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現在運作的是社群,商會,還是四不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經歷了初始期, 爆發期, 瓶頸期, 平穩期, 也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社群, 商圈, 俱樂部, 等等依託移動互聯網工具進行管理的圈子。

最明顯的特點是, 這些圈子的發起人的年齡呈現這樣一個規律, 最初就是80後, 逐步擴散到90甚至00後, 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搭建自己的粉絲圈, 組建自己的粉絲矩陣, 目前的狀況是, 60、70後這些掌握著社會主要財富的一群人, 開始使用移動社交化工具, 來維護和強化自己的圈子。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商會, 社群, 它的異同點。

首先說商會, 有全國性的商會, 也有地域性的商會, 它的發起初衷是為了讓某種商業手段更加集中, 可以把有著分散資源的人或者小圈子集中到一起, 商會承擔著組織, 共贏, 這樣的職能和義務。 一般來說, 商會的領袖是名譽會長, 商會的執行層最高決策人是執行會長, 接下來就有很完善的組織架構,

小到一個辦公室行政文員, 大到名譽會長, 分工明確, 各司其職, 商會追求的理念, 是以商養會, 以會促商。 商會可以在某種階段, 服務商會的成員, 一起做某種決定, 有盈利性商會, 和公益性商會兩種。

然後說說社群, 它是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

搭建起的打破地域界限的社交圈子, 分為付費社群, 免費社群兩大類。 免費社群大多數是為了傳播某種思想, 某種專案, 為付費社群埋下伏筆的社群。

微信群只是社群體系中的一種。 微信擁有天然的社交屬性, 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降低了溝通成本。

社群不屬於官方機構, 它有自己的屬性, 第一、自願性, 大家是本著為了滿足某種需求, 精神或者物質上的, 而加入的一個圈子。 第二、它屬於自組織, 擁有激動靈活性, 社群的領袖是為大家指引方向, 並且做著服務員的角色。 第三、社群的粘性需要大家共同的維繫, 它把大家的碎片化時間, 集中在了某個平臺, 某個圈子, 也就是大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一個家。

然而現在最火的不是知識型社群,

更不是經常組織商務討論的商會, 而是四不像, 打著共用經濟的旗號, 把有著共同需求的人聚在一起, 然後並沒有深入的項目跟進, 說是商圈, 又不是商圈, 說是社群, 並非社群屬性, 形成了四不像。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 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今日頭條“自信天使”大家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