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掌握這些方法,護理好PICC導管不難

PICC導管為腫瘤化療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 有效無痛的靜脈給藥途徑, 減輕了患者的穿刺疼痛, 解除了化療藥物外滲的後顧之憂, 增加了患者治療依從性。 今天分享一些PICC護理的知識點, 供大家參考。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文無關)

PICC是腫瘤內科常見操作技術, 可有效保護患者的淺靜脈, 減少化療藥物滲漏事件的發生, 具有操作安全、維護方便, 創傷小、感染力低、留置時間長、不易脫落等優點, 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何謂PICC?

PICC指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的導管, 是由肘關節處的外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置管, 其尖端定位於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導管, 為患者提供中期至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 PICC導管長度為55-65cm。

PICC置入適應症

1、需要反復輸入刺激性的藥物(如化療);

2、需要輸入高滲粘稠液體(如TPN、脂肪乳);

3、需要反復輸入血液製品(如全血、血小板);

4、監測中心靜脈壓;

5、需要中、長期輸液治療;

6、缺乏外周靜脈通道, 或外周靜脈條件不好。

PICC導管優點

1、 PICC置管時因穿刺點在外周表淺靜脈, 不會出現血氣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氣栓塞等威脅生命的併發症。

2、血管的選擇範圍較大, 穿刺成功率高, 穿刺部位肢體的活動不受限制。

3、可減少因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操作方法簡捷易行。

4、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可直接在病房操作。

5、PICC導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製成, 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順應性, 導管非常柔軟, 不宜折斷, 在體內可留置6個月~1年, 置管後的患者生活習慣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6、因導管可直接進入上腔靜脈, 此處血流量大, 可迅速降低液體滲透壓或化療藥物造成的局部組織疼痛, 壞死,

靜脈炎等。

PICC導管維護注意事項

1、每次換敷貼前先觀察局部有無紅腫、滲血、滲液情況。

2、揭敷貼肘上從上往下, 肘下從下往上順序, 揭除後洗手。

3、如有紅腫, 測定上下臂圍, 並建議B超檢查排除血栓性靜脈炎。

4、消毒棉球不要太濕, 特別是針眼處, 避免消毒液順著導管進入血管, 刺激血管內膜, 造成靜脈炎、滲液等併發症。

5、消毒由內向外, 至少3遍, 順時針——逆時針——順時針, 以摩擦法消毒。 範圍至少大於敷貼範圍, 以穿刺點為中心超過15cm以上。

6、每次維護時要查看導管的內置或外露部分, 有內縮的應拉至原始刻度, 已外滑的導管不能內送, 超過原始刻度3cm的建議病人複查胸片檢查導管位置。

7、導管外露部分需消毒後再放在消毒後的皮膚上。

8、貼膜時注意導管不要折住,

粘敷貼未完全粘牢前, 讓患者屈肘, 看看有無折住, 如有, 重新調整導管的放置位置。 圓盤或飛機翼不能放在同一位置, 以免壓瘡發生。

9、一定要把圓盤或飛機翼固定在貼膜裡面, 防止導管滑脫。 避免未帶手套的手直接接觸導管或圓盤及飛機翼。 貼膜及膠布均需無張力貼。

10、巴德導管的延伸管需U型固定在膜上, 防止患者洗手時污染輸液針頭。

PICC護理要點

1、換藥時觀察並記錄導管刻度, 小心拆除原有貼膜, 避免牽動導管, 嚴禁導管體外部分移入。

2、貼膜時請以穿刺點為中心, 將貼膜向四周粘貼固定, 貼膜前應確定皮膚充分待幹。

3、維護後請記錄:導管置入日期、維護日期、外露長度、置入長度。

4、沖管不能用10ml以下的注射器,

不能用含有血液和藥液混合的鹽水沖洗導管。

5、脈衝方式沖管, 不可依賴靜脈重力靜滴方式沖管, 不能高壓注射造影劑。

6、不能將圓盤放在貼膜外, 避免導管固定不牢。

7、如果由此導管抽血、輸血、輸注其他粘滯性液體, 必須先用

手動沖管後再接其他液體。

8、經常觀察穿剌點有無紅腫、硬節、滲出物, 應及時作局部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