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除了“推送”和“激勵”,喚醒“沉睡”用戶還可以怎麼做?

文/August貝貝發佈於10小時前閱讀1692評論0喜歡3

閱讀1692

標籤:

產品經理

所謂的“沉睡”用戶, 是指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你APP的人。 “一段時間”的長短根據產品功能以及定位而有所不同, 可能是一個星期, 也可能是一個月。

要想喚醒用戶, 首先要清楚用戶為什麼流失?

1, 產品沒有解決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這個原因其實有兩個方面, 一是產品的切入點不對, 解決的只是表面問題, 沒有深挖用戶場景;二是這部分使用者不是產品的目標使用者, 那就要小心不要被這部分使用者的建議帶偏產品方向。

2, 用戶沒有形成使用習慣

新產品對於用戶來說其實是在培養一種新的習慣, 而習慣的形成就需要一段持續性的時間, 所以很可能是產品滿足了使用者需求, 但使用者沒有形成使用產品的習慣。

3, 使用者對產品持懷疑態度

在沒有完全瞭解這款產品之前, 使用者會有很有疑慮, 這個產品適不適合我?這個產品好不好?如果產品在使用者最初使用時沒有給他們打消這些疑慮, 那麼使用者是對產品持懷疑態度的, 必然也沒有持續使用的動力。

4, 產品使用起來複雜, 不易上手

產品要想讓使用者接受, 首先用戶得會用。 要麼產品付出教育使用者的成本, 要麼產品做的極其簡單, 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 這是一切產品的基本原則。

針對以上幾種情況,

除了“消息推送”和“物質激勵”的方式外, 還可以怎樣喚醒用戶呢?

1)喚醒使用者, 也要區分“目標使用者”

收到使用者的意見回饋是件好事, 但使用者的意見多種多樣, 產品可不一定全部都要按照這些意見去更新反覆運算, 這就需要在制定喚醒計畫之前, 根據使用者資料, 確定喚醒的是產品的“目標使用者”, 在降低喚醒計畫成本的同時, 確保可以觸達到精准的用戶。

2)習慣需要提醒和監督

新習慣的形成有時候需要借助一些“外力”來實現, 對於產品來說, 使用者如果缺乏頻繁使用的決心和毅力, 那就不妨加一些“提醒”和“監督”的小功能, 讓用戶能頻繁的看到這個產品並有動力來使用它。

比如一些運動類APP, 它的一部分用戶其實是“懶惰”的,

不能長期堅持下去, 但是“排行榜”的功能其實算是一個內部的激勵, 利用人們“爭強好勝”和“虛榮心”, 來激勵用戶每天堅持來用。

3)“從眾心理”和“先入為主”

如果10個人中有9個人覺得這件事是對的, 另一個人在得知這一結果後, 基本會喪失自己對這件事的判斷, 也認為是對的。 這就是“從眾心理”和“先入為主”。 做產品的時候, 就可以利用這兩點來做用戶分享和口碑傳播。 在使用者使用產品時就明確告知使用者有多少跟你相同的人在使用這個產品, 這個產品為你們這群人特定推出了什麼功能, 跟你相同的人都說這個產品特別好用。 這樣用戶就有使用下去的信心了。

4)極簡主義

這就涉及到產品交互設計, 介面設計以及功能流程設計了,

只有一切從簡, 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提高使用效率, 用戶才有使用下去的“能力”。

本文轉自 簡書作者:August貝貝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 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