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走進臨終患者的內心世界

【豫網訊】(豫網-河南門戶 黃敏)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成立於2011年11月30日, 是河南省首家開展姑息治療&安寧療護專業的病區和中心, 也是首批獲批的河南省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 成立近6年來, 在學科帶頭人李玲博士的帶領下, 中心一直秉承著為終末期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科學、規範、真實的安寧療護和姑息治療這樣的理念和信心, 將患者的舒適和安全作為醫療護理目標, 真正將全人理念應用於臨床實踐, 用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更人性化的醫療護理踐行著“有時去治癒,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的團隊服務理念。

姑息治療與安寧療護專業尊重生命, 尊重疾病的自然進程, 把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質、減少痛苦, 幫助家庭作為宗旨。 專業負責人李玲博士時刻以“姑息治療&安寧療護排頭兵”來嚴格要求自己, 帶領團隊致力於姑息安寧療護事業的發展, 中心成立的安寧療護小組用專業的醫療和護理幫助了無數罹患腫瘤的患者和家庭。

護理團隊曾榮獲“新長征突擊隊”、“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姑息治療與安寧療護專業在6年的發展和漫長征程中取得了多項榮譽和成績, 獲得了極高的社會滿意度和患者及無數家庭的高度認可。 2015年8月, 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率隊到對“安寧療護”進行專題調研。 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總幹事羅點點女士曾兩次蒞臨姑息中心對緩和醫療的工作進行調研和考察,

中心榮幸成為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的合作機構。 2016年, 中心獲批“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學科”。 同年, 學科帶頭人李玲博士受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邀請, 執筆起草了安寧療護基本標準、管理規範、實踐指南三大檔。

每天,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病區, 就能看到護士們忙碌的身影, 她們為每一位患者整理床鋪、讀報、做治療, 來回不停的穿梭在走廊中, 從一個病房走出又進入另外一個病房。 患者病重在床, 有時還要為他們處理大小便。 有時面對患者家屬的不理解和不配合, 她們一笑而過, 依然耐心細緻的解釋溝通, 這就是她們——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護理團隊!一個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

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等服務, 提高生命品質, 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離世的護理團隊。

化解患者內心“糾結”, 讓生命“走”得溫暖

這個團隊的護理人員, 不像其他病區的護士, 她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一個個生命的安詳離開。 這個病區背後承載了一個“第一”、一個“國內最好”和更多的榮譽--河南省首批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鄭州市癌症疼痛治療中心、鄭州市臨床重點培育學科、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等。 它出現在各大紙媒的筆墨下, 也出現在央視新聞的鏡頭裡。 它是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的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可能經常能聽到家屬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救治臨終患者, 而事實上, 目前有限的醫療水準很難真正延長臨終患者的生命。 而且, 在臨終前的幾個月用於醫療的費用常常超過之前的全部醫療費用,

甚至花光一生的積蓄。 給那些在死亡線上痛苦煎熬的患者以安寧療護, 走進臨終患者的內心世界, 化解他們內心的“糾結”, 尋找到他們內心的平靜點, 使他們無痛苦、少折磨、不煎熬, 死亡過程寧靜、有尊嚴等, 2011年11月30日, 由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李玲赴美學習姑息(緩和)專業後, 按照國際臨床標準, 結合本土患者的特點創立了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專業, 並帶領醫療和護理團隊一步步努力, 讓患者生活的更有品質。

將生命臨終階段視作人生自然過程, 不延長死亡過程;提供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狀的緩解措施;將患者心理層面的問題納入整體的治療照護措施中;提供支持, 幫助患者自由自在地生活, 直到生命終止;幫助家屬在面對患者臨終過程中及喪親後哀傷期的心理調適。 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護理團隊成員走進臨終患者的內心世界,竭力幫助患者。

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護士長從事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專業近 6年,護理了多名生命末期患者。她說:“在這些患者和家人彷徨無助時,我們為他們入戶評估,制訂干預計畫,包括疼痛控制、心理疏導、舒適護理、死亡教育、哀傷撫慰,讓臨終患者能面帶笑容度過餘下的時光,家屬能坦然面對。就是為了讓生命‘走’得溫暖。”

撫慰心靈,盡一切努力讓患者減緩痛苦

“我盡我所能,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比如在給患者護理的時候,護理人員會問‘昨天晚上怎樣’?患者說疼。我會問下去‘怎麼疼的’,吃完藥還疼不疼?患者說,吃完藥就不疼了……除了配合醫囑,護理人員會採取多種手段讓患者更舒服。”

30歲終末期患者——憋氣,用什麼方法都解決不了。後來,護理人員在與這位患者聊天時,發現他特別擔心他的母親,他怕自己死後母親沒人照顧了,所以發現這個問題時,去跟他談這個事情,跟他談開,後來發現他憋氣的情況好了很多。

患者劉奶奶,癌症終末期患者,劇烈的疼痛時刻伴隨著他。初入院時,有一段情緒非常激動。護理人員跟劉奶奶就經常聊天談話,還往往會下意識去發掘他願意談的,能夠給他帶來快樂的,或者他生命中的一些閃光點,能夠讓她知道生命很有價值。有一次,護士和她談了一個多小時。沒想到,入院一周後,劉奶奶的情緒變好了,且在醫生同樣劑量的治療中止痛的效果,比之前明顯好了很多。

腦出血後遺症的張奶奶,兒子和女兒都是高知階層,老人從2015年初開始帶呼吸機,一直無法離線,其實病人已經沒有自主呼吸。隨著病情加重,老人開始水腫,臉部已經變形,但是女兒一直堅持不能撤機。她說自己也很糾結,但是只要還帶著呼吸機,她就還有媽媽。暫且不談這個女兒怎麼想的,護理人員為了這位老太太不至於太痛苦的活著,輪流陪護,分散注意力……配合醫生,盡一切努力讓老人減緩痛苦。在患者生命的最後階段,除了撫慰病患身上的痛苦,還要體諒患者家屬。這個團隊對待患者總是踐行者“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不能手術、不能化療,就是用藥物給患者解決痛苦,這個過程中,藥物能夠起到的作用其實是一部分。從這點來講,如果能夠達到很好的溝通,讓患者放鬆,讓她有一種被關懷的感覺,他的症狀就可能隨之減輕。而在這之中,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護理團隊是功不可沒的。

除了醫療護理手段之外,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護理團隊還能夠去幫助患者們做的事情,帶給患者的益處,可能比醫療本身而言,更大。

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護理團隊成員走進臨終患者的內心世界,竭力幫助患者。

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中心護士長從事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專業近 6年,護理了多名生命末期患者。她說:“在這些患者和家人彷徨無助時,我們為他們入戶評估,制訂干預計畫,包括疼痛控制、心理疏導、舒適護理、死亡教育、哀傷撫慰,讓臨終患者能面帶笑容度過餘下的時光,家屬能坦然面對。就是為了讓生命‘走’得溫暖。”

撫慰心靈,盡一切努力讓患者減緩痛苦

“我盡我所能,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比如在給患者護理的時候,護理人員會問‘昨天晚上怎樣’?患者說疼。我會問下去‘怎麼疼的’,吃完藥還疼不疼?患者說,吃完藥就不疼了……除了配合醫囑,護理人員會採取多種手段讓患者更舒服。”

30歲終末期患者——憋氣,用什麼方法都解決不了。後來,護理人員在與這位患者聊天時,發現他特別擔心他的母親,他怕自己死後母親沒人照顧了,所以發現這個問題時,去跟他談這個事情,跟他談開,後來發現他憋氣的情況好了很多。

患者劉奶奶,癌症終末期患者,劇烈的疼痛時刻伴隨著他。初入院時,有一段情緒非常激動。護理人員跟劉奶奶就經常聊天談話,還往往會下意識去發掘他願意談的,能夠給他帶來快樂的,或者他生命中的一些閃光點,能夠讓她知道生命很有價值。有一次,護士和她談了一個多小時。沒想到,入院一周後,劉奶奶的情緒變好了,且在醫生同樣劑量的治療中止痛的效果,比之前明顯好了很多。

腦出血後遺症的張奶奶,兒子和女兒都是高知階層,老人從2015年初開始帶呼吸機,一直無法離線,其實病人已經沒有自主呼吸。隨著病情加重,老人開始水腫,臉部已經變形,但是女兒一直堅持不能撤機。她說自己也很糾結,但是只要還帶著呼吸機,她就還有媽媽。暫且不談這個女兒怎麼想的,護理人員為了這位老太太不至於太痛苦的活著,輪流陪護,分散注意力……配合醫生,盡一切努力讓老人減緩痛苦。在患者生命的最後階段,除了撫慰病患身上的痛苦,還要體諒患者家屬。這個團隊對待患者總是踐行者“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不能手術、不能化療,就是用藥物給患者解決痛苦,這個過程中,藥物能夠起到的作用其實是一部分。從這點來講,如果能夠達到很好的溝通,讓患者放鬆,讓她有一種被關懷的感覺,他的症狀就可能隨之減輕。而在這之中,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護理團隊是功不可沒的。

除了醫療護理手段之外,鄭州市九院姑息(緩和)治療暨安寧療護護理團隊還能夠去幫助患者們做的事情,帶給患者的益處,可能比醫療本身而言,更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