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絕望!塑膠進入生物循環系統,可刺穿人類細胞及器官

英國《衛報》近日作出獨家報導:美國非營利性機構Orb Media科學家對數十個國家的自來水樣本調查研究後發現, 全球83%的自來水均被塑膠纖維所污染。

世界微塑膠污染水源

微塑膠進入自來水, 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報告中指出:美國自來水污染了高達94%。 不論是美國國會大廈, 還是美國環境保護署總部、或者是紐約川普大廈(Trump Tower)裡的自來水樣本, 都被檢測到發現含有塑膠纖維。 在污染率排行榜上, 緊隨美國之後的是黎巴嫩以及印度。 包括英國、德國以及法國在內的眾多歐洲國家, 自來水污染率最低, 但是仍舊達到了74%。 研究人員對每500ml水樣本裡存在的塑膠纖維平均含量進行了檢測, 從美國的4.8到歐洲國家的1.9高低不等。 愛爾蘭在今年6月也做了一次獨立的小型研究, 該研究也在不少自來水以及井水樣本中發現了塑膠微粒污染。

川普大廈也難倖免

據2016年中國在長江、東海近岸、南海海灘、渤海海岸及香港近岸海進行微塑膠調查, 也發現大量塑膠殘存在海洋, 只是由於還沒有權威公報, 資料暫無參考性。

什麼是微塑膠, 它到如何形成的

微塑膠, 是指粒徑很小的塑膠顆粒以及紡織纖維。 通常認為粒徑小於5mm的塑膠顆粒為微塑膠。

令人毛骨悚然的微塑膠

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滌液、化妝品、生活護膚品及工業原料均含有大量微塑膠, 研究表明, 日常清洗衣物過程中, 會產生1900多個纖維顆粒進入廢水中, 這些纖維在湖泊或海洋中經過光解反應後形成微塑膠進入地下水。

同樣一些廢棄塑膠、纖維製品通過各種管道進入海洋, 在光降解反應後形成微塑膠。

微塑膠雖然粒徑小於5mm, 但是卻不能短期產生過多的化學反應進行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與一般塑膠一樣, 需要經過500-1000年時間進行降解。

微塑膠進入生物循環系統, 危害令人毛骨悚然

通過自來水, 微塑膠進入人體, 同時海洋魚類、水藻等生物體內均有微塑膠存在。 微塑膠已經“成功”進入生物循環系統, 而且一直會存在生物體內。

微塑膠形成示意圖

高威美亞理工學院安妮•梅瑞•馬洪博士稱:“這些塑膠微粒藏匿著化學物質或病原體, 同時微塑膠可能細小到我們至今無法測量的納米微粒”安妮稱, “一旦它們是以納米級的形式存在, 那麼它們便可以在人體中穿透任何一個細胞, 這也意味著它們可以任意穿透器官, 我們極有可能被納米塑膠殺死。 ”

微塑膠可以吸附在海洋植物上, 阻礙植物正常光合作用, 從而使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氧氣減少, 導致海洋生物大面積死亡並將毒素及瘟疫細菌帶入淡水湖泊中, 間接威脅人類及全球生物安全。

治標難治本,全球無有效解決方案

隨著微塑膠被人類認知,全球諸多國家進行了一些列錯失,如肯亞使用塑膠袋判刑的史上最嚴禁塑令、智力海岸線禁止使用塑膠製品、歐洲禁止進口可形成微塑膠的PET等原材料。但是這些方法僅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徹底解決塑膠污染及微塑膠對人類及全生物循環系統的危害。如何解決已經存在的塑膠危害,已經形成一個全球科學界共同話題,也是全球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

間接威脅人類及全球生物安全。

治標難治本,全球無有效解決方案

隨著微塑膠被人類認知,全球諸多國家進行了一些列錯失,如肯亞使用塑膠袋判刑的史上最嚴禁塑令、智力海岸線禁止使用塑膠製品、歐洲禁止進口可形成微塑膠的PET等原材料。但是這些方法僅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徹底解決塑膠污染及微塑膠對人類及全生物循環系統的危害。如何解決已經存在的塑膠危害,已經形成一個全球科學界共同話題,也是全球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