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守夜人與泡面的邂逅故事——講述人:新沂市局政治處 苗青

□徐公軒

十九大安保期間, 因局裡人手緊張, 我被抽調到紅花埠公安檢查站執勤。 有一天恰好在檢查站執守夜班, 當天傍晚, 在單位忙完一大堆材料的我, 卡住了時間節點, 整理好著裝, 帶齊九小件, 在食堂簡單扒了幾口飯, 就和其他同事一起, 在局裡匯合後, 興致衝衝地坐上了前往紅花埠檢查站的班車。

在班車上, 我們愉快地說笑, 聊著安保期間的所見所聞。 輕鬆的氛圍中, 不經意間我突然瞥見一位兄弟手中拎著一個大口袋, 裡面赫然盛著冬季警服“大襖”。 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一絲“不安”在腦海中閃過。

一名輔警兄弟看我愣在那邊, 打趣問道:“沒帶襖吧?這下晚上執勤冷的肯定有精神。 ”的確, 寒露時節, 晝夜溫差大。 白天穿著春秋執勤服, 沐浴在陽光下偶爾還會絲絲冒汗, 可到了晚上, 執勤服裡面加了毛衣還是會在瑟瑟秋風中發抖, 忙匆匆趕來的我竟然忽略了這個問題。

很快就到了執勤地點, 班車上相對溫暖的時光是如此短暫。 下車了, 冷風像刀割般劃過耳際, 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緊張的神經感知細胞悄悄地耳語:“完了, 沒穿秋褲的你, 今夜註定是一支沒有熱量的小火柴, 火光稀微。 ”

一同前來執勤的兄弟披上“大襖”, 在肅殺的秋風中神情自若, 而我卻在原地跺著腳、來回小跑, 利用等待分配任務的時間“保溫”, 彼此形成巨大反差,

自嘲這次是真“虛”了。

當同志們相繼準備好後, 有兩名輔警在後備箱翻了翻, 抱出了一箱東西。 忽然, 不經意的一瞥, 讓我的眼前一亮。

一箱泡面!帶隊的江師傅沖著我機智一笑:“夜執勤福利”。 這毫無防備的雪中送炭, 讓我的心中雀躍不已。 黯淡的夜晚, 冷冷的月光, 都掩蓋不了那一箱康師傅散發著的“太陽般的光芒”。

沒錯, 熱氣騰騰的泡面, 就是像我這種粗枝大葉的守夜人的“充電寶”。

任務已分配到個人, 大家都在各自崗位上值守。 坐班、配合交警查車、排查嫌疑人員, 時間指針已然悄然滑過。 零點了, 寒風一點一點吞噬我電量不足的體溫, 滿腦子都是對泡面香霧彌漫般的癡狂想像。

“大家辛苦了, 分個組, 輪流吃點夜宵!”帶隊的江師傅發話了。

“品嘗”泡面正在有序的分組進行。 輪到我的時候, 僵冷的四肢像突然升了溫, 飛速沖進開水間, 撕開蓋子、放好作料、沖水、泡好, 搓著冰冷的雙手靜靜等待麵條化開柔軟。 我是多麼希望這個時間不是三分鐘, 而是只有三秒。

化開了, 開吃了, 大口吞咽, 不顧騰起的熱氣鑽到鼻腔, 一口氣把湯都喝光, 雖然很不健康, 但“深夜福利”的溫暖在身體內氤氳徜徉的感覺, 就像油箱加滿了油後, 車子又可以奔向下一趟長途。

說到泡面, 很多人嗤之以鼻, 稱之垃圾食品。 說實話, 我平時對它都懶得看一眼。 網上有著諸多傳言和“專家定論”, 比如吃一桶需要排毒一周, 更恐怖的是像某大學生連吃一個月泡面搶救無效猝死等等傳聞。

還記得大學時候, 每當看到舍友週末賴床晚起、沖泡面大口嚼勁, 我都會極力嘲諷挖苦, 向他們闡述泡面不健康的“科學理論”。 然而, 在夜的此刻, 執勤中的冷風, 單薄的衣衫, 泡面卻成了寶貝, 如果沒有它, 孤單的我只能顧影自憐。

我想, 執勤的夜, 肯定有不少的泡面被當做寶貝, 進入千千萬萬人民警察、輔警兄弟的胃, 在平安的夜中, 貢獻著熱量。 更有一種可能, 很多守夜人會羡慕我能有與泡面邂逅的機會。

夜宵後, 身體回暖, 丟掉空蕩的泡面桶, 我去站好最後一班崗, 去感受, 公安集體的精神力量帶給我的另一份溫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