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海上“充電寶”美俄都玩不轉,中國說造20個!

作為五常之一, 中國在核能領域的實力一直是收到世界各國重視的, 畢竟, 搞“蘑菇蛋”, 中國創下了世界最快的記錄, 而當時的國內工業背景卻是連一款好點的步槍都造不了!

中國在核能領域的實力一直是收到世界各國重視的

最近中國低調的做了一件事, 引來西方媒體的關注!

英國路透社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接近完成首個海上核反應爐”的文章, 文章援引有關技術人員透露, 中國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即將建設完成。

英國路透社報導截圖

為了讓中國的海洋技術不落後與別人, 也為了讓中國對周邊海域的控制力度更加有力, 中國的科學家們又造出了一項絕無僅有的“黑科技”——海上移動核電站。

海上移動核電站

要說充電寶大家都不陌生, 很多人出門必備的神器之一, 那麼中國的這種新型核電站如何發揚移動充電站的這些優點呢?

首先海上浮動核電站並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 而是一種可移動的核電站, 根據不同地區的用電需要靈活的在各個海島、海上石油項目、海上天然氣開採等平臺之間移動, 其次相比大型的陸地核電站機組, 海上核電站採用小型緊湊式水壓堆技術, 不僅有效的控制了核電站的體積而且反應堆熱功率可到達約為200兆瓦, 可以滿足我國沿海島嶼和平臺的用電需求, 是我國核反應爐小型化成果及優秀的船舶製造業的完美結合, 有點類似於核動力航母, 不僅完美發揚了充電寶的方便攜帶隨用隨充而且儲電量大的優點,

還可以為未來的核動力船舶提供技術參考。

傳統的陸地核電站為了方便供電往往選擇在大城市周圍修建, 然而陸地核電站體量龐大一旦發生洩露後果不堪設想。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就因地震而發生核洩漏,

該地區至今任不宜居住。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更是殃及了周邊的其他國家。 相比之下海上核電站體量小、可控性高、不受地震海嘯影響, 必要時還可以直接引入海水應急冷卻, 極大的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性, 據說791所還有一種方案可將核電站潛至水下工作以躲避惡劣的海況, 如果得以實施將進一步提高浮動核電站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而我國隨著對周邊海洋的開發利用以前大部分都是通過柴油電機組供電的方式不僅費錢還不環保,海上浮動核電站的開工建設將同時解決這麻煩,會對我國的填海造路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援,為海島上居民和駐軍節省空間、提供穩定便捷的電力來源,還可以用來供暖和淡化海水,大大有利於我國的經濟、軍事發展和海洋建設。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究包括核能、可燃冰在內的新型能源技術。

現在中國準備修建20座新型海上浮動核電站,海洋核動力平臺實現批量建設後,預計每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的投資約為20億元。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總造價大約為400億元,比打造一個航母艦隊造價便宜。中國每座南海島礁搭配海洋核動力平臺,就相當於是一座核動力航母,西沙永興島、南沙永暑礁就是兩座搭載作戰飛機和導彈系統的海上航母。其在軍事上的優勢遠遠大於美國遠途而來的航母艦隊。

而我國隨著對周邊海洋的開發利用以前大部分都是通過柴油電機組供電的方式不僅費錢還不環保,海上浮動核電站的開工建設將同時解決這麻煩,會對我國的填海造路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援,為海島上居民和駐軍節省空間、提供穩定便捷的電力來源,還可以用來供暖和淡化海水,大大有利於我國的經濟、軍事發展和海洋建設。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究包括核能、可燃冰在內的新型能源技術。

現在中國準備修建20座新型海上浮動核電站,海洋核動力平臺實現批量建設後,預計每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的投資約為20億元。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總造價大約為400億元,比打造一個航母艦隊造價便宜。中國每座南海島礁搭配海洋核動力平臺,就相當於是一座核動力航母,西沙永興島、南沙永暑礁就是兩座搭載作戰飛機和導彈系統的海上航母。其在軍事上的優勢遠遠大於美國遠途而來的航母艦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