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定制翻新羽絨服小心被忽悠 雖然便宜但品質沒保障

中國江蘇網11月3日訊 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 一些加工服裝的小店紛紛亮出“定做翻新羽絨服”招牌。 近年來由於面料、填充羽絨等原料價格上漲, 羽絨服價格也水漲船高, 而定制的羽絨服價格通常比商場裡出售的成品羽絨服便宜很多, 同時量身定做的羽絨服對於一些身材特殊的人來說更加合身, 從而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 這些羽絨服的品質確實不是那麼可靠, 其品質不容樂觀。

連日來, 記者發現這些小店生意確實比較火, 街邊、菜場甚至一些社區裡無處不在, 顧客也很多。

但這些小店都有統一特徵, 大多沒有名字, 多數只有“專業定制羽絨服”等類似招牌, 一般都是兩間屋子, 一間加工、一間銷售, 掛上成品、擺上原料, 再有幾個裁縫, 就算一個羽絨服加工店了。

在市區南極路附近的一家羽絨服加工店, 當記者詢問用的是什麼絨, 含絨量怎麼樣時, 老闆回答說是鵝絨, 含絨量至少達到80%。 而在其他一些家, 甚至有的店主聲稱所用羽絨的含絨量為90%, 甚至還有的聲稱的含絨量為100%。 每家店主都說自己店裡製作的羽絨服含絨量很高, 價格卻都差不多, 這讓人難以分辨, 因為多數店家使用的羽絨都裝在大麻袋或紙箱中, 沒有任何標誌, 只能聽店主介紹。 記者瞭解到, 雖然加工店在宣傳時都聲稱自己用來填充衣服的羽絨是含絨量為90%以上的,

但其實市場上用“90”羽絨的極少, 國家羽絨服標準也不過規定羽絨的含絨量明示值不得低於50%, 很多從事羽絨服翻新、定制的小店鋪使用的羽絨達不到這個標準。 翻新的羽絨服含絨量不達標, 是羽絨服翻新加工店常見的現象。

記者觀察到, 許多這樣的加工現場並沒有任何消毒和烘乾設備, 邊角廢料和羽絨形成的毛球到處都是, 空中還有細小的絨毛在飛。 多數加工店所使用的面料一般都是成卷堆放在一起, 消費者很難看到這些面料的生產日期和廠址等基本資訊。 對於羽絨是否消毒的問題, 多數店主說:“這些都是經過廠家嚴格消毒的!”但沒有一個加工店把相關證明或文字資料放在顯眼的位置。

此外, 記者還發現, 店主往往把好的羽絨樣品放在罐子裡, 再把罐子放在店裡顯眼的位置, 顧客只要詢問就會讓其看這些樣品。 據業內人士介紹, 用品質差的羽絨代替品質好的羽絨這種做法很常見, 甚至有的不法商家, 趁消費者不注意, 將原來羽絨服中優質的羽絨偷換成劣質的羽絨, 或者偷工減料減少羽絨填充量, 但仍向消費者收取高昂的加工費。

對此, 專業人士表示, 定做羽絨服時不要貪圖便宜, 首先要看輕重, 厚而輕的是高品質, 看起來薄卻重的, 一般都有問題。 同時還要看蓬鬆度, 用手用力擠壓, 能壓到很薄, 鬆手後立即蓬鬆如初的則是好絨, 劣質絨壓不到很薄, 並且鬆手後恢復緩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