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家】易車高層數百萬元入場充電寶租賃,魔寶電源能借新模式後發制人嗎?

清明假期剛結束, 充電寶租賃行業再度挺進“攪局者”。

今日, 36氪獨家獲悉, 移動電源租賃項目魔寶電源已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 投資方為易車網某高層。

魔寶電源與該賽道的其他競品最不同之處在於其產品模式——基座式吸附充電模式。

簡單來說, 魔寶電源走的還是 B2B2C 之路, 但在B端佈設的終端不是一個機櫃, 而是一個規格更小的充電基座, 其上最多可以疊加五個魔寶移動電源同時充電, 每個充電寶正面有針狀突起、背部有對應針孔, 疊在一起充電時, 彼此耦合, 同時基座有一定磁力吸附以保持穩固。

其產品模型示意圖 來自魔寶電源

關於充電寶租賃, 36氪在《【獨家】朱嘯虎、王剛押注充電寶租賃, 小電科技會成為下一個ofo嗎?》及《【獨家】朱嘯虎、王剛之後, IDG、欣旺達入局, 街電科技會是下一個摩拜嗎?》等文章中進行過詳細描述。

這門生意由於壁壘低、重資產,

且充電寶屬於標品, 上游產業鏈較為成熟, 因而競爭的關鍵在於點位布放、搶點速度和現金流的使用和流轉效率。

魔寶電源創始人歐陽揚認為, 由於其產品體型較小、利於布放, 因而相比競品中的機櫃模式而言, 成本更低、ROI更高、更容易鋪設;而相比桌面式固定模式, 使用者使用度更自由, 更符合生活場景, 且獨立性更高, 不需人工干預, 可自行維護。

充電時模型示意圖 來自魔寶電源

不過, 除了競爭層面, 對於充電寶租賃行業, 目前更大的疑問主要有兩:一是天花板有多高, 二是生命週期有多久。

對於天花板即市場規模問題, 看衰者認為, “偽需求”、“場景有限”、“不如單車替代性強”, 因而市場規模很有限, 但歐陽揚則認為, 用戶習慣是可以培養的, 如果C端用戶養成了使用租借充電寶的習慣, 參考中國移動電源的市場規模, 租賃移動電源的市場是在百億級別的。

而在生命週期上, 對於大容量電池、快充、無線充等新興技術的出現是否會“終結”該模式, 歐陽揚的個人觀點主要有兩:一是電池容量更大,

而手機性能會不斷提高, 因而能耗也會隨之變大, 對於租賃的需求仍然會有;二是無線充、快充技術與充電寶租賃本質上並不完全衝突, 是可以並存甚至技術上互為補充的。 (對於充電技術的問題, 36氪在《不說模式說技術, 充電寶生意還能做多久?》等文章中有詳細敘述)

在歷時近三個月的研發之後, 魔寶該業務將於 2017 年 4 月份正式對外推出。 目前, 魔寶在收費上採取 1 元/小時的收費模式, 提前收取使用者的押金, 據歐陽揚表示, 目前單台設備平均兩個月即可收回成本。

團隊方面, 創始人兼 CEO 歐陽揚有十年多互聯網產品技術運營經驗, 曾擔任易車汽車金融事業部副總、易鑫金融核心創始成員。 此外, 團隊成員中,

有前易車研發經理負責應用層產品技術、原嘉洋電池銷售總監負責硬體產品和供應鏈管理。

當然, 對於充電寶租賃行業未來的想像空間, 這些玩家所述說的故事不外乎“支付”、“征信”、“物聯網”等, 但是對於這些非結構化的資料能否支撐起他們的故事, 輿論似乎並不買帳, 一位業內人士甚至直言“沒影兒、太玄乎”。

可見的是, 線上上紅利吃緊、模式創新匱乏的今天, 資本在其中的作用有時甚至超過了模式本身。 此時不妨再翻翻曾斃掉的那些個線下項目, 萬一哪天資本畫個圈, 欽定下一個“新區”就是它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