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籍中常提到“河西”,你知道河西是哪嗎?河西之戰你瞭解多少?

在我們翻閱古籍的時候, 經常會看到一個詞——“河西”, 只因為三場聞名千古的河西之戰:吳起攻戰河西的河西之戰、商鞅的收服河西的河西之戰、霍去病征服匈奴的河西之戰!三場河西之戰, 但其中的“河西”所說的地方去不盡相同!

首先我們需要分清楚哪裡是河西, 三次河西之戰都分別發生在哪裡?相信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河並不是我們今天泛指河流的“河”, 而是特指黃河!說的河西自然就是指黃河的西側。 同時大家都知道黃河是條“幾”字型的河流, 它有兩段南北方向的河段, 而所說的河西,

就是指這兩段南北方向河段的西岸!這樣大家就明白了, 河西是有兩個地方的!沒錯, 三場著名的河西之戰指的就是這兩個河西!

圖中標出了兩個河西地方

秦魏爭奪的河西是黃河“幾”字彎內側的這個河西, 也就是今天山西省和陝西省之間,

黃河“幾”字型東邊那個南北河段的南部小段河流的西側一片區域, 也就是後來取名為河西郡的地方!具體位置見下圖:

而漢、唐時期說的河西, 也就是霍去病攻克的河西, 指的是黃河“幾”字彎外側的河西, 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和青海省以西的地區, 黃河“幾”字型西邊那個南北河段以西的區域,

漢時打通的西域走廊也在這一代, 唐時設置河西節度使也是在這裡!具體位置見下圖:

一、第一次是吳起奪占河西的戰爭!魏國在魏文侯的統治下, 採用李俚變法, 用西門豹治國, 用吳起為將, 魏國地處六大戰國的包圍之中,

可謂是四戰之地,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樣的國君要是不夠強大, 就必然被吞食。 魏文侯時期的魏國就是最強大的魏國, 魏文侯將戰神吳起派遣到了河西, 吳起採用占地築城的方法, 攻克一地就鞏固築城, 經歷少梁大戰、陰晉大戰, 徹底霸佔了河西, 將秦國壓縮到了很小的地方, 以後的三十年河西就成了魏國的一片國土!

二、第二次是秦收服河西的戰爭!魏國在逼走吳起之後, 魏武卒不再強盛如往昔, 而秦國經歷商鞅變法之後, 國力蒸蒸日上, 急切需要一場大戰來檢驗變法的成果!此時恰逢魏國桂林大敗, 商鞅乘機出兵河西, 採用欺詐的手段擊敗魏軍統帥公子卬, 收服河西, 河西再次回到了大秦的懷抱!

當然, 這是兩次比較有代表性的河西之戰, 戰爭的結果是河西的易主, 發生在黃河“幾”字型內側這個河西地區!當然, 在此地發生的河西戰爭其實是有五次, 本文只對比較有紀念意義的兩次做出描述!因為這兩次戰爭的結果最有歷史意義!

三、第三次說的就是另一個河西地區了, 也就是黃河“幾”字型外側的河西,霍去病從匈奴手中奪過來的河西!西元前121年的春、夏兩季,霍去病兩次分別從隴西郡和北地郡出擊黃河“幾”字型外側一代的匈奴,迫使渾邪王帶領河西的匈奴投降漢朝,此戰打通了河西走廊,為大漢通西域奠定了基礎!也給匈奴沉痛打擊: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也就是黃河“幾”字型外側的河西,霍去病從匈奴手中奪過來的河西!西元前121年的春、夏兩季,霍去病兩次分別從隴西郡和北地郡出擊黃河“幾”字型外側一代的匈奴,迫使渾邪王帶領河西的匈奴投降漢朝,此戰打通了河西走廊,為大漢通西域奠定了基礎!也給匈奴沉痛打擊: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