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晉城這個因“金蛤蟆”而興盛的古村落,究竟牛在何處?

(一)

早就聽說賈泉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陰雨連綿的國慶假期接近尾聲時, 終於等來了好天氣, 二話不說——行走賈泉。

賈泉在晉城市區西北約20公里處,

隸屬澤州縣大東溝鎮。 走澤州路, 轉北環街, 入晉韓路, 行大東線, 大約40分鐘的路程就到了。

近幾年, 借助澤州縣搞全域旅遊的契機, 賈泉打出了“澤商故里、大美賈泉”的形象語, 修路、蓋廟、搞環境衛生, 申報歷史文化名村, 開發明清古民居, 舉辦鄉村美食節和民俗文化節……一時間, 鄉村旅遊紅紅火火, 大美賈泉名聲鵲起。

吸引我來的, 是一隻金蛤蟆。

這只金蛤蟆來自賈泉村非常著名的、流傳甚久的一個傳說。

話說很久以前, 賈泉村還不叫賈泉, 而叫金泉, 是一個地下水十分豐富的村莊。 據說, 隨便在村子的任何地方挖口井, 都能挖出水來。 更為神奇的是, 村子的井裡藏著一隻金蛤蟆, 它有截流聚水的神力。 天旱的時節, 它叫幾聲就能使水位上升;遇上澇季, 它再叫幾聲又能使水位下降。 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講, 金蛤蟆具有“平抑水位、調節水量”的功能, 就像我們的三峽水庫似的。

在金蛤蟆的庇佑下, 金泉村的百姓幸福地生活在這裡。 然而, 正所謂樹大招風, 金蛤蟆招賊。 南蠻子來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 他們偷偷潛入村裡, 利用巫術把金蛤蟆偷走了。 村裡人發現了, 就去追。 南蠻子慌不擇路, 跑到高都鎮泊村的時候, 趕緊把金蛤蟆埋到土裡, 跑了。

從此以後, 金泉沒水了, 成了“假泉”。 水都跑到泊村去了。

這個故事非常有名。

不僅是賈泉人這麼說, 泊村人也認可。

比故事更有名的是賈泉村的缺水。 為了聚水, 村裡一口氣修了六個泊池, 但水仍然不夠吃, 所以, 在月黑風高的夜晚, 賈泉人也出動了, 他們到別的村去偷水。 為此, 發生糾紛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總之,

一提起水, 對於有點年紀的賈泉人來講, 都是一把辛酸淚!

(二)

進入賈泉, 眼前已是一番熱鬧景象。

路南的遊樂場內, 孩子們在快樂地玩耍, 過繩梯、蕩秋千、蹦軟床……;路北是一個大廣場, 彩旗飄揚, 人聲鼎沸, 舞臺上有人在排練節目。 路兩邊是小吃攤, 南北小吃, 應有盡有, 都是熱氣騰騰, 香氣撲鼻。

沿著街道往前走,卻絲毫看不到古村的樣子,向坐在路邊的老人打聽,才知道,這裡是新村,往北走,就都是老村了。

跟著指示牌,踏著青石板,走過一道閣,就來到了棋盤四院。說是四院,實際上能看的只有兩院,雖已破敗,但昔日的氣魄仍依稀可見。門墩石上精細的“喜鵲登梅”雕刻,高大的門樓,“耕讀傳家”的代匾額,殘破的龍鳳影壁,上下馬台,精巧的院落,木雕的門窗,屋高磚厚的房子院落……向我們述說著主人在建造它時的自信與驕傲。

主人名叫關延穓,關於他的發家,也有一個故事。大意是,關延穓年輕時在外做夥計,因為善良救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恰恰是微服私訪被人追殺的皇帝。皇帝得救了,要封關延穓做官,可他還是想回家種田,於是皇帝就賞了他半鑾駕銀子。關延穓歸鄉後,用這些銀子購地修房,本計畫修四院,結果只修了三院,銀子就用完了。據說,門額上“耕讀傳家”四字也是皇帝所賜。

這樣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確實,這是一個純屬娛樂的“故事”,戲曲小說裡,這樣的故事隨手拈來,都不用編造。所以,它只能來自鄉人的想像,或者關延穓後代的杜撰,又或者是關延穓發了橫財之後自己編織的謊言。就拿“耕讀傳家”四個字來講,不論是書法的層次還是裝飾的水準,很難讓人相信來自皇宮。

院子的住戶基本都搬走了。有的進了城,有的在村外修了新房。靠近閣的院子裡,只有南房裡住著一對70多歲的楊姓老夫妻。另一座院子裡,一對母子住在西房裡,母親已82歲高齡,兒子姓關,40多歲,還打著光棍。他們都不是關延穓的後人。

在我們聊天的時候,一位男子進了楊姓夫妻的家,是個收古董的,老太太告訴她,早都沒了,賣完了。

(三)

關於修建。賈泉還流傳著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一:只有南城門

故事仍然和金蛤蟆有關。因為金蛤蟆的緣故,賈泉村水資源多得吃不了,就往外賣水(果然金泉也!),發了不少財。於是就想把村子修成一座城堡(估計就是皇城相府或者是竇莊、郭壁那樣的),結果,修起了南城牆和南城門之後,金蛤蟆被偷了,村裡缺了水(自然也缺了錢),修城堡的事情就停了下來,東西北三面的城牆和城門一磚一瓦也沒動。

故事二:申允中用砂石

申允中是民國紳士,曾就讀于國立太原武備學堂,和閻錫山是同學,辛亥革命時參加了同盟會。1929年,他36歲時修建了自己的宅子(民國申允中宅院),為了顯示自己的孝心,他修宅子的建材全部選用了砂石,原因是父親的宅子(高樓院)使用的是青石,所以他選用了材質略差的砂石。

申允中宅院的房子是仿明清風格,但院門是典型的民國風格,很有特點。

高樓院的特色是院內西北修建的四層高樓,是村子的制高點。

故事三:鄉試打賭

當年,首家院關丙智家和文魁院關懷清家打賭,如果關懷清能夠考中舉人,就允許關懷清的宅院掛“文魁”匾額,並按照首家院影壁的樣子,為關懷清的宅院修建一座同樣的影壁。

結果,關懷清考中了。首家院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為關懷清家掛起“文魁”匾額,並修建了影壁,被賈泉人稱作“行走影壁”。

這三個故事再加上前面關延穓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活生生的賈泉鄉村生活圖,關於財富、關於孝老敬親、關於讀書奪取功名的故事。也為這些古老的房子增添了人文色彩。

仔細揣摩幾個故事,勾畫出的實際是賈泉人鮮明的性格特徵——熱情、自信、膽子大、樂天知命,帶有些許的虛榮(甚至愛吹個小牛皮),敢折騰,仗義,崇文識禮……

確實,我自認為也走過不少的古村落,雖然古院落算不得經典,但是,如賈泉這般街巷井然,規劃佈局如此有序的村落還真是不多見。

且不說它“六廟六泊池”的佈局,讓村子整體看起來如同一隻靈龜,占盡風水之利。也不說它“只見廟宇不見村”的獨特景象。單看每家每戶的院門,可以說窮盡心思,各具特色,幾乎無一家相同,而且完全符合主人的身份,充分展示著主人的喜好,稱得上是一座典型的“鄉村院門博物館”。這,可能也與賈泉人自信樂觀的性格特徵有關吧。不管經濟條件怎樣,總要展現出自己的個性來,不願意苟同,更不願意苟且。

(四)

轉過首家院,來到道洞街。幾位老人正坐在陽光裡吃飯聊天。我走過去和他們嘮家常。

老人很熱情,向我介紹村裡的情況,哪裡有廟,哪裡有井,哪裡有泊池。我問村子裡到底有多少街巷,他們說,亂七八糟的,還真是數不清呢。

“我們村大,3000多口人呢。出(晉城)西門第一村。北面是大陽,南面是周村,東面是渠頭,西面就是我們村了。”

“老房子住的都是我們這樣的老人,年輕人住不了這樣的房子,都搬到村外的新房子裡去了。也不知為啥?這兩年來看老房子的人特別多,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

“村子這幾年變化大,(關)海兵當村主任以來,幹得不錯。都說搞旅遊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搞成?反正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搞成了當然好啊。不用出門就有人送錢上門兒了。你像人家關軟定,今年開了飯館,專門做酒席,生意很好呢。”

我指著不遠處一座土坯房,問到,“那座房子裡有塊石頭,奇形怪狀的,怎麼修到房子裡去了,是怎麼回事啊?”

坐在其中的唯一一位老漢說“那叫怪石,辟邪用的。原來村裡有七八塊呢,都被盜了。你看,這裡原來就有一塊。可好看了,人正好可以坐進去,磨得光光的,就在前幾年被盜了。可惜呢。你說的那塊怪石幸好修在房子裡了,才沒有被盜。這種怪石都是放在‘丁’字路口的,能去煞氣。”

老人們笑著,你一句我一句,甚是熱鬧。

告別幾位老人,到北面公園去轉了轉,已經是完全的都市公園風格。水池是村裡六泊池之一的後泊池,賈泉村已經徹底告別了吃泊池水的歷史,後泊池也改名為禧池,其它五池也分別以“福、祿、壽”等命名,展示著賈泉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公園之外,村子的北面是千畝良田。實際上,雖然缺水,但賈泉一直是澤州縣的產糧大村,又因為古代時地處河東(晉城到運城臨汾)交通要道,商業繁榮,才造就了賈泉昔日的繁華。

如今,賈泉人在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帶領下,正在點燃自己的“復興夢”。

(五)

行走一上午,肚子開始鬧意見了。決定到剛才老人們提到的關軟定家去吃酒席。

關軟定家在首家院的旁邊。走過去,只見人來人往,甚是熱鬧,院裡院外都是人,都是聞名而來的食客。

經過多方打探詢問,我瞭解到了關軟定的一些情況。關軟定今年65歲,做酒席已經有30多年歷史。年輕的時候跟著做酒席的老師傅當幫手,幹著幹著就學會了。一開始是村裡人辦紅白喜事的時候邀請他做酒席,後來名氣大了,就有一些煤礦企業來邀請他做專業廚師,曾經在沁水幹了七八年。今年,村裡搞鄉村旅遊,村主任關海兵請他回村裡來開飯店,專門做葷素酒席。他一開始還猶豫,但也不好駁村主任的面子,就在自家的房子裡開起了飯店,今年3月1號正式開始營業,誰知效益還不錯,每天都有很多人來,節假日人更多,一天的收入已經能夠達到五六百元了。

吃酒席的人實在是太多,沒有位子,我只好離開,下次再來吧。

重新轉回村子的南面,看到有一家賣鹵面的小飯店,就走了進去。

主人是個高瘦個子的壯年人,很熱情地招呼著。報了鹵面,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他也正好吃飯,就坐在一起聊天。

主人也姓關,“關白兩大戶,申屋頂樑柱”,關白申是賈泉的三大姓,關姓又是第一大姓。對於村裡開發旅遊,關師傅十分贊成。雖然還不能肯定村裡的這108座老院子是否能給村裡帶來財富,但是,對於這一任村幹部的幹勁他是讚賞有加,覺得只要真心去幹,就一定能夠幹成。

我笑著說:“本來嘛。你們村子的那只金蛤蟆就沒走,還在村子裡藏著呢。”

關師傅一愣。

“你們的古村子,還有古房子,他們就是金蛤蟆啊!只要保護好、開發好,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泉’。”

關師傅也笑了。手機響起,有人打電話讓他組織人去打掃廣場的衛生,下午要演出。他放下碗,匆匆往外走,扭過頭對我說,“海兵主任打電話呢。我可去忙了啊!你們慢慢吃。”

看著關師傅匆匆離去的背影,我對未曾謀面的關海兵主任有了興趣,也對他正在從事的事業有了興趣。如果他有幸讀到我的這篇文章,我想對他說,“關主任,加油幹!你能讓‘金蛤蟆’歸來,也一定能讓‘金蛤蟆’造福賈泉百姓,造福鄉村旅遊的!”

沿著街道往前走,卻絲毫看不到古村的樣子,向坐在路邊的老人打聽,才知道,這裡是新村,往北走,就都是老村了。

跟著指示牌,踏著青石板,走過一道閣,就來到了棋盤四院。說是四院,實際上能看的只有兩院,雖已破敗,但昔日的氣魄仍依稀可見。門墩石上精細的“喜鵲登梅”雕刻,高大的門樓,“耕讀傳家”的代匾額,殘破的龍鳳影壁,上下馬台,精巧的院落,木雕的門窗,屋高磚厚的房子院落……向我們述說著主人在建造它時的自信與驕傲。

主人名叫關延穓,關於他的發家,也有一個故事。大意是,關延穓年輕時在外做夥計,因為善良救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恰恰是微服私訪被人追殺的皇帝。皇帝得救了,要封關延穓做官,可他還是想回家種田,於是皇帝就賞了他半鑾駕銀子。關延穓歸鄉後,用這些銀子購地修房,本計畫修四院,結果只修了三院,銀子就用完了。據說,門額上“耕讀傳家”四字也是皇帝所賜。

這樣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確實,這是一個純屬娛樂的“故事”,戲曲小說裡,這樣的故事隨手拈來,都不用編造。所以,它只能來自鄉人的想像,或者關延穓後代的杜撰,又或者是關延穓發了橫財之後自己編織的謊言。就拿“耕讀傳家”四個字來講,不論是書法的層次還是裝飾的水準,很難讓人相信來自皇宮。

院子的住戶基本都搬走了。有的進了城,有的在村外修了新房。靠近閣的院子裡,只有南房裡住著一對70多歲的楊姓老夫妻。另一座院子裡,一對母子住在西房裡,母親已82歲高齡,兒子姓關,40多歲,還打著光棍。他們都不是關延穓的後人。

在我們聊天的時候,一位男子進了楊姓夫妻的家,是個收古董的,老太太告訴她,早都沒了,賣完了。

(三)

關於修建。賈泉還流傳著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一:只有南城門

故事仍然和金蛤蟆有關。因為金蛤蟆的緣故,賈泉村水資源多得吃不了,就往外賣水(果然金泉也!),發了不少財。於是就想把村子修成一座城堡(估計就是皇城相府或者是竇莊、郭壁那樣的),結果,修起了南城牆和南城門之後,金蛤蟆被偷了,村裡缺了水(自然也缺了錢),修城堡的事情就停了下來,東西北三面的城牆和城門一磚一瓦也沒動。

故事二:申允中用砂石

申允中是民國紳士,曾就讀于國立太原武備學堂,和閻錫山是同學,辛亥革命時參加了同盟會。1929年,他36歲時修建了自己的宅子(民國申允中宅院),為了顯示自己的孝心,他修宅子的建材全部選用了砂石,原因是父親的宅子(高樓院)使用的是青石,所以他選用了材質略差的砂石。

申允中宅院的房子是仿明清風格,但院門是典型的民國風格,很有特點。

高樓院的特色是院內西北修建的四層高樓,是村子的制高點。

故事三:鄉試打賭

當年,首家院關丙智家和文魁院關懷清家打賭,如果關懷清能夠考中舉人,就允許關懷清的宅院掛“文魁”匾額,並按照首家院影壁的樣子,為關懷清的宅院修建一座同樣的影壁。

結果,關懷清考中了。首家院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為關懷清家掛起“文魁”匾額,並修建了影壁,被賈泉人稱作“行走影壁”。

這三個故事再加上前面關延穓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活生生的賈泉鄉村生活圖,關於財富、關於孝老敬親、關於讀書奪取功名的故事。也為這些古老的房子增添了人文色彩。

仔細揣摩幾個故事,勾畫出的實際是賈泉人鮮明的性格特徵——熱情、自信、膽子大、樂天知命,帶有些許的虛榮(甚至愛吹個小牛皮),敢折騰,仗義,崇文識禮……

確實,我自認為也走過不少的古村落,雖然古院落算不得經典,但是,如賈泉這般街巷井然,規劃佈局如此有序的村落還真是不多見。

且不說它“六廟六泊池”的佈局,讓村子整體看起來如同一隻靈龜,占盡風水之利。也不說它“只見廟宇不見村”的獨特景象。單看每家每戶的院門,可以說窮盡心思,各具特色,幾乎無一家相同,而且完全符合主人的身份,充分展示著主人的喜好,稱得上是一座典型的“鄉村院門博物館”。這,可能也與賈泉人自信樂觀的性格特徵有關吧。不管經濟條件怎樣,總要展現出自己的個性來,不願意苟同,更不願意苟且。

(四)

轉過首家院,來到道洞街。幾位老人正坐在陽光裡吃飯聊天。我走過去和他們嘮家常。

老人很熱情,向我介紹村裡的情況,哪裡有廟,哪裡有井,哪裡有泊池。我問村子裡到底有多少街巷,他們說,亂七八糟的,還真是數不清呢。

“我們村大,3000多口人呢。出(晉城)西門第一村。北面是大陽,南面是周村,東面是渠頭,西面就是我們村了。”

“老房子住的都是我們這樣的老人,年輕人住不了這樣的房子,都搬到村外的新房子裡去了。也不知為啥?這兩年來看老房子的人特別多,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

“村子這幾年變化大,(關)海兵當村主任以來,幹得不錯。都說搞旅遊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搞成?反正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搞成了當然好啊。不用出門就有人送錢上門兒了。你像人家關軟定,今年開了飯館,專門做酒席,生意很好呢。”

我指著不遠處一座土坯房,問到,“那座房子裡有塊石頭,奇形怪狀的,怎麼修到房子裡去了,是怎麼回事啊?”

坐在其中的唯一一位老漢說“那叫怪石,辟邪用的。原來村裡有七八塊呢,都被盜了。你看,這裡原來就有一塊。可好看了,人正好可以坐進去,磨得光光的,就在前幾年被盜了。可惜呢。你說的那塊怪石幸好修在房子裡了,才沒有被盜。這種怪石都是放在‘丁’字路口的,能去煞氣。”

老人們笑著,你一句我一句,甚是熱鬧。

告別幾位老人,到北面公園去轉了轉,已經是完全的都市公園風格。水池是村裡六泊池之一的後泊池,賈泉村已經徹底告別了吃泊池水的歷史,後泊池也改名為禧池,其它五池也分別以“福、祿、壽”等命名,展示著賈泉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公園之外,村子的北面是千畝良田。實際上,雖然缺水,但賈泉一直是澤州縣的產糧大村,又因為古代時地處河東(晉城到運城臨汾)交通要道,商業繁榮,才造就了賈泉昔日的繁華。

如今,賈泉人在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帶領下,正在點燃自己的“復興夢”。

(五)

行走一上午,肚子開始鬧意見了。決定到剛才老人們提到的關軟定家去吃酒席。

關軟定家在首家院的旁邊。走過去,只見人來人往,甚是熱鬧,院裡院外都是人,都是聞名而來的食客。

經過多方打探詢問,我瞭解到了關軟定的一些情況。關軟定今年65歲,做酒席已經有30多年歷史。年輕的時候跟著做酒席的老師傅當幫手,幹著幹著就學會了。一開始是村裡人辦紅白喜事的時候邀請他做酒席,後來名氣大了,就有一些煤礦企業來邀請他做專業廚師,曾經在沁水幹了七八年。今年,村裡搞鄉村旅遊,村主任關海兵請他回村裡來開飯店,專門做葷素酒席。他一開始還猶豫,但也不好駁村主任的面子,就在自家的房子裡開起了飯店,今年3月1號正式開始營業,誰知效益還不錯,每天都有很多人來,節假日人更多,一天的收入已經能夠達到五六百元了。

吃酒席的人實在是太多,沒有位子,我只好離開,下次再來吧。

重新轉回村子的南面,看到有一家賣鹵面的小飯店,就走了進去。

主人是個高瘦個子的壯年人,很熱情地招呼著。報了鹵面,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他也正好吃飯,就坐在一起聊天。

主人也姓關,“關白兩大戶,申屋頂樑柱”,關白申是賈泉的三大姓,關姓又是第一大姓。對於村裡開發旅遊,關師傅十分贊成。雖然還不能肯定村裡的這108座老院子是否能給村裡帶來財富,但是,對於這一任村幹部的幹勁他是讚賞有加,覺得只要真心去幹,就一定能夠幹成。

我笑著說:“本來嘛。你們村子的那只金蛤蟆就沒走,還在村子裡藏著呢。”

關師傅一愣。

“你們的古村子,還有古房子,他們就是金蛤蟆啊!只要保護好、開發好,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泉’。”

關師傅也笑了。手機響起,有人打電話讓他組織人去打掃廣場的衛生,下午要演出。他放下碗,匆匆往外走,扭過頭對我說,“海兵主任打電話呢。我可去忙了啊!你們慢慢吃。”

看著關師傅匆匆離去的背影,我對未曾謀面的關海兵主任有了興趣,也對他正在從事的事業有了興趣。如果他有幸讀到我的這篇文章,我想對他說,“關主任,加油幹!你能讓‘金蛤蟆’歸來,也一定能讓‘金蛤蟆’造福賈泉百姓,造福鄉村旅遊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