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隆通寶的真實價格原來是這個,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在位的60年裡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背面的滿文比較複雜,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釐米,厚0.1釐米,重約2.4-4.8克。 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該錢幣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複雜,上面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 乾隆通寶”版式很多, 錢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體, 寶浙局多用楷書, 寶陝、寶川兩局用隸書, 但大多數地方錢局用宋體。 新疆紅錢部分局背滿文,

其他則背維文和滿文。

新疆地區新用方孔圓錢,開設伊犁、阿克蘇、烏什、葉爾羌、喀什葛爾、庫車等局,因用自產紅銅鼓鑄、故稱為“新疆紅錢”或“普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 乾隆通寶只少數錢背文看見星號或漢字。 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品類不下百種,存於世上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

乾隆時, 福建鑄錢局為當時全國24個鑄錢局之一, 遠在東南沿海, 所鑄之乾隆通寶均按部頒樣錢生產, 其鑄材、錢制、銘文、重量異常符合朝廷的要求並得到市場流通者好評,

但都為青白銅或黃銅, 鮮有紅銅製錢問世。

乾隆通寶”當時發行時間較長,鑄量極大且加之流傳至今時間較短,所以多數價值低廉。 但乾隆的雕母和母錢因流傳數量極少,現在以是珍藏家們青睞的物件,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

雕母的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劃剛勁有力,全身經過仔細修整,無鑄造痕跡且銅色金黃。

從細部看還留有手工雕刻的痕跡,雕母的特殊價值在於數量特別稀少。 母錢, 用雕母所翻鑄出的錢叫做母錢,翻鑄好的大批母錢經過工匠打磨加工後就可以再次翻鑄普通流通錢了。

乾隆通寶古錢幣的價格通常由市場的流通情形珍藏者的追捧情形來決議, 而其自己的品相也是主要因素。 “在清三代中, 乾隆的花錢相對較多, 而乾隆康熙的通寶在市場上都很好賣, 緣故原由是大多數個頭較量大, 而且工藝佳品相好。 而20世紀初的花錢工藝相對差點, 市場價格也略低。 ”他還體現, 不少珍藏者由於以為花錢意頭很不錯, 多拿來作為禮物, 令花錢的價格上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