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源6名美女田裡學犁地 鞋子亮了

昨天(11月6日), 河源林寨古鎮請來數名年輕的客家姑娘, 到田裡學犁地。 “粵友歎世界”發現, 姑娘們腳上的鞋子亮了:幾乎清一色的皮鞋。

攝影:曾令華

阿伯、阿嬸出動, 手把手教她們如何犁地。 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到, 兩名阿嬸一名穿著布鞋, 一名打著赤腳, 她們向大家正確示範了下田幹活時腳上的裝備。

犁田時, 僅僅三秒鐘就笑料百出, 有的牛不聽話, 直接讓姑娘手脫犁;有的掌握不到力度與深淺, 犁頭在稻田上面滑著走, 犁田變成了滑田;有的牛直接不聽話, 將姑娘給“甩”了。

這幾名年輕女子現場向遊客展現她們的犁田技藝, 她們左手持牛鞭, 右手拿犁把, 向阿伯、阿嬸學習犁田技術。

參加犁田活動的一名阿嬸說, 客家人家居他鄉, 要謀得生活, 過上好日子, 就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客家男子很多時候會外出務工, 家裡只剩下女子, 那麼就需要女子來承擔。 就因為這樣, 讓客家女子練得了一身男人的本領, 被人們讚譽為“鐵娘子軍”與“男人婆”。 不過現代年輕姑娘都到城裡去了, 早已經脫離了農村勞動。

當天, 還有10多名林寨古鎮鄉童在稻田裡拾稻穗, 他們懷裡抱滿稻穗。 休息的時候, 還在稻田裡撒野奔跑嬉戲, 玩老鷹捉小雞遊戲。 大家有說有笑, 田野上到處是晃動的小腦袋。

據林寨的老村民介紹, 村裡一直有拾稻穗的習慣, 已經延續了幾百年了。

村裡的孩子會利用週六日與暑假假期, 去剛收割了水稻的稻田撿稻穗。 這個習俗代代相傳, 傳承至今。 就是這樣一個小習慣, 不但讓林寨的水稻能夠顆粒歸倉, 而且傳承與弘揚了客家人勤儉節約的美德。

中午時分, 客家糍粑節開席, 林寨古村充滿了糍粑香味。客家漢子與妹子現場打麻糍,他們手拿木錘子,打向石臼裡的糯米飯。你一錘我一錘打出了節奏,把米飯變成了糍粑。

林寨古村充滿了糍粑香味。客家漢子與妹子現場打麻糍,他們手拿木錘子,打向石臼裡的糯米飯。你一錘我一錘打出了節奏,把米飯變成了糍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