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向 | 成都首趟“蓉歐+”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年底將與土耳其鐵路互聯互通

每經實習記者 梁宏亮 成都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楊歡

11月3日上午, 成都國際鐵路港首趟“蓉歐+”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開行。 班列載著成都周邊地區生產的產品, 先到達北部灣的欽州港, 再通過海運運往東南亞、中東地區, 標誌著成都通往泛東南亞的南下物流通道打開了新大門, 迎來更加快捷高效的物流方式。

較空運節省五成物流成本

從成都到北部灣欽州港, 再到東南亞, 這一條線路有怎樣的優勢?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初步估算, 較原江海聯運方式要節約一半以上的時間。

比如, 原來通過長江到上海再到東南亞大概要25天到1個月, 現在通過這個班列到欽州港只需要50個小時, 從欽州港到新加坡不到4天時間。 所以加起來節約了15天到20天時間。 ”

優勢不僅體現在與原江海聯運方式上, 與空運相比, 這趟鐵海聯運班列也有自身的優勢。 “以前從東南亞運輸商品回來主要是以空運為主, 現在有了鐵路也非常快。 與海運相比至少節約了兩周以上的時間, 比空運來說雖然時間上慢了點, 但是物流成本會降低50%以上。 ” 重慶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都公司總經理楊彬介紹道。

那麼, 這趟開往東南亞的班列上都帶著什麼?楊彬告訴記者:“這批貨物主要是成都本地及周邊的一些產品,

主要是化工原材料、汽車配件和傢俱為主。 下一步我們考慮到將東南亞的產品, 包括當地的水果、食品、電子產品和橡膠等關係我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礎生活資料通過班列帶回來。 ”

年底實現鐵路連通土耳其

據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副主任劉學軍介紹, 今年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運行量相較於去年會保持70%-80%的速度增長。 而對於新開行的“蓉歐+”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 劉學軍充滿期待:“班列方便了成都的汽車產業和電子資訊產業向東盟增加影響力。 而東盟、中東和非洲的國家, 也會把他們的產品用返程的班列運往成都, 通過成都向中亞、歐洲這些陸上絲綢之路的方向去延伸。 ”

談到目前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整體運行情況,

劉學軍介紹:“中線目前發展的最好, 我們也在有序的推進北線和南線的運行。 ”劉學軍說, “特別是南線上, 經過中亞到亞塞拜然, 最後到土耳其的鐵路互聯互通將在今年底開通, 下一步對我們南線到伊斯坦布爾整個班列的打通, 在鐵路交通基礎設施上掃清了障礙。 ”

最後, 劉學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截止到10月底, 整個成都鐵路港國際班列的開行超過了710列。 其中主要以中歐為主, 另外還有中亞等地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