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湘江同學會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當官不為民作主, 不如回家賣紅薯。

少輝和少華不是兄弟倆, 雖然都姓孟, 都是孟子的後代。 少輝老家是隆堯的,

少華老家是任縣的, 但二十年前他們不約而同都去平鄉上的高中, 所以他們倆認識了, 我跟他們倆也認識了。

二十年前, 一九九八年。 那一年平鄉一中招了八個班, 91班—98班。 分文理科以後, 91班—96班是理科班, 97班、98班是文科班。 高一分了文理, 高三又分了快慢, 所以有的同學在好幾個班裡都待過, 而我, 純97班。

那時候班容量也不小, 理科班六七十個人, 97班97個人, 98班98個人。 二十年前平鄉一中的招生規模和教學品質都是現在不能比的, 我們那屆應該是建校史上最後的榮光了吧?

少輝和少華都不是純97班的, 跟他倆滿打滿算也湊不夠三年。 就算同學三年朝夕相處, 但也架不住畢業以後十多年沒再聯繫, 也沒見過。 大街上見著, 肯定就跟陌生人一樣,

即使看著像, 也是不敢認的。 到了飯店, 進了包間, 知道他是他, 還非得盯著看一會兒才能找到當年的模樣。 知道是他, 越看越像。

少輝從天津來, 願意見見老同學。 少華比我晚一年到邢臺, 我到邢臺12年了, 他到邢臺11年了, 但是我們倆也沒見過。 我不知道他在邢臺, 他也是去年才知道我在這兒的。 說邢臺大, 也不大, 各種場合怎麼就沒碰著過?說邢臺小, 也不小, 昨天晚上召集的這十個人裡竟然有兩位同學的家屬都是我的同事, 或者曾經是同事。

昨晚來的, 有97的, 有91的, 有92的, 也有幾個班都待過的。 有我熟悉的, 有我見過的, 也有沒見過的, 但是一說都是同學。 既然都在邢臺, 那就相互留個聯繫方式, 多親多近, 相互幫忙。 留了電話,

再當面建個群, 都加進去, 沒事兒發個紅包什麼的。

無酒不成席, 酒不能少, 但是能不能你們喝我不喝?不能, 不喝酒是女士的特權。 那就喝吧, 喝多了反正自己難受, 你不說別人也不知道。 七個男士四瓶酒, 按說也不多。 什麼酒我沒看, 吃的什麼菜現在也記不起來了, 反正氣氛挺熱烈, 大家都不拘束, 相互敬酒, 共同回憶曾共有的蔥蘢歲月, 然後打問打問近況。 有從政的, 有經商的, 有當醫生的, 有當老師的, 大家境遇各有不同, 越是這樣相互之間才更能幫上忙。

昨晚相見, 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 起碼以後在大街上見著, 不會再是陌生人了, 而是老同學。 同學情是最純最真的, 因為那個歲數的我們最純最真。 十多年不見, 下次見面肯定不會再相隔這麼久遠。

人生哪經得住幾個十多年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