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璐詩:樂譜做路,四海為家,吉他始終是我的靈魂伴侶

Q-Story 窮遊網

策劃:窮遊網

採訪/撰文:李鷐 圖:張璐詩

採訪張璐詩前是有點忐忑的, 這種感覺, 就像是一位攝影師給另一位攝影師拍寫真,

一位畫家給另一位畫家畫肖像。

要知道, 張璐詩是從15歲開始, 便能不怯場地跑去採訪名人, 有模有樣地寫出樂評的“新聞人”。 發表的報刊雜誌, 從她家鄉的《廣州青年報》, 到北京的《新京報》, 《Time Out》古典與爵士樂專欄, 到《金融時報》的中文網專題, 再到英國《衛報》和德國的古典音樂雜誌《VAN》;她採訪的人, 也從小時候喜愛的名作家, 到氛圍音樂先鋒、曾擔任U2唱片製作人的布萊恩·伊諾一個小時的對談。

布萊恩·伊諾曾擔任U2的唱片製作, 是英國氛圍音樂的先鋒, 對寫了多年樂評的張璐詩來說堪稱神級偶像。 這次對談後來被張璐詩形容為“在十幾年日報與旅歐獨立採訪生涯中獨一無二”。 這不僅是因為伊諾的名氣, 而在於伊諾極具前瞻性的視界,

他開放、甚至在有些人看來“不正常”的思維方式, 深深啟發和震撼了當時年紀尚輕的張璐詩, 直到今天仍如餘音繞梁般影響著她自己的思維方式。

張璐詩和伊諾間的讚賞無疑是相互的。 回到英國後, 伊諾特意發來郵件, 稱“多年來我接受過的採訪裡, 你是少有的最好之一。 ” 這話誇得張璐詩興奮地“飄飄然”了好一陣。

在北京日壇公園採訪布萊恩·伊諾

採訪偶像不是件容易事, 一不留神就會陷進崇拜者的泥潭裡, 不自覺地進行仰視對話。 但張璐詩努力保持了頭腦清醒:“名人、前輩、我仰慕的人們, 與他們對坐時, 我曾每次都為自己的年輕而慚愧。 但逐漸我學會了盡可能平等、平視的溝通, 因為能做到這一點才有可能獲得與對方同一波段的、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

通過一次次和“天才大腦”們的對話, 張璐詩不斷以最快的速度向世界打開自己, 並以最短的時間嘗試讓陌生人向自己打開。 隨著飛速成長, 張璐詩開始對自己局限在一座城市中的新聞人身份產生了質疑,

廣州也好, 北京也好, 畢竟只是大千世界中太小太小的一個維度, 她開始渴望在更自由的狀態下, 進行更多元的探索, 渴望突破自己的傳統媒體生涯。

這座鋼筋混凝土的城堡, 已經關不住躍躍欲試的她了。

旅歐十年

“每隔三五年, 我就會尋找下一個大本營”

張璐詩的朋友形容她後來的生活:“像動物, 不像植物”。 張璐詩對自己的評價是:“我喜歡在一個地方住一段時間, 幾年吧, 然後尋找下一個大本營。 ”

事實上, 她的“疲倦期”遠比“幾年”要短得多。 2006年, 張璐詩移居到了希臘東南部的海島Kos居住, 這個地方成了她未來十年旅歐生涯的開端。 她的住處離機場只有5分鐘車程, 有種“隨時準備打包走人”的流浪感。 平均每隔三周, 她就會出發,

像只自在的海鳥, 在歐洲大陸各國、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任意徘徊。

在英格蘭東海岸的Aldeburgh Festival與歐美著名媒體的樂評人們野餐

那時和張璐詩的旅歐生涯一同開始的, 還有Couchsurfing“沙發客”。 這個當時新興起來的小圈子氛圍單純而友好, 張璐詩往往會先認真地閱讀各位沙發主人發佈在主頁上的興趣愛好, 多年來做新聞人養成的敏銳觀察力,讓她第一眼就會去捕捉對方的語言風格,然後去想像,螢幕另一端的是個怎樣的人,他住的是一間怎樣的屋子。

儘管這種雙向選擇看起來全屏直覺,但結果竟也常能皆大歡喜。鹿特丹跳現代舞的義大利男孩,帶她去和一大幫同是鹿特丹新移民的現代舞者吃烤串、發酒瘋,在深夜裡聊理想;里爾的沙發主人是市長助理,下午4點一下班必須先去咖啡館或酒館喝一杯,跟幾個朋友用蹩腳的英文加法文熱火朝天地聊政治;布魯日的嬉皮士老頭家裡滿屋子邋遢,但書架上卻陳列著一系列令人垂涎的書和古董相機。

但最令張璐詩難忘的,還是曼海姆的沙發主人——一個做電臺編輯的女孩。她玩樂隊、唱搖滾,兩天的時間裡,她們從歐洲電影聊到各自的理想,聊未來世界裡種種空泛抽象卻充滿詩意的話題。得知張璐詩的下一站是去路德維希港看音樂會,她一個電話打過去,馬上叫來一個朋友,騎著雙人單車出現在家門口,載著張璐詩到路德維希港的森林別墅裡過了一夜。他們一起用烤箱做了披薩,看清早門外紅色的小松鼠上躥下跳。

在德國路德維希港與爵士鋼琴怪才Stefano Bollani聊天

那天的回憶後來被張璐詩濃縮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路德維希港》。這首歌後來成了她發佈的首支單曲,再後來又被收錄進了她的首張個人專輯中。每當有人問起這首歌的特殊意義,她就會說:“這是一隻七年前的罐頭,打開它,旅途中的陌生際遇,多年後依舊新鮮撲鼻。”

4:30路德維希港-張璐詩來自窮遊網

回歸唱作人

“音樂我太尊重它,它應該是生活的提煉而不是生活本身”

旅歐的十年裡,儘管張璐詩看起來屬於慵懶漂泊狀,但有兩樣東西始終持之以恆:採訪寫作和彈琴寫歌。

因為長期在媒體工作,張璐詩養成了帶著一點點“使命感”的分享欲。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她就會去主動約見:“這並不是趕新聞時效式的採訪,有時候會約上一年,但大家都在最舒服的狀態下見面,地點也是最放鬆的,出來的東西也更有深入生活的可能性。”

在哥本哈根採訪“世界最佳餐廳NOMA”執掌人Rene Redzepi

在愛丁堡與《猜火車》原著作者Irvine Welsh吃早飯

張璐詩對《猜火車》原著作者的專訪發表在德國報刊上

但音樂,才是張璐詩呼吸的養分。大學畢業前她第一次嘗試寫歌,那時她就模糊地意識到:“彈琴、寫歌是我對自己最有效的表達方式”;行走歐洲,她只是在飛機上對一位德國爵士鋼琴手的作品一聽鍾情,就決定下一站飛到阿姆斯特丹去聽他的音樂會;在倫敦,她重拾起曾一度揮別的吉他,與朋友們一起排練、做小型演出。

張璐詩曾說,在所有外界給她貼過的標籤中,樂評人、吉他手、唱作人...... 她最最不能割捨的,就是吉他與唱歌:“我越來越覺得,將吉他抱在懷裡,它真是我的一位靈魂伴侶啊。”

所以,當有人驚訝于張璐詩從新聞人到唱作人的華麗過渡時,她只是平靜地說:“我的身份並不存在‘轉型’,唱作、彈琴其實比我媒體人的生涯開始得還要早。”對她來說,這不過是一次質樸的回歸。

2016年,張璐詩發佈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才不枉過年少吧》。同名歌曲中,張璐詩用清麗乾淨的粵語哼唱著:“舊書舊文,舊單車舊同行,就這麼畢業了;忘掉教育課和數學課,忘掉束縛;歌唱吧,心跳吧,錄下些音訊送他吧,才不枉過年少吧。”那聲音仿佛來自一個遙遠的夢,配上結尾銜接的一段密密彈奏的吉他旋律,直唱進人心裡。

專輯共10首歌,前後創作年份跨越了15年。它們有的寫於西伯利亞大鐵路,有的寫於希臘,有的寫於奧斯陸和德國。她歌裡的旋律,峰迴路轉、不可預料,有掩藏得恰到好處的情緒。張璐詩曾用一句很動情的話來闡釋她的歌:“音樂我太尊重它,它應該是生活的提煉,而不是生活本身。”

2017年,張璐詩暫別她在歐洲的大本營倫敦,回到國內籌備自己的全國巡演。巡演海報是一片蒼翠的綠,背景的油畫是她從倫敦請來的鼓手特意繪製的;海報上有一串如水中游魚般瀟灑的字——“大地任我行”,是她父親的題詞。

簡單五個字,對張璐詩卻是那麼的貼切。從把古典樂當鬧鐘,到把吉他當靈魂伴侶;從小小吉他演奏家,到文筆犀利的新聞人、樂評人,到在歐洲肆意暢遊的旅行者,到隨心而唱、而彈的唱作人...... 幾種生活之間,她行走得收放自如、遊刃有餘,那麼安靜、自如又蘊含驚喜,一如她的歌。

對 話 張 璐 詩

Q:還記得你的第一篇樂評嗎?

A:第一篇樂評還真是忘啦。記得大概是15歲的時候寫德國Hyperium廠牌下的STOA、4AD廠牌的“仙樂”吧。嘗試義正言辭地探討的是“言之有物的音樂,與形式為主內容空洞的New Age音樂之分”。現在對於形式與內容的觀點沒有本質的改變,但現在是覺得當時很“言之有物”的STOA樂隊,其實也可以列入形式大於內容的類別:)

Q:你在歐洲的行走軌跡是怎樣的?

A:很多城市或地區我喜歡就會反復去,並會將工作、旅行和生活盡可能組合在一起。比如說,自己發現一些在國內還不那麼為人知的爵士音樂節,然後每年都會回去。因而也在各地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很多的同行和同道中人。目前我的大本營在倫敦,但廣州依然是我的根基所在。

Q:你都發現了哪些好玩的音樂節?

A:我每年都會去的一個爵士節是德國萊茵河畔的Enjoy Jazz。八年前莽撞地寫信,如今與爵士節創始人已是老友。我十分欣賞作為ECM和爵士樂愛好者的這位創辦人的視野和願景:在曼海姆、海德堡、路德維希港三城舉行,持續一個多月,每天只安排一地一場音樂會,因為他不要所有藝人紮堆到兩三天裡沒日沒夜演出的那種混亂,而要大家聽一場是一場的專注。

哥本哈根爵士節每年7月都在海邊做一些露天的音樂會,天色將晚時,在海港裡遊一陣上來,在海風裡吃燒烤喝啤酒聽音樂,空曠的小號、切分音與海鷗的盤旋一樣無所定向,令人驚喜。

Q:你曾說:“如果非要給我的音樂定義風格,不如叫shy pop和dark folk好了。”這是否說明,音樂風格的定義對你來說不那麼重要?

A: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儘量不去將一首歌關進某個抽屜裡,再貼上標籤。類別的邊界太平整、明顯,會令概念先行,而很可能就會限制了耳朵與想像的獨立探索。

Q:樂評人、吉他手、唱作人,這幾個身份中,你最不能割捨的是哪一個?

A:作詞、作曲、寫歌、彈琴、唱歌對我都是同步進行的,我從未想像過割捨其中一樣是什麼感覺。樂評人肯定是最早割捨的那個:),樂評其實是需要巨大的積累與專業能力去做的事,但在國內、尤其是獨立音樂界的樂評,這並不存在。假如以前寫樂評是被所謂的“使命感”驅使,現在自己做音樂去做更實質的表達會更有意思吧。

吉他和唱歌都是我最不能割捨的呢。如果還要繼續篩,我會最後留住吉他。越來越覺得,將它抱在懷裡,真的是我一位靈魂伴侶啊。

Q:除了唱歌和寫作,你還有哪些愛好?近期最愛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是?

A:在希臘的大海裡裸泳:)

近期在看《人類簡史》。讀書時我歷史學得不怎麼樣,興趣也不強烈。最近幾年到有史前遺跡的海邊、山崖甚至山洞裡走得多了,包括丹麥、斯洛維尼亞、英吉利海峽等地,發現自己對尼安德特人的歷史、人類歷史、古老世界的樣子越來越感興趣。

去年在格拉斯哥電影節上看了比利時導演Jaco van Dormael的作品《超新約全書》,覺得甚至超越了他之前的長片《無姓之人》(Mr.Nobody),看完後深感久違的激動,愛導演大人的幽默、聰明、和驚喜的想像力,還有裡面的配樂。然後就決定要約見他。兩個月後,我去了他家,看他跟我講他養的大烏龜,名叫“月亮”。

由張璐詩撰寫的《歐洲音樂旅行》窮遊錦囊現已上線!

從倫敦到愛丁堡,從波恩到德累斯頓,從布魯塞爾到貝根...... 音樂在歐洲這片大陸上無處不在,希望這本錦囊給熱愛音樂的窮遊er帶來更多感動與靈感。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遊網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多年來做新聞人養成的敏銳觀察力,讓她第一眼就會去捕捉對方的語言風格,然後去想像,螢幕另一端的是個怎樣的人,他住的是一間怎樣的屋子。

儘管這種雙向選擇看起來全屏直覺,但結果竟也常能皆大歡喜。鹿特丹跳現代舞的義大利男孩,帶她去和一大幫同是鹿特丹新移民的現代舞者吃烤串、發酒瘋,在深夜裡聊理想;里爾的沙發主人是市長助理,下午4點一下班必須先去咖啡館或酒館喝一杯,跟幾個朋友用蹩腳的英文加法文熱火朝天地聊政治;布魯日的嬉皮士老頭家裡滿屋子邋遢,但書架上卻陳列著一系列令人垂涎的書和古董相機。

但最令張璐詩難忘的,還是曼海姆的沙發主人——一個做電臺編輯的女孩。她玩樂隊、唱搖滾,兩天的時間裡,她們從歐洲電影聊到各自的理想,聊未來世界裡種種空泛抽象卻充滿詩意的話題。得知張璐詩的下一站是去路德維希港看音樂會,她一個電話打過去,馬上叫來一個朋友,騎著雙人單車出現在家門口,載著張璐詩到路德維希港的森林別墅裡過了一夜。他們一起用烤箱做了披薩,看清早門外紅色的小松鼠上躥下跳。

在德國路德維希港與爵士鋼琴怪才Stefano Bollani聊天

那天的回憶後來被張璐詩濃縮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路德維希港》。這首歌後來成了她發佈的首支單曲,再後來又被收錄進了她的首張個人專輯中。每當有人問起這首歌的特殊意義,她就會說:“這是一隻七年前的罐頭,打開它,旅途中的陌生際遇,多年後依舊新鮮撲鼻。”

4:30路德維希港-張璐詩來自窮遊網

回歸唱作人

“音樂我太尊重它,它應該是生活的提煉而不是生活本身”

旅歐的十年裡,儘管張璐詩看起來屬於慵懶漂泊狀,但有兩樣東西始終持之以恆:採訪寫作和彈琴寫歌。

因為長期在媒體工作,張璐詩養成了帶著一點點“使命感”的分享欲。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她就會去主動約見:“這並不是趕新聞時效式的採訪,有時候會約上一年,但大家都在最舒服的狀態下見面,地點也是最放鬆的,出來的東西也更有深入生活的可能性。”

在哥本哈根採訪“世界最佳餐廳NOMA”執掌人Rene Redzepi

在愛丁堡與《猜火車》原著作者Irvine Welsh吃早飯

張璐詩對《猜火車》原著作者的專訪發表在德國報刊上

但音樂,才是張璐詩呼吸的養分。大學畢業前她第一次嘗試寫歌,那時她就模糊地意識到:“彈琴、寫歌是我對自己最有效的表達方式”;行走歐洲,她只是在飛機上對一位德國爵士鋼琴手的作品一聽鍾情,就決定下一站飛到阿姆斯特丹去聽他的音樂會;在倫敦,她重拾起曾一度揮別的吉他,與朋友們一起排練、做小型演出。

張璐詩曾說,在所有外界給她貼過的標籤中,樂評人、吉他手、唱作人...... 她最最不能割捨的,就是吉他與唱歌:“我越來越覺得,將吉他抱在懷裡,它真是我的一位靈魂伴侶啊。”

所以,當有人驚訝于張璐詩從新聞人到唱作人的華麗過渡時,她只是平靜地說:“我的身份並不存在‘轉型’,唱作、彈琴其實比我媒體人的生涯開始得還要早。”對她來說,這不過是一次質樸的回歸。

2016年,張璐詩發佈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才不枉過年少吧》。同名歌曲中,張璐詩用清麗乾淨的粵語哼唱著:“舊書舊文,舊單車舊同行,就這麼畢業了;忘掉教育課和數學課,忘掉束縛;歌唱吧,心跳吧,錄下些音訊送他吧,才不枉過年少吧。”那聲音仿佛來自一個遙遠的夢,配上結尾銜接的一段密密彈奏的吉他旋律,直唱進人心裡。

專輯共10首歌,前後創作年份跨越了15年。它們有的寫於西伯利亞大鐵路,有的寫於希臘,有的寫於奧斯陸和德國。她歌裡的旋律,峰迴路轉、不可預料,有掩藏得恰到好處的情緒。張璐詩曾用一句很動情的話來闡釋她的歌:“音樂我太尊重它,它應該是生活的提煉,而不是生活本身。”

2017年,張璐詩暫別她在歐洲的大本營倫敦,回到國內籌備自己的全國巡演。巡演海報是一片蒼翠的綠,背景的油畫是她從倫敦請來的鼓手特意繪製的;海報上有一串如水中游魚般瀟灑的字——“大地任我行”,是她父親的題詞。

簡單五個字,對張璐詩卻是那麼的貼切。從把古典樂當鬧鐘,到把吉他當靈魂伴侶;從小小吉他演奏家,到文筆犀利的新聞人、樂評人,到在歐洲肆意暢遊的旅行者,到隨心而唱、而彈的唱作人...... 幾種生活之間,她行走得收放自如、遊刃有餘,那麼安靜、自如又蘊含驚喜,一如她的歌。

對 話 張 璐 詩

Q:還記得你的第一篇樂評嗎?

A:第一篇樂評還真是忘啦。記得大概是15歲的時候寫德國Hyperium廠牌下的STOA、4AD廠牌的“仙樂”吧。嘗試義正言辭地探討的是“言之有物的音樂,與形式為主內容空洞的New Age音樂之分”。現在對於形式與內容的觀點沒有本質的改變,但現在是覺得當時很“言之有物”的STOA樂隊,其實也可以列入形式大於內容的類別:)

Q:你在歐洲的行走軌跡是怎樣的?

A:很多城市或地區我喜歡就會反復去,並會將工作、旅行和生活盡可能組合在一起。比如說,自己發現一些在國內還不那麼為人知的爵士音樂節,然後每年都會回去。因而也在各地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很多的同行和同道中人。目前我的大本營在倫敦,但廣州依然是我的根基所在。

Q:你都發現了哪些好玩的音樂節?

A:我每年都會去的一個爵士節是德國萊茵河畔的Enjoy Jazz。八年前莽撞地寫信,如今與爵士節創始人已是老友。我十分欣賞作為ECM和爵士樂愛好者的這位創辦人的視野和願景:在曼海姆、海德堡、路德維希港三城舉行,持續一個多月,每天只安排一地一場音樂會,因為他不要所有藝人紮堆到兩三天裡沒日沒夜演出的那種混亂,而要大家聽一場是一場的專注。

哥本哈根爵士節每年7月都在海邊做一些露天的音樂會,天色將晚時,在海港裡遊一陣上來,在海風裡吃燒烤喝啤酒聽音樂,空曠的小號、切分音與海鷗的盤旋一樣無所定向,令人驚喜。

Q:你曾說:“如果非要給我的音樂定義風格,不如叫shy pop和dark folk好了。”這是否說明,音樂風格的定義對你來說不那麼重要?

A: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儘量不去將一首歌關進某個抽屜裡,再貼上標籤。類別的邊界太平整、明顯,會令概念先行,而很可能就會限制了耳朵與想像的獨立探索。

Q:樂評人、吉他手、唱作人,這幾個身份中,你最不能割捨的是哪一個?

A:作詞、作曲、寫歌、彈琴、唱歌對我都是同步進行的,我從未想像過割捨其中一樣是什麼感覺。樂評人肯定是最早割捨的那個:),樂評其實是需要巨大的積累與專業能力去做的事,但在國內、尤其是獨立音樂界的樂評,這並不存在。假如以前寫樂評是被所謂的“使命感”驅使,現在自己做音樂去做更實質的表達會更有意思吧。

吉他和唱歌都是我最不能割捨的呢。如果還要繼續篩,我會最後留住吉他。越來越覺得,將它抱在懷裡,真的是我一位靈魂伴侶啊。

Q:除了唱歌和寫作,你還有哪些愛好?近期最愛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是?

A:在希臘的大海裡裸泳:)

近期在看《人類簡史》。讀書時我歷史學得不怎麼樣,興趣也不強烈。最近幾年到有史前遺跡的海邊、山崖甚至山洞裡走得多了,包括丹麥、斯洛維尼亞、英吉利海峽等地,發現自己對尼安德特人的歷史、人類歷史、古老世界的樣子越來越感興趣。

去年在格拉斯哥電影節上看了比利時導演Jaco van Dormael的作品《超新約全書》,覺得甚至超越了他之前的長片《無姓之人》(Mr.Nobody),看完後深感久違的激動,愛導演大人的幽默、聰明、和驚喜的想像力,還有裡面的配樂。然後就決定要約見他。兩個月後,我去了他家,看他跟我講他養的大烏龜,名叫“月亮”。

由張璐詩撰寫的《歐洲音樂旅行》窮遊錦囊現已上線!

從倫敦到愛丁堡,從波恩到德累斯頓,從布魯塞爾到貝根...... 音樂在歐洲這片大陸上無處不在,希望這本錦囊給熱愛音樂的窮遊er帶來更多感動與靈感。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遊網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