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事實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趙括, 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 一個年輕有為的將領。 但如今人們談論起他來, 只會想起“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認為其毫無真本領。 那麼能統領40萬軍隊的趙括真的那麼不堪嗎?

​事實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趙國是當時為數不多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 其軍事實力相比秦國甲士也是絲毫不落下風的。 趙國名將眾多, 如果趙括想胡來, 其他將領肯幹嗎?趙王把這40萬大軍交給他, 想必也是十分信任他的。 究其失敗的原因, 或許是遇到了秦國神將白起, 也可能是歷史的選擇, 讓趙括成為了趙國的背鍋俠。

談起白起, 就不得不說到那奠定秦國霸主地位的長平之戰!秦國在昭襄王時期, 就已經初成霸業, 對外不斷用兵並接連獲得了勝利, 領土不斷擴大。 一路向東的擴張, 打到了趙國的地盤閼與, 趙括他爹一點不客氣, 直接把秦軍揍了回去。 後來范雎來到秦國為相。

秦王採納其遠交近攻的策略。 先攻韓國, 後打魏國。 秦軍順利的佔據了韓國的視野之後, 上党就成為了一座孤城。 上党守將馮亭不願投降秦國, 便轉手把城池獻給了趙國。 趙國看著快到嘴邊的肥肉, 便馬不停蹄地敢來了。 趙國先是讓廉頗抵抗著秦軍, 然後慢慢佔據上黨。 就這樣, 長平之戰拉開了序幕。

​大戰進行到關鍵時刻, 趙國換將, 換上了年輕的將領趙括。 這其中的緣由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知道, 趙國的換將是征得大部分將領同意的, 當然除了廉頗。 另外, 趙王當時還詢問過名將樂毅。 而他也對趙括為將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這說明, 在當時的將領中, 大部分人還是比較認可趙括的, 而趙括也絕不是酒囊飯袋之徒。

其次, 趙括並非如大家所認為的那樣, 從沒打過仗。 趙括早年一直跟著自己父親趙奢, 也經歷了不少戰事。 而此時的趙括就才能盡顯, 但父親為了不讓他年少輕狂, 一直壓制著他, 慢慢打磨。 到了長平之戰時, 趙奢已經過世, 趙括就一舉當上了主將。

​最後, 趙括實力是有的, 而且其統帥能力超強。 長平之戰兩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後來趙軍被圍數月, 而且已斷糧40多天, 但是這期間趙軍並沒有任何慌亂, 而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突圍。 這說明, 全軍上下士氣都還在, 而且他們也願意聽趙括的指揮, 趙括的統帥能力是得到全軍人認同的。

只可惜, 在趙括還沒開始大展拳腳的時候, 就趕上了長平之戰, 遇到了強大的秦國和戰神白起, 最終落得一個“紙上談兵”的駡名。 長平之戰後, 趙國再也沒有能力與秦國抗衡, 而秦國一統天下之勢已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