理解,因為宇宙是被設計出來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擁有與我們類似心智的智慧設計的。

愛因斯坦:“關於宇宙最難以理解的事情是,它居然可以理解。”

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表示,物理定律對人類存在的幫助是如此獨特,所以宇宙必須是“一個被設計好的東西”。我認為他的話是有道理的:宇宙的確是被建立起來,給生命提供家園,即便生命本身在無需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經歷了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人類不是由上帝創造的——而差不多是宇宙的設計師創造了我們的宇宙。

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表示,物理定律對人類存在的幫助是如此獨特,所以宇宙必須是“一個被設計好的東西”。

阿蘭·古斯第一次提出了現在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膨脹說——也就是宇宙在大爆炸的起點時非常微小,而且膨脹的速度非常之快,比之前假設的速度都要快。

一個大問題就是這是否已經發生過——我們的宇宙是被設計好的宇宙嗎?此時,我並不是指上帝,一個控制並塑造所有生命的“智慧設計師”。假如物理定律控制著我們的宇宙,那麼由自然選擇產生的進化,以及其他創造了我們的星球以及星球上各種生命的所有進程,都能充分地說明我們如何到達我們現在所在的方向。

雖然不是上帝,然而,一個智慧設計師創造整個宇宙的觀點仍然還有餘地。現代物理學表明我們的宇宙是許多宇宙中的其中一個,是一個“多元宇宙”的一部分,在多元宇宙中不同的時空裡可能存在不同的特性(重力的強度可能有強有弱)。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由多元宇宙中另一個技術更先進的文明所創造,那麼這個設計師可能是導致大爆炸的原因,不過也僅此而已(這個設計師也無法解釋更多)。

如果這類設計師通過製造黑洞來創造宇宙的話——這也是我們所知的唯一一種創造宇宙的方法——那麼他們可能在三個水準上進行操作。第一個水準是僅僅只製造黑洞,而不對新創造宇宙中的物理定律施加影響。人類的能力差不多處於這個水準上,葛列格里·本福德的小說《宇宙》提出了一個令人愉悅的背景:在粒子加速器中進行了一次爆炸之後,一位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她自己的雙手上捧著一個新的宇宙,棒球大小的宇宙。

第二個水準是,對於一個稍微更先進一點的文明而言,他們將在某個特定方向上參與推進新宇宙的性能。黑洞可能以這種方式被拉伸,所以重力將比其母宇宙略強一點,而設計師本人如果不告訴,我們將無法知道確切要強多少。

第三個水準是,對於一個非常先進的文明而言,他們具備設定精確參數的能力,因此詳細地設計了新的宇宙。我們可以對這個新宇宙做一個類比——科學家不是去操控DNA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嬰兒,而是可能去操控物理定律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宇宙。但至關重要的是,一旦新宇宙已經形成,三種水準的設計師中的任何一種都不可能對新宇宙產生干擾——即便是最為先進的設計師也不能。從大爆炸發生之時起,每個宇宙都將步入自己的軌道。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但是關於這個理論令人吃驚的事情是,這種情形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已經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切的要求是在多元宇宙中我們的宇宙在自然進化,直到至少有一個宇宙中的智慧大致達到了我們的智力水準。從那個種子點開始,智慧的設計師創造了足夠多的適宜進化的宇宙,這些新宇宙將從他們自己的宇宙中像幼苗一樣拔出,那些類似於我們自己宇宙(換言之,適宜智慧生命的宇宙)的宇宙將快速膨脹,最終導致“非智慧的”宇宙在整個多元宇宙中僅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任何一個特定的宇宙,包括我們自己的宇宙,都將極為可能是被設計好的而非是“天然的”。

雖然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智慧可能需要比我們(稍微)高級一些,但是這些智慧仍然與我們自己更相似,而不是與強大到令人費解的上帝相似。而且這類智慧創造宇宙最可能的原因,與從事諸如爬山或者研究亞原子粒子的性質這類事情的原因差不多——因為這些事情我們也能夠做到。一種具有創造新宇宙的技術的文明,肯定將會發現這種誘惑無可抗拒。同時如果那些智慧像任何類似於我們自身的智慧一樣,那麼他們將不可抗拒地被誘惑,處在一個更高水準的宇宙上設計並提升他們所創造的新宇宙。

這個觀點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過去常常產生的疑問提供了最好的解釋,愛因斯坦的疑問是“關於宇宙最難以理解的事情是,它居然可以理解”。宇宙對於人類而言可以理解,因為宇宙是被設計出來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擁有與我們類似心智的智慧設計的。

愛因斯坦:“關於宇宙最難以理解的事情是,它居然可以理解。”

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表示,物理定律對人類存在的幫助是如此獨特,所以宇宙必須是“一個被設計好的東西”。我認為他的話是有道理的:宇宙的確是被建立起來,給生命提供家園,即便生命本身在無需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經歷了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人類不是由上帝創造的——而差不多是宇宙的設計師創造了我們的宇宙。

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表示,物理定律對人類存在的幫助是如此獨特,所以宇宙必須是“一個被設計好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