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返老還童:年輕人的血液是回春良藥?

在歷史的長河裡, 人們試圖停止衰老以達到永生, 或者至少活上幾百年。

如今, 醫療進步大幅提高了人類的壽命, 但全球老齡化趨勢難以逆轉。 到2050年, 世界上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達20億, 幾乎是今天的兩倍。

統計數字背後是一個嚴峻的事實, 人類活得更長, 但未必活得更好。 慢性疾病伴隨衰老而來:癌症、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老年癡呆症。

研究人員傾向于對這些疾病各個擊破, 畢竟病因有所不同, 比如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心臟病是由血管堵塞引起的, 腦細胞受損則會導致老年癡呆。 不同疾病致病的生物過程千差萬別, 每個人都需要個體化的治療。

然而, 一些研究者則支持另一種觀點:老年病的最大原因在於老人本身, 為什麼不尋找治療衰老的方法呢?

2013年, 谷歌成立了生物科技公司Calico, 投入數億美元用於抗衰老研究。

2014年, 美國著名的遺傳學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成立了人類長壽有限公司(Human Longevity), 尋找能夠長壽的基因。

與此同時, 科學家已經要求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一些藥物進行實驗, 比如治療糖尿病的二甲雙胍, 以期發現抗衰老效應。

在這個領域, 有一家爭議很大的美國初創公司叫Ambrosia(意為“不朽”),

去年該公司開展了一項試驗, 計畫招募600名實驗者, 給其輸入來自年輕人的2升血漿用以抗衰老。 該公司對參與的實驗者唯一要求是超過35歲, 並收費8000美元。 一般而言, 人體臨床試驗都是免費的。

Ambrosia的創始人傑西·卡馬辛(JesseKarmazin)今年32歲, 從大學期間就開始癡迷於抗衰老研究。 在斯坦福醫學院學習期間, 卡馬辛奔波於各大實驗室, 專注於幹細胞和抗衰老領域, 最後瞄準了“換血葆青春”。

《本傑明·巴頓奇事》劇照

1660年, 倫敦皇家學會見證了最早的輸血實驗, 當時的目標是延長生命, 希望通過換血來實現這一目標, 由於不瞭解血型以及凝血因數, 早期的輸血實驗是致命的, 不久就被禁止了, 輸血研究在之後一個世紀中止步不前。

當醫學進步允許它回歸時, 輸血的重心轉移到醫治病人, 而非幫助老年人恢復青春。

現代科學讓輸血成為一項安全的治療方法, 但血液依然是一種神秘的液體:人體血液沿著循環系統的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穿行96000公里, 運送超過700種蛋白質和其他物質在我們體內穿行,

這些物質中許多是已知的, 但是它們究竟有什麼功效我們依然知之甚少。

1956年2月, 紐約康奈爾大學的克裡夫·麥克雷(Clive McCay)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將同一家族同一血型、90天和300天大的老鼠的血管吻合連接在一起, 讓兩隻老鼠共用血液循環系統。 結果發現, 年老老鼠的關節軟骨很快變得年輕了許多, 似乎逆轉了衰老。

2005年,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湯瑪斯·蘭多(Thomas Rando)重新研究了這項技術。他把年老老鼠的肝臟和肌肉破壞,然後把它連到一隻未受傷的老鼠上。那些和年輕老鼠相連的年老老鼠恢復得很好,和年老老鼠相連的年老老鼠恢復得並不好。這種“返老還童”的成果發表於著名的學術期刊《自然》雜誌,驚動了醫學界。

2014年,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托尼·魏斯·科瑞(TonyWyss Coray)給中年老鼠注射了年輕老鼠的血漿,三周後和對照組老鼠相比,年老老鼠的大腦出現了解剖學上的改進和認知上的提升。之後,其他系統的測試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血漿甚至不需要來自同一個物種,如果給老鼠注射來自年輕人類的血漿,它們也變得一樣快。

魏斯·科瑞回憶,他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老鼠的大腦切片時感到非常驚訝。輸入年輕老鼠血液的年老老鼠,大腦的海馬中經歷了一次腦細胞的爆發,新生神經元的數量是同類神經元的3到4倍。而年老老鼠的血液對年輕老鼠的大腦產生了相反影響,阻斷了它們大腦內新神經元的產生。

因為研究前沿而卓越,魏斯·科瑞經常被邀請出席各種會議和世界頂尖大學的講座,每次談話人們都會對“吸血鬼”發表評論或者開玩笑。人們還會問他一個尷尬的問題:“你在吸食年輕人的血液嗎?”科瑞看起不像50多歲的人,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對於這個問題,他表示否認。

美劇《吸血鬼日記》劇照

研究戲劇性地向前推進,但是僅僅停留在老鼠上。

2014年10月,魏斯·科瑞成立了Alkahest(萬能溶液)公司,並啟動一項臨床試驗:給18名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患者輸入健康、年輕的血漿。他們通過評估患者認知等典型症狀的恢復情況,判斷該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當然,這項臨床研究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結果將於今年11月公佈,我們正期待和關注。

矽谷的“吸血鬼”神話

用年輕人的血液逆轉衰老成為矽谷新的“吸血鬼”神話。這種療法吸引人的一個原因在於,它不需要藥監部門新的審批就可以進行,因為病人接受血漿輸入法已是一種常規療法。一些初創企業、大學和製藥公司都在試圖使年輕人的血液商業化,風險資本家和高級醫院管理人員傳聞參與幕後,這一理念的普及使得“從年輕人那裡偷走青春”不再只是比喻。

為此,卡馬辛和克萊格·萊特(Craig Wright)成立了Ambrosia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聯合創始人,73歲的拉裡·埃裡森(Larry Ellison)正在資助這家研究年齡逆轉技術的新興公司。

卡馬辛沒有行醫執照,所以他選擇和一名醫生共同合作。萊特之前是一家疫苗公司的首席科學家,目前在西海岸經營一家診所。雖然在67歲時他可以選擇退休,但卻選擇了繼續照顧他的病人。他的一個客人患有老年癡呆症,過去經常因為脫水被送到急診室。還有一個病人在和淋巴瘤經過數輪鬥爭之後,免疫系統受到損傷,經常反復感染。

萊特讓後者參與了換血實驗,她的感染消失了。他認為,對於年老、病重的人,年輕人的血漿被證實是有益的;

因為臨床試驗存在的種種問題,他們很難發表自己的發現。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年5月卡馬辛選擇在矽谷年度盛會代碼大會(Code Conference)上宣佈他的第一個結果,而非醫學會議或者期刊上。當時,卡馬辛宣佈,治療一個月後,70名參與者看到與癌症、阿爾茲海默病和心臟病風險相關的血液因數減少,膽固醇降低的效果等同於他汀類藥物治療。

卡馬辛說,這可以解釋他試驗期間觀察到的現象:一個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女性,現在可以起床和正常生活;另一個註冊時患有早期阿爾茲海默病的參與者,之後不再符合該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即便是健康的參與者,也感覺精力更加旺盛。

他最初的目標是招募到600名參與者,結果使他感到樂觀,投資者也加大了投資,他計畫到2018年在美國開6家診所。

添加還是去除?

血液中究竟含有哪些可以回春的物質?目前來看主要可能存在於血漿中。

血漿是一種黃色液體,從捐贈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其中富含各種蛋白質和其他化合物。科學家並不知道其中所有的成分是什麼,但是瞭解它們的數量和比率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例如,老年人血液中的炎症物質含量較高,損害了血液所接觸的組織,而炎症與癌症、心臟病和抑鬱症都有關係。相比之下,年輕人的血液中含有更高濃度的刺激和修復因數。

在謹慎的科學家看來,換血療法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他們另闢蹊徑,希望在血漿中識別一個或者多個能逆轉衰老的物質,並研製出安全、方便的藥物。

有一段時間,血漿中抗衰老物質主要候選物是蛋白質GDF11,該蛋白的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血液中的濃度下降。2013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艾米·韋戈斯(Amy Wagers)報導,每天注射GDF11的年老老鼠,肌肉體積、耐力、握力均達到了年輕老鼠的水準。

還有一種候選物叫骨橋蛋白,它能使血細胞保持年輕,並提供免疫增強。

除此之外,一種來自臍帶血的TIMP2蛋白已被證明能提高年老老鼠認知測試能力。圍繞單個蛋白有很多研究,但是在生物學裡一加一並不等於二,科學家不知道哪些成分會在一起產生作用。

很多得出年輕血液有用的結論來自聯體,問題是聯體的不僅僅是血液,年老老鼠還能從中獲得其他益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伊琳娜·康博伊(Irina Conboy)認為,一個年輕的肝臟解毒功能更強,一個年輕的心臟泵血更強,其他所有功能都有所改善。更不用說它們現在被年輕的老鼠拖來拖去,而不是每天坐在角落裡。

在穀歌旗下的生命健康公司Calico的資助下,康博伊著手梳理出血液對那些被連接到一起的另一個老鼠的影響。她開發了一個實驗,把年輕老鼠一半的血液移植到年老老鼠身上,而非一點點血漿。這個實驗如果在人類身上做,將是致命的。她發現,年輕老鼠的血液並沒有對年老老鼠產生好的效果,明顯不如聯體;與此同時,年輕老鼠的損傷程度卻比較大,交換血液後,年輕老鼠變笨了,體內的炎症標誌物升高。

有鑑於此,康博伊稱,新的研究表明,年輕血液本身並不能作為逆轉衰老的有效藥物。事實上,年老的血液中含有一些抑制因數,可能是年輕血液稀釋了年老血液的濃度,使得年老血液中抑制因數的作用被削弱,所以情況好轉。沿著這條思路,康博伊認為,如果能從老人的血液中去除關鍵的抑制因數,然後將那些血液再送回他們身上,就可以進行延緩衰老的治療。

康博伊現在正在與抗衰老的初創企業Unity Biotechnology合作,這家公司由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ns)的投資公司支持。他們正在開發一種血液交換裝置,通過血液篩檢程式過濾血漿中有害的物質,然後再輸送回體內。這樣不會產生免疫效應或者疾病風險,因為用的是自己的血液。

由於用血液透析篩檢程式從血漿中去除蛋白質已經得以應用,例如去除某些遺傳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所以他們的研究不需要任何監管機構的批准。他們還開發了感測器來通知你何時體內壞的生物標誌物水準太高,告訴你此時應該進行“洗滌”了。

他們用篩檢程式對老鼠血液進行了體外實驗,Unity公司表示即將公佈實驗資料,希望5年內能開展人體試驗。

有人認為,與其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不如從源頭上治療它。證據表明,血液中導致衰老的成分通過衰老細胞釋放出來。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把75歲人的身體機能恢復到35歲。

卡馬辛也在根據新的研究精簡業務,新診所不再收取8000美元,以及兩天內輸入2升血漿。他測試了一個新程式,目標在30分鐘內提供少量血漿,每次500美元。

接下來的研究不知會走向何方。康博伊認為,如果能破解老人的血液,一個新世界正等著她。而卡馬辛則堅信:“人類的血庫本身,就是一座治療百病的寶庫。”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關於血液及血液病的科學知識,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2005年,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湯瑪斯·蘭多(Thomas Rando)重新研究了這項技術。他把年老老鼠的肝臟和肌肉破壞,然後把它連到一隻未受傷的老鼠上。那些和年輕老鼠相連的年老老鼠恢復得很好,和年老老鼠相連的年老老鼠恢復得並不好。這種“返老還童”的成果發表於著名的學術期刊《自然》雜誌,驚動了醫學界。

2014年,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托尼·魏斯·科瑞(TonyWyss Coray)給中年老鼠注射了年輕老鼠的血漿,三周後和對照組老鼠相比,年老老鼠的大腦出現了解剖學上的改進和認知上的提升。之後,其他系統的測試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血漿甚至不需要來自同一個物種,如果給老鼠注射來自年輕人類的血漿,它們也變得一樣快。

魏斯·科瑞回憶,他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老鼠的大腦切片時感到非常驚訝。輸入年輕老鼠血液的年老老鼠,大腦的海馬中經歷了一次腦細胞的爆發,新生神經元的數量是同類神經元的3到4倍。而年老老鼠的血液對年輕老鼠的大腦產生了相反影響,阻斷了它們大腦內新神經元的產生。

因為研究前沿而卓越,魏斯·科瑞經常被邀請出席各種會議和世界頂尖大學的講座,每次談話人們都會對“吸血鬼”發表評論或者開玩笑。人們還會問他一個尷尬的問題:“你在吸食年輕人的血液嗎?”科瑞看起不像50多歲的人,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對於這個問題,他表示否認。

美劇《吸血鬼日記》劇照

研究戲劇性地向前推進,但是僅僅停留在老鼠上。

2014年10月,魏斯·科瑞成立了Alkahest(萬能溶液)公司,並啟動一項臨床試驗:給18名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患者輸入健康、年輕的血漿。他們通過評估患者認知等典型症狀的恢復情況,判斷該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當然,這項臨床研究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結果將於今年11月公佈,我們正期待和關注。

矽谷的“吸血鬼”神話

用年輕人的血液逆轉衰老成為矽谷新的“吸血鬼”神話。這種療法吸引人的一個原因在於,它不需要藥監部門新的審批就可以進行,因為病人接受血漿輸入法已是一種常規療法。一些初創企業、大學和製藥公司都在試圖使年輕人的血液商業化,風險資本家和高級醫院管理人員傳聞參與幕後,這一理念的普及使得“從年輕人那裡偷走青春”不再只是比喻。

為此,卡馬辛和克萊格·萊特(Craig Wright)成立了Ambrosia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聯合創始人,73歲的拉裡·埃裡森(Larry Ellison)正在資助這家研究年齡逆轉技術的新興公司。

卡馬辛沒有行醫執照,所以他選擇和一名醫生共同合作。萊特之前是一家疫苗公司的首席科學家,目前在西海岸經營一家診所。雖然在67歲時他可以選擇退休,但卻選擇了繼續照顧他的病人。他的一個客人患有老年癡呆症,過去經常因為脫水被送到急診室。還有一個病人在和淋巴瘤經過數輪鬥爭之後,免疫系統受到損傷,經常反復感染。

萊特讓後者參與了換血實驗,她的感染消失了。他認為,對於年老、病重的人,年輕人的血漿被證實是有益的;

因為臨床試驗存在的種種問題,他們很難發表自己的發現。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年5月卡馬辛選擇在矽谷年度盛會代碼大會(Code Conference)上宣佈他的第一個結果,而非醫學會議或者期刊上。當時,卡馬辛宣佈,治療一個月後,70名參與者看到與癌症、阿爾茲海默病和心臟病風險相關的血液因數減少,膽固醇降低的效果等同於他汀類藥物治療。

卡馬辛說,這可以解釋他試驗期間觀察到的現象:一個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女性,現在可以起床和正常生活;另一個註冊時患有早期阿爾茲海默病的參與者,之後不再符合該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即便是健康的參與者,也感覺精力更加旺盛。

他最初的目標是招募到600名參與者,結果使他感到樂觀,投資者也加大了投資,他計畫到2018年在美國開6家診所。

添加還是去除?

血液中究竟含有哪些可以回春的物質?目前來看主要可能存在於血漿中。

血漿是一種黃色液體,從捐贈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其中富含各種蛋白質和其他化合物。科學家並不知道其中所有的成分是什麼,但是瞭解它們的數量和比率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例如,老年人血液中的炎症物質含量較高,損害了血液所接觸的組織,而炎症與癌症、心臟病和抑鬱症都有關係。相比之下,年輕人的血液中含有更高濃度的刺激和修復因數。

在謹慎的科學家看來,換血療法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他們另闢蹊徑,希望在血漿中識別一個或者多個能逆轉衰老的物質,並研製出安全、方便的藥物。

有一段時間,血漿中抗衰老物質主要候選物是蛋白質GDF11,該蛋白的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血液中的濃度下降。2013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艾米·韋戈斯(Amy Wagers)報導,每天注射GDF11的年老老鼠,肌肉體積、耐力、握力均達到了年輕老鼠的水準。

還有一種候選物叫骨橋蛋白,它能使血細胞保持年輕,並提供免疫增強。

除此之外,一種來自臍帶血的TIMP2蛋白已被證明能提高年老老鼠認知測試能力。圍繞單個蛋白有很多研究,但是在生物學裡一加一並不等於二,科學家不知道哪些成分會在一起產生作用。

很多得出年輕血液有用的結論來自聯體,問題是聯體的不僅僅是血液,年老老鼠還能從中獲得其他益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伊琳娜·康博伊(Irina Conboy)認為,一個年輕的肝臟解毒功能更強,一個年輕的心臟泵血更強,其他所有功能都有所改善。更不用說它們現在被年輕的老鼠拖來拖去,而不是每天坐在角落裡。

在穀歌旗下的生命健康公司Calico的資助下,康博伊著手梳理出血液對那些被連接到一起的另一個老鼠的影響。她開發了一個實驗,把年輕老鼠一半的血液移植到年老老鼠身上,而非一點點血漿。這個實驗如果在人類身上做,將是致命的。她發現,年輕老鼠的血液並沒有對年老老鼠產生好的效果,明顯不如聯體;與此同時,年輕老鼠的損傷程度卻比較大,交換血液後,年輕老鼠變笨了,體內的炎症標誌物升高。

有鑑於此,康博伊稱,新的研究表明,年輕血液本身並不能作為逆轉衰老的有效藥物。事實上,年老的血液中含有一些抑制因數,可能是年輕血液稀釋了年老血液的濃度,使得年老血液中抑制因數的作用被削弱,所以情況好轉。沿著這條思路,康博伊認為,如果能從老人的血液中去除關鍵的抑制因數,然後將那些血液再送回他們身上,就可以進行延緩衰老的治療。

康博伊現在正在與抗衰老的初創企業Unity Biotechnology合作,這家公司由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ns)的投資公司支持。他們正在開發一種血液交換裝置,通過血液篩檢程式過濾血漿中有害的物質,然後再輸送回體內。這樣不會產生免疫效應或者疾病風險,因為用的是自己的血液。

由於用血液透析篩檢程式從血漿中去除蛋白質已經得以應用,例如去除某些遺傳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所以他們的研究不需要任何監管機構的批准。他們還開發了感測器來通知你何時體內壞的生物標誌物水準太高,告訴你此時應該進行“洗滌”了。

他們用篩檢程式對老鼠血液進行了體外實驗,Unity公司表示即將公佈實驗資料,希望5年內能開展人體試驗。

有人認為,與其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不如從源頭上治療它。證據表明,血液中導致衰老的成分通過衰老細胞釋放出來。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把75歲人的身體機能恢復到35歲。

卡馬辛也在根據新的研究精簡業務,新診所不再收取8000美元,以及兩天內輸入2升血漿。他測試了一個新程式,目標在30分鐘內提供少量血漿,每次500美元。

接下來的研究不知會走向何方。康博伊認為,如果能破解老人的血液,一個新世界正等著她。而卡馬辛則堅信:“人類的血庫本身,就是一座治療百病的寶庫。”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關於血液及血液病的科學知識,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