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脘疼痛的臨床治療「373期」

今日練習

任某, 女, 26歲。

患者2年前因情志不遂導致精神失常。 發病前先覺胸中煩亂異常, 脘腹脹滿, 坐臥不安, 時常悲傷啼哭不能自控,

繼而兩目不睜, 呼之不應, 移時症消如常人。

1周或半月發作1次, 受精神刺激後則發作更頻。

近月來病情加重, 精神恍惚, 終日煩悶不安, 哭笑無常, 口渴, 納差, 腹滿, 尿黃, 便幹, 經色黑, 量少, 經期正常。 舌質紅、苔黃, 脈弦數。

處方:__湯。

服上藥10劑後情緒舒暢, 食欲增進, 諸症減。 繼以上方加味服20劑後痊癒。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甘草瀉心東加味

注:答案非唯一, 僅供參考

上一期:善饑多食症治醫案【372期】

上期原醫案

霍某某, 男, 35歲, 1974年5月21日初診。

患者胃脘部疼痛已有四年之久, 曾被診斷為慢性胃炎及球部輕度潰瘍, 服藥暫得緩解, 終未痊癒。

近一年來病情增重, 疼痛時有灼熱感, 胸脅滿悶, 飲食減少, 噯氣頻頻, 腹中鳴響, 形神疲乏, 饑則痛甚, 食熱食甘則痛緩,

舌質淡, 尖邊略紅, 苔薄膩而略黃, 脈弦細無力。

此為肝鬱脾虛, 濕滯熱壅, 寒熱互見, 升降失和。

治用舒肝健脾, 燥濕清熱法, 以甘草瀉心東加木香、佛手投服5劑。

服後其病若失, 惟有納谷尚差, 遇刺激時胸脅尚感飽悶, 又加入雞內金、谷芽、白芍、隔山撬等再服5劑。 至今隨訪, 未再復發。 (梁惠光醫案)

按語

胃脘疼痛4年之久, 寒熱錯雜, 脾胃大虛, “穀不化, 腹中雷鳴, 心下痞硬而滿, 幹嘔, 心煩不得安”諸症迭現, 正中甘草瀉心湯證之機。

因見脅滿、脈弦, 故加木香、佛手以疏肝解鬱。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82條:傷寒中風, 醫反下之, 其人下利日數十行, 穀不化, 腹中雷鳴, 心下痞硬而滿, 幹嘔, 心煩不得安。 醫見心下痞, 謂病不盡, 複下之, 其痞益甚。 此非結熱,

但以胃中虛, 客氣上逆, 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狐惑之為病, 狀如傷寒, 默默欲眠, 目不得閉, 臥起不安, 蝕於喉為惑, 蝕于陰為狐, 不欲飲食, 惡聞食臭,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蝕於上部則聲喝, 甘草瀉心湯主之。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