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知識 出汗過多會傷“心”

雖說夏季流汗可以祛濕, 而且排汗也有益身體健康, 但如果你平日裡稍有運動, 甚至不運動就會大汗淋漓的話, 千萬要留意心臟以及心血管的健康狀況……

“心”與“汗”的聯繫

中醫認為, 汗是津液在陽氣蒸騰作用下, 從汗孔排出體外的液體。 汗是以屬陰的津液為原材料, 在陽氣的溫煦作用下蒸騰產生的, 所以, 汗的多少與原材料“津液”的多少以及陽氣是否充足有關。

汗的多少與汗孔的開閉相關。 人體的衛氣調節皮膚腠理(也就是汗孔)的開閉, 所以, 排汗功能的正常, 還有賴於衛氣對腠理的調控。 而津液、陽氣、衛氣作用的正常發揮, 都與心的功能密不可分。

汗為心之液。 因心主全身血脈, 而血脈內外的津液能夠相互滲透、相互補充, “心-血-津液-汗”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轉化、相互影響的關係鏈。 所以, 中醫又有“汗為心之液”, 或“心主血, 汗者血之餘”, 或“心主血, 汗乃血之液”的說法。

中醫還認為“心主神明”, 心主管人的精神情志活動, 而精神情志與出汗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因此, 人在緊張、激動或者受到驚嚇的時候會“手心捏一把汗”、“嚇出一身冷汗”、“激動得滿頭大汗”。

出汗過多會傷“心”

中醫認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 不可汗出淋漓”, 意思是說:可以看到汗珠, 汗卻不能像下雨一樣地流。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 人體汗液的分泌受神經的支配和調控, 交感神經興奮時, 會出現出汗增多。 交感神經興奮的時候, 各個臟器都有反應, 其中心臟和血管的反應是最敏感、最顯著的。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鉀、鈉、氯等電解質及尿酸、尿素等。 當某人出汗量比正常人多時, 汗液中鈉、氯、鉀等電解質的流失也明顯高於正常人。

這些電解質的流失將破壞體液平衡, 不僅使人感到口渴、乏力, 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心律失常, 危及健康。 比如, 鈣元素的流失, 會引起低鈣血症, 導致肌肉痙攣;而鉀元素損失過多, 則可引起心律紊亂、肌肉酸痛、乏力, 嚴重時還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無力。

多汗的人要當“心”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如果連靜止或運動量很小的時候, 額頭、面頰都能滾下汗珠子來, 那麼最好考慮是不是心臟的健康出現了問題。

而更年期女性面部潮熱、多汗的症狀往往被誤以為是更年期綜合症, 忽略了對心臟健康的排查, 導致不良後果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多汗者如何自我調節

多汗的人可以通過日常飲食的調節進行調養,

平時建議多吃一些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食物, 比如麥冬、人參、花旗參、五味子、桑葉、菊花、山藥、紅棗、桑椹子、何首烏、山楂、蓮子、核桃肉等。 其中, 桑葉對於盜汗和自汗都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嘗試用新鮮的桑葉煎水代茶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