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發現沒?海府路上的神奇新型井蓋能隨路面升降!

路面井蓋鬆動下陷

稍不注意開車經過就顛得難受

車來車往碾壓井蓋產生的“咣咣”巨響不斷……

不少海口市民都曾有過這經歷

同時也是困擾著不少城市管理者的難題

民生無小事!

小小井蓋

關乎市民的切身利益

也是城市文明的視窗

建好小井蓋

也是對現代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的一種考驗

剛升級改造好的海府路

連井蓋也是很神奇

11月2日,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瞭解到,

海口市正在採用“瀝青熱再生”新技術、“修路王”新設備和“一體式防沉降井蓋”新材料, 對海府路全線700多個井蓋全部進行更換, 長期有效解決傳統井蓋遭受碾壓之後易發生下沉、鬆動, 導致行車顛簸、噪音擾民等問題。

今後, 該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將在海口逐步推廣。

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井蓋的成長歷程

鑄鐵井蓋

早期使用都是鑄鐵井蓋, 因其材質為生鐵, 有回收價值, 所以容易被盜。

球墨鑄鐵井蓋

這種井蓋相對于鑄鐵井蓋安全性要更好, 載荷量更高, 能承重高達60噸, 因這一材質無回收市場, 所以它防盜。 從2002年起, 海口市政部門開始陸續使用這種球墨鑄鐵井蓋。 截至目前, 海口全市市政道路上的井蓋約為9萬多個, 其中主要分佈在機動車道的檢查井井蓋約為5萬個, 球墨鑄鐵井蓋的數量占90%以上。

新型一體式 防沉降井蓋

通過改變井蓋與井圈的連結方式, 在瀝青施工時將井蓋同步“嵌入”路面, 使井圈與路面一體化。

先說說傳統井蓋的體驗

就是這種↓↓↓

開車壓過井蓋咣咣響

好怕井蓋突然鬆動下陷那樣

在海口說到井蓋, 作為在海口市政排水系統工作長達22年的“老兵”——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所長黎軍再熟悉不過了。

據黎軍介紹, 路面井蓋實際上分屬於多家單位, 包括市政、電力、燃氣和電信等多個部門。

其中, 在市政排水方面廣泛使用的井蓋之前分為兩代。 早期使用都是鑄鐵井蓋, 第二代井蓋則為球墨鑄鐵井蓋。 “第二代井蓋比第一代雖然好了不少, 但施工工藝差不多, 都有同一個缺點, 在施工時與路面並未結成整體, 施工完成後作為一個獨立系統承受外力。 ”黎軍介紹, 路面井蓋鬆動被碾壓產生噪音的主要原因是當井蓋遭到車輛碾壓時, 會加劇路面與井蓋井座的壓力差, 造成井蓋井圈下沉。 井圈下沉、路面破損後, 再持續經受車輛碾壓、雨水浸泡等外因作用, 又進一步加劇井蓋的沉降和鬆動。

黎軍告訴記者, 長期以來, 市民反映井蓋問題確實比較多, 該所一直都很重視, 每天都有排查和養護, 並想辦法予以解決。 如果是因井蓋沉降的問題,一般都是把井蓋挖開重新修復。如果是井蓋鬆動噪音大,他們會採用橡膠皮等物品嵌入縫隙的方法,這樣也能起到一定減震降噪的效果。“但總的來說,這些方法都有些治標不治本,且修復週期不長。”

如何破這一難題

那就引進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

海府路700多個井蓋全更換

據網上公開的新聞顯示,其實像黎軍所說的“井蓋病”在不少城市都普遍存在,因車輛碾壓導致井蓋變形沉降的問題困擾著不少城市的管理者。那麼,對於這一問題,海口又將如何“破局”?

目前,海口正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其基本原則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堅持像繡花般精細化管理城市,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努力把海口打造成為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長周健介紹,近期,海口市主動借鑒德國井蓋修復技術,並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派出考察團前往廈門等城市,廣泛學習先進經驗,迅速轉化考察成果,引進一體式防沉降井蓋、瀝青熱再生技術和專業“修路王”設備對道路井蓋進行優化提升。目前,海口正對海府路全線700多個井蓋全部更換成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今後,該新型井蓋將在海口逐步推廣。

更換後的新井蓋神奇在哪?

就是會自動隨路面升降

井蓋與路面“無縫對接”

11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海府路老省委段看到,已經修好的新型井蓋與路面高度一致,車輛從井蓋上駛過,幾乎沒有發出明顯的異響。“這井蓋看上去跟路面同一水平線上,開車壓過幾乎沒什麼感覺。”市民蘇先生稱讚道。

這就是傳說中的新型井蓋了↓↓↓↓

這種新型井蓋是如何做到車輛經過不再“咣咣”響的?據海口市市政管理局道橋處處長李杉介紹,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針對普通井蓋的缺陷進行了改進調整,通過改變井蓋與井圈的連結方式,在瀝青施工時將井蓋同步“嵌入”路面,使井圈與路面一體化,從而改變井圈的受力狀況,將80%以上的行駛荷載直接通過井圈被路面吸收,而非由井筒獨自承受。井圈與路面瀝青層結合為一個整體後,在遭受碾壓的情況下,會自動隨著路面升降,並與路面保持在同一水準上,避免井圈突出、井蓋下陷鬆動等問題,將有效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新型井蓋維修只要2個小時

此外,在安裝方法上,傳統井蓋埋入地面時,要在周邊先砌好混凝土基礎,如果井蓋損壞或周邊下陷,就得整套更換,施工加封閉保養得耗7天,給城市交通帶來諸多不便。而此次應用在海府路的新型井蓋施工前,可將一個鐵制的“外套”埋進路面,新井蓋放進去後,直接更換再倒上瀝青夯實就行。施工完畢後即可開放交通,全過程僅需約2小時,無需額外的養護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無痕作業”,非常適用於城市中各類道路應急搶修項目。

記者:胡誠勇 實習生 崔陽/文 陳衛東/圖

編輯:畢卉

如果是因井蓋沉降的問題,一般都是把井蓋挖開重新修復。如果是井蓋鬆動噪音大,他們會採用橡膠皮等物品嵌入縫隙的方法,這樣也能起到一定減震降噪的效果。“但總的來說,這些方法都有些治標不治本,且修復週期不長。”

如何破這一難題

那就引進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

海府路700多個井蓋全更換

據網上公開的新聞顯示,其實像黎軍所說的“井蓋病”在不少城市都普遍存在,因車輛碾壓導致井蓋變形沉降的問題困擾著不少城市的管理者。那麼,對於這一問題,海口又將如何“破局”?

目前,海口正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其基本原則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堅持像繡花般精細化管理城市,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努力把海口打造成為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長周健介紹,近期,海口市主動借鑒德國井蓋修復技術,並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派出考察團前往廈門等城市,廣泛學習先進經驗,迅速轉化考察成果,引進一體式防沉降井蓋、瀝青熱再生技術和專業“修路王”設備對道路井蓋進行優化提升。目前,海口正對海府路全線700多個井蓋全部更換成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今後,該新型井蓋將在海口逐步推廣。

更換後的新井蓋神奇在哪?

就是會自動隨路面升降

井蓋與路面“無縫對接”

11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海府路老省委段看到,已經修好的新型井蓋與路面高度一致,車輛從井蓋上駛過,幾乎沒有發出明顯的異響。“這井蓋看上去跟路面同一水平線上,開車壓過幾乎沒什麼感覺。”市民蘇先生稱讚道。

這就是傳說中的新型井蓋了↓↓↓↓

這種新型井蓋是如何做到車輛經過不再“咣咣”響的?據海口市市政管理局道橋處處長李杉介紹,新型一體式防沉降井蓋針對普通井蓋的缺陷進行了改進調整,通過改變井蓋與井圈的連結方式,在瀝青施工時將井蓋同步“嵌入”路面,使井圈與路面一體化,從而改變井圈的受力狀況,將80%以上的行駛荷載直接通過井圈被路面吸收,而非由井筒獨自承受。井圈與路面瀝青層結合為一個整體後,在遭受碾壓的情況下,會自動隨著路面升降,並與路面保持在同一水準上,避免井圈突出、井蓋下陷鬆動等問題,將有效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新型井蓋維修只要2個小時

此外,在安裝方法上,傳統井蓋埋入地面時,要在周邊先砌好混凝土基礎,如果井蓋損壞或周邊下陷,就得整套更換,施工加封閉保養得耗7天,給城市交通帶來諸多不便。而此次應用在海府路的新型井蓋施工前,可將一個鐵制的“外套”埋進路面,新井蓋放進去後,直接更換再倒上瀝青夯實就行。施工完畢後即可開放交通,全過程僅需約2小時,無需額外的養護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無痕作業”,非常適用於城市中各類道路應急搶修項目。

記者:胡誠勇 實習生 崔陽/文 陳衛東/圖

編輯:畢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