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勁熱陝北羊雜碎

白菲菲

陝北的冬天, 一過了立冬, 便開始一天天的變冷了, 一早一晚, 人們見面的頭一句話常常是“今天好冷啊!”等到下上一場雪, 天寒地凍的時候, 冷風呼呼的刮著, 刮到臉上, 臉被凍的通紅, 刮到耳朵上, 耳朵開始發燒灼痛, 不知啥時候, 胳膊腿也開始變的僵硬。 人們不停的搓著雙手, 踱著雙腳, 捂著耳朵, 來回的小跑著, 咒駡著這可惡的寒冷, 心情也開始變得煩躁不安起來。

等到這冷的感覺逼的人無法忍受的時候, 在外面奔波的人們便開始想念一種能讓他們快速的升溫解凍的食物, 是的, 現在, 最讓人心裡升騰起暖意和希望的就是那一碗冒著熱乎氣, 飄著鮮香味兒的“陝北羊雜碎”。 那些個受凍挨餓的食客們, 便開始急急的在街頭巷裡的地攤上或小飯館尋找賣羊雜碎的。 找到賣羊雜碎的後, 要上幾碗, 才喝口茶水的功夫, 賣家便手腳麻利的, 吆喝著,

將幾碗熱乎乎的羊雜碎端到了食客們的面前。 那些從湯裡露出的形色繁多的羊肝, 羊肚, 羊肺散發出來的“雜碎”的味道, 早已經把食客們的食欲給勾了起來, 看著紅紅的辣油湯, 視覺上的暖意已經將剛才的寒冷驅走了一半, 再看看湯麵上漂著的白白綠綠的蔥末和香菜末, 嗓子開始下意識的咽唾沫。 於是乎, 迫不及待的抓起筷子開始刺溜刺溜的吞咽。 也許是吞咽的太急, 前幾口還沒來得及細細的品味這個中的滋味, 只是覺得暖, 這暖意在一點一點的升騰和擴散, 先是從嘴裡開始暖, 然後跑到肚子裡, 肚子裡的暖又傳遞到了胳膊腿兒和手腳上, 暖了, 暖了, 連身子也開始暖和了。 這個時候, 食客們的吞咽速度才稍微變緩。
啊, 這羊肝好像咬起來有些嚼勁, 這羊肚被切的細細的很滑溜哦, 羊腸上的肥肉綿軟而不肥膩, 那一根根的細粉條得吸著吃才有趣味。 吃到中間, 有些食客的額頭便開始冒出細密的汗來, 又熱又暖的感覺開始發散開來。 那些各色的肉品變換的刺激著食客們的味蕾, 不鹹不淡的鹽的味道恰到好處的讓人砸吧出湯的鮮美來, 還有那辣油的味道, 蔥花和香菜的味道, 聯合起來將這味道充分調和成了一種無法言說的羊雜碎的獨特味道, 讓人吃完還想, 走了還念。 吃完羊雜碎, 渾身上下酣暢舒適的食客們心情大好的走出了飯館, 沒有了對寒冷的詛咒和不滿, 重新投入到一天的活計和生活中去了。

其實, 這“陝北羊雜碎”的做法很簡單,

只是前期的準備工作稍微得費點時間。 先是買上一副“羊雜碎”, 就是羊心, 羊肝, 羊肺這些主料, 再加上羊腸, 羊肚, 羊頭蹄這些副料, 就買到了“羊雜三料”的主副料。 反復的清洗這些肉料, 比如, 像羊肚羊腸得拿堿面塗上, 反復的淘洗十來遍, 再在清水裡將它們浸泡一夜。

接下來就可以煮羊雜了。 將各種雜碎切成丁, 片, 細絲放置調料在湯鍋裡熬制出來的是“原湯雜碎”。 “原湯雜碎”好就好在味道鮮美, 原汁原味上。 要是嫌雜碎有膻味的, 可以將雜碎先在鍋裡汆上幾分鐘, 將血水倒掉, 將雜碎上鍋蒸熟備用。 然後, 再將雜碎切碎, 回鍋清燉, 配上羊雜三味“香菜末, 辣椒面, 食鹽”, 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粉條, 炸薯條等, 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叫“清湯雜碎”。

現在, 大部分飯館都做的是“清湯雜碎”, 由於提前將雜碎蒸熟備用了, 所以食客來到後, 很快就能燴制出鍋了, 不需要等待太久。 有些店鋪還會用“老湯雜碎”來招攬生意, 一鍋雜碎的湯汁不會被倒掉, 食客來來往往, 店主反復的往湯鍋裡面添加湯水和雜碎進行熬煮。 一鍋老湯, 經過反復的熬煮翻滾, 多種肉料的鮮香濃厚醇美被最大化的分解了出來。 那個滋味, 吃的食客們嘖嘖稱讚, 讓他們回味無窮。

陝北的人們喜歡和熱愛著“羊雜碎”, 多少遠離家鄉的遊子們, 那份濃濃的思鄉情裡常常夾雜著一份對“羊雜碎”的渴念。 要是在外地碰巧能吃上一碗老鄉親手燴制的地地道道的正宗“陝北羊雜碎”, 那感覺就像回到了家裡,暖暖的透著親切,瞬間便會勾起他們對家鄉的“七雜八念”的各種回憶和想念!

那感覺就像回到了家裡,暖暖的透著親切,瞬間便會勾起他們對家鄉的“七雜八念”的各種回憶和想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