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卦|金融民工哭窮指南

文 / KVZ(ID:hellokvz), 本文是作者授權九卦金融圈發佈。

金融街, 傳說中金融民工的海洋, 裝x者的天堂。 在這裡開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如果不小心油門當刹車踩了, 撞了人, 10個裡面至少有3個head, 5個VP, 運氣不好的話, 剩下那倆是處長……

晚上六點半, 夜色徐來, 華燈初上......

藍色的餓了麼, 黃色的美團, 橙色的mobike, 開始穿梭于豐盛胡同、金城坊街。 Friday朦朧的燈光下, 拎著LV裹著Burberry的金融女在等還沒下班的券商男。

白天散落一地的ofo已經散去, 剩下的幾輛, 多半是殘次品。 霧霾裡, 燈光變得柔和綿長而悠遠。 復興門地鐵站口, 一大波金融精英正在排了120m+的隊伍等待安檢進站, 飄忽的眼神望著遠方, 或是直勾勾地盯著手機……

旁邊, 央媽正挺著大肚子, 默默地注視著長安街的車來車往。

金購的熊大、熊二和光頭強早已不知去向, 他們不敢再向街對面的證監會施什麼魔法, 而股市的每一次無端抽搐, 似乎都不應該由它們背鍋。

大草坪上的綿羊們默默地立在那裡, 風水原因, 這裡不適合擺放一切熊、天鵝等會引起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動物。 按道理來講, 我們不應該相信風水, 但是美國大選後的川大智勝、七夕節的中國銀河, 和前幾日的滬寧股份, 讓我們見證了一種地球人無法解釋的超自然力量, 淩駕于“高拋低吸”四個大字之上。

這就是金融街, 傳說中金融民工的海洋, 裝x者的天堂......

在北京城, 故宮往西大概隔了三個故宮的位置, 有一個紅酒瓶塞形狀的地塊, 被阜成門內大街, 長安街, 西二環和太平橋大街圍在中間——金融街。 許多城市都有金融街, 就像b格高一點的城市都有IFC一樣, 而在金融民工的內心深處, 金融街唯有這裡一個......

陸家嘴的樓太高, 被叫做“廚房三件套”的三大器插在那裡, 讓人透不過氣, 金融街卻沒有。

數年前第一次來金融街, 從東邊換了兩趟地鐵, 出復興門又步行很遠, 才找到武定侯街。 路邊有個破敗的四合院, 再往外看, 已望不到有高樓, 以為到了北京城邊上, 心裡想著, 原來金融街就是城鄉結合部……

這種想法會被內心高傲的金融民工笑掉大牙, 就算沒笑掉大牙, 笑掉智齒也不好, 因為這裡是正經二環裡!北京沒有一環, 所以, 其實比四環多一環的五環其實是四環, 這也就意味著, 此處和天安門、大會堂、故宮都在一個區域——北京傲嬌的二環裡。 二環依舊在, 不見十三郎......

民工的交通

工作日的早上, 從阜成門、復興門、靈境胡同三個地鐵口裡,

金融民工如三股奔湧的泉水, 揉著惺忪的睡眼, 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冒出地面, 像極了大明湖畔的趵突泉。

湧上來的民工, 第一件事就是掏出心心念念的手機, 看看錯過了哪些朋友圈需要投票點贊的重大消息。 高峰時間的地鐵裡太擠, 掏手機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 若掏出來了, 更要高高舉過頭頂, 做後羿射日, 或郭靖射雕狀閱讀,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最新款瑜伽姿勢......

第二件事是四處尋找紅、黃、藍各色自行車, 這樣就可以把一刻鐘的路程縮到5分鐘, 省出10分鐘到肯德基買早點。 若能趕上免費的金巴, 必是極好的, 金巴給民工帶來了安全感, 特別是下雨天。 那些辛辛苦苦攢錢買來的裝x利器, 比如Burberry風衣、CHANEL的口紅, COACH的包包,

在雨天更要好好保護。

大雨滂沱裡, 在沖出地鐵站, 沖進金巴那一刻, 頓時覺得, 像擠上了諾亞方舟。 在沒有共用單車的歲月裡, 若是趕不上巴士, 有多少女生一手拎著LV, 一手拎著locklock, 風一樣地奔襲在清晨的豐盛胡同......

出了地鐵, 若想偷懶打個車, 這麼短的距離, 計程車司機是絕不鳥的。 這裡靠活的師傅大多是性情中人, 而他們的心情, 和距離成正比, 所以, 不要自找沒趣。 這像極了民工對待一個億的業務和10w+業務的心態區別, 所以, 要學會換位思考, 理解萬歲。

有些民工是有車開的, 無奈每週要限行一天, 因此, 在電梯裡, 經常聽到人堆裡漂出一句:“哎, 今兒又限行了……”哀怨裡, 分明透著一種甜蜜的憂愁。 很多人永遠都不會知道, 有生之年是否能搖到一個京牌......

朋友曾提醒我,在金融街開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不小心油門當刹車踩了,撞了人,10個裡面至少有3個head,5個VP,運氣不好的話,剩下那倆是處長……於是,默默地決定把我的二手自行車鎖在地庫裡,從此徒步......

民工的吃

說到吃,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煎餅果子:

早上8點,地鐵一號線上,金融民工夾在人群中,下意識地把雙手抱在胸前。這樣做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保護剛買的煎餅果子,要不然容易被擠爛。

這時手機響了,金融民工用胳膊肘把旁人頂開,勉強掏出手機:“……10億那個項目不行……20億那個還可以考慮一下……行,那你們再改下合同,我們下周……靠!坐過站了!”

周圍人的眼光有些異樣,但金融民工已經習以為常。地鐵裡、公交上、人群中,金融民工經常一邊打著一分鐘幾個億的電話,一邊啃著捨不得加腸的煎餅果子。

其實,大部分的這種情況,金融民工都是被動地、無奈地裝x,且外人都覺得“這是個傻?吧!”......

關於吃,這許多年來,民工們吃走了香江悅,吃走了老西安,吃走了莫穀,吃走了魯客,吃走了“蒸”,也吃走了湘西駐京辦,金融街似乎沒有他們吃不倒的店。金融街的銀杏黃了又綠,金融街的飯店關了又開......

Lawson的盒飯,羲和的烤鴨,建行的食堂,高大上的吉野家,都曾把我們的肚子填滿。經久不衰的一品小籠,似乎是永遠屹立不倒的一抹黃色,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必勝客也還是必勝客......

說到吃,不得不提一下金購,不談它擺放的卡通形象會多大程度影響資本市場,對大多數民工們來講,金購的作用通常只是個飯店......

金購每天最鼎盛的時刻,是工作日的中午。負一層東側,熙熙攘攘擠滿了排隊民工。金融民工平日裡最不屑的事情就是排隊,他們不屑於在銀行裡和大爺大媽排隊,因為次新款的蘋果手機裡總有最新款的網銀;他們不屑於在火車站售票大廳和其他民工排隊,因為手機裡有不止一個搶票軟體。

但是吃飯不同,如果手機app能夠有代替吃飯的功能,他們一定不會認慫地放下幾個億的買賣,等在這裡排隊。在I love蓧明亮的燈光下,在“外婆喊你回家吃飯了”的幽暗裡,在擁擠的泰興,或者看似奢華的星怡會的包圍裡,每個業務熟練的民工手裡都取了三張以上的排隊小票,默默坐在門口椅子上,努力地刷著手機……

如果多走兩步,沿著武定侯街向西走過月壇北橋,還能吃到高大上的最正宗慶豐包子鋪,這讓民工們感到無限榮光......

關於空氣

金融民工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到秋冬,單位都有一種福利:免費口罩,而且通常是國際知名品牌3M。電梯裡是金融民工們秀口罩的T台。這裡能夠看到各種世界頂級設計頂級品牌的防霾利器,帶濾芯的,帶過濾嘴的,帶呼吸管的。他們可以做幾十億的業務,卻搞不來最原始的空氣……

金融街有一個天然霾表,就在金融大街和武定侯街的交叉口,錶針是西三環的中央電視塔。站在那裡,如果你完全看不到月壇北橋,爆表;壓根兒看不到電視塔,中度污染或以上;塔若隱若現,輕度污染;塔清晰可見,或無數民工開始拿起手機對天拍照,必定是藍天白雲空氣優......

請牢記,最大的霾不是站在路口看不到中央電視塔,而是站在洲際望不見威斯汀,站在威斯汀望不見華融,站在保監會望不到銀監會……

關於拍照

金融街有幾個地方,是拍照聖地。

央媽、證、銀、保三會,是初級民工必須拍照留念的地方,而且朋友圈一定要顯示位置。全國人民心中藏了一個天安門,全國金融民工心中都有一個央媽。當年第一次見到央媽,走錯了地鐵口,上到路面,激動得差點從車行道扣著長頭橫穿長安街......

金融街大草坪,金融民工午間休息散步聊天勝地。銀杏黃時,各種手機每天會留下幾個G容量的照片。初級民工會到慕華奶奶題寫的“北京金融街”那幾個金色大字的大石頭前拍留念照,中級民工會到中國人壽最頂層拍藝術照,高級民工則被別人像道具一樣合影留念......

參觀金融街

對金融民工來講,人生的巔峰時刻,莫過於帶老鄉參觀金融街。由於在這裡待的時間已經超過家裡,金融街已經成為金融民工的第二個家,也已成為民工們心目中僅次於故宮、長城和頤和園的帝都必去景點。

下面的這個場景還記得嗎?

金融民工的老鄉來帝都,民工們都會迫不及待地帶他去金融街轉轉。“那片全是高房子的地方就是金融街……這裡是政協……這是xx總部……那是xx總部……人民銀行和證監會就在前面……我就在這棟樓上班……”

金融民工興奮地介紹著,不知不覺來到上班的寫字樓,領老鄉來到自己的格子間。“我就坐這裡……這是電腦……這是電話……電話可以隨便打,不要錢……那邊有飲水機,也是隨便喝的……那邊是領導辦公室……這邊是會議室……單位食堂在樓下,包三餐,不要錢”。

看到民工工作環境如此優越,老鄉倍感羡慕。

“我現在努力工作,年底能存下10萬,在這附近再買一個吧。”金融民工把頭轉向窗外,指了指遠處的西城晶華,目光堅定……

政協對面的西城晶華,已經成為無數資深金融民工心頭一個揮之不去的痛點,每次經過,他們都會回憶起當年,“丫的房價四萬一平的時候,lz竟然覺得貴……”

金城坊 錦什坊 武定侯街 廣甯伯街

大多數民工,其實不知道金融街的歷史......

750年前,忽必烈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設立了一個金城坊,竟會變成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裝x重鎮。

當年,建元大都時,忽必烈仔細考察,決定在大都城內設立50個坊,其中一個就是“金城坊”,在元大都西南角,也就是今天金融街這裡。所以,金城坊街就是這麼來的。如果忽必烈知道今天西城晶華的房價,一定哭得腸子都綠了……

金城坊原是一片居民區,胡同縱橫,地勢低窪,東面的太平橋大街原是一條洩洪溝,從北至南一直通到南護城河。胡同裡有很多平房矮屋,如今早已不見蹤跡。也有幾處牛x的王府,像明代的武定侯、廣甯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順承郡王府、德公府等,另外還有一些政府機關和專用場地,比如巡按察院、提學察院、屯馬察院,以及濟州衛、藤牌營、養馬營等,這麼看,金融街其實是“有故事的人”......

武定侯街和廣甯伯街,也就是這麼來的,如果沒有上面提到的這兩處王府,估計這兩條街的名字,還是月壇北街和月壇南街......

元、明、清朝,這裡開了很多銀號,皇親國戚和許多大款也在這兒做生意,從這個層面上看,現在的金融街民工,不過是七百年歷史裡的一份子,最資深的金融街民工,想來已經有八百歲。

清朝,“金城坊”漸漸改叫“錦什坊”。那時在這裡設置了大清銀行,民國後改為中國銀行。許多當時的銀行也彙聚在這裡,軍閥混戰的時候,這裡逐漸敗落,銀行票號多轉移到前門和東城......

再後來,解放區的天是豔陽天,金融街的民工好喜歡......

最後這部分是為了以後你帶老鄉參觀金融街的時候,和他聊聊歷史,比起聊熊大、熊二、光頭強、黑天鵝來,顯得逼格高一些......

後記

從未寫過這麼多,因為,作為民工之一,我很快就要離開這裡,在金融街最美的季節,銀杏飄落……

哎吆,金融街......

愛你,金融街......

編輯 / 冰馨

朋友曾提醒我,在金融街開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不小心油門當刹車踩了,撞了人,10個裡面至少有3個head,5個VP,運氣不好的話,剩下那倆是處長……於是,默默地決定把我的二手自行車鎖在地庫裡,從此徒步......

民工的吃

說到吃,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煎餅果子:

早上8點,地鐵一號線上,金融民工夾在人群中,下意識地把雙手抱在胸前。這樣做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保護剛買的煎餅果子,要不然容易被擠爛。

這時手機響了,金融民工用胳膊肘把旁人頂開,勉強掏出手機:“……10億那個項目不行……20億那個還可以考慮一下……行,那你們再改下合同,我們下周……靠!坐過站了!”

周圍人的眼光有些異樣,但金融民工已經習以為常。地鐵裡、公交上、人群中,金融民工經常一邊打著一分鐘幾個億的電話,一邊啃著捨不得加腸的煎餅果子。

其實,大部分的這種情況,金融民工都是被動地、無奈地裝x,且外人都覺得“這是個傻?吧!”......

關於吃,這許多年來,民工們吃走了香江悅,吃走了老西安,吃走了莫穀,吃走了魯客,吃走了“蒸”,也吃走了湘西駐京辦,金融街似乎沒有他們吃不倒的店。金融街的銀杏黃了又綠,金融街的飯店關了又開......

Lawson的盒飯,羲和的烤鴨,建行的食堂,高大上的吉野家,都曾把我們的肚子填滿。經久不衰的一品小籠,似乎是永遠屹立不倒的一抹黃色,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必勝客也還是必勝客......

說到吃,不得不提一下金購,不談它擺放的卡通形象會多大程度影響資本市場,對大多數民工們來講,金購的作用通常只是個飯店......

金購每天最鼎盛的時刻,是工作日的中午。負一層東側,熙熙攘攘擠滿了排隊民工。金融民工平日裡最不屑的事情就是排隊,他們不屑於在銀行裡和大爺大媽排隊,因為次新款的蘋果手機裡總有最新款的網銀;他們不屑於在火車站售票大廳和其他民工排隊,因為手機裡有不止一個搶票軟體。

但是吃飯不同,如果手機app能夠有代替吃飯的功能,他們一定不會認慫地放下幾個億的買賣,等在這裡排隊。在I love蓧明亮的燈光下,在“外婆喊你回家吃飯了”的幽暗裡,在擁擠的泰興,或者看似奢華的星怡會的包圍裡,每個業務熟練的民工手裡都取了三張以上的排隊小票,默默坐在門口椅子上,努力地刷著手機……

如果多走兩步,沿著武定侯街向西走過月壇北橋,還能吃到高大上的最正宗慶豐包子鋪,這讓民工們感到無限榮光......

關於空氣

金融民工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到秋冬,單位都有一種福利:免費口罩,而且通常是國際知名品牌3M。電梯裡是金融民工們秀口罩的T台。這裡能夠看到各種世界頂級設計頂級品牌的防霾利器,帶濾芯的,帶過濾嘴的,帶呼吸管的。他們可以做幾十億的業務,卻搞不來最原始的空氣……

金融街有一個天然霾表,就在金融大街和武定侯街的交叉口,錶針是西三環的中央電視塔。站在那裡,如果你完全看不到月壇北橋,爆表;壓根兒看不到電視塔,中度污染或以上;塔若隱若現,輕度污染;塔清晰可見,或無數民工開始拿起手機對天拍照,必定是藍天白雲空氣優......

請牢記,最大的霾不是站在路口看不到中央電視塔,而是站在洲際望不見威斯汀,站在威斯汀望不見華融,站在保監會望不到銀監會……

關於拍照

金融街有幾個地方,是拍照聖地。

央媽、證、銀、保三會,是初級民工必須拍照留念的地方,而且朋友圈一定要顯示位置。全國人民心中藏了一個天安門,全國金融民工心中都有一個央媽。當年第一次見到央媽,走錯了地鐵口,上到路面,激動得差點從車行道扣著長頭橫穿長安街......

金融街大草坪,金融民工午間休息散步聊天勝地。銀杏黃時,各種手機每天會留下幾個G容量的照片。初級民工會到慕華奶奶題寫的“北京金融街”那幾個金色大字的大石頭前拍留念照,中級民工會到中國人壽最頂層拍藝術照,高級民工則被別人像道具一樣合影留念......

參觀金融街

對金融民工來講,人生的巔峰時刻,莫過於帶老鄉參觀金融街。由於在這裡待的時間已經超過家裡,金融街已經成為金融民工的第二個家,也已成為民工們心目中僅次於故宮、長城和頤和園的帝都必去景點。

下面的這個場景還記得嗎?

金融民工的老鄉來帝都,民工們都會迫不及待地帶他去金融街轉轉。“那片全是高房子的地方就是金融街……這裡是政協……這是xx總部……那是xx總部……人民銀行和證監會就在前面……我就在這棟樓上班……”

金融民工興奮地介紹著,不知不覺來到上班的寫字樓,領老鄉來到自己的格子間。“我就坐這裡……這是電腦……這是電話……電話可以隨便打,不要錢……那邊有飲水機,也是隨便喝的……那邊是領導辦公室……這邊是會議室……單位食堂在樓下,包三餐,不要錢”。

看到民工工作環境如此優越,老鄉倍感羡慕。

“我現在努力工作,年底能存下10萬,在這附近再買一個吧。”金融民工把頭轉向窗外,指了指遠處的西城晶華,目光堅定……

政協對面的西城晶華,已經成為無數資深金融民工心頭一個揮之不去的痛點,每次經過,他們都會回憶起當年,“丫的房價四萬一平的時候,lz竟然覺得貴……”

金城坊 錦什坊 武定侯街 廣甯伯街

大多數民工,其實不知道金融街的歷史......

750年前,忽必烈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設立了一個金城坊,竟會變成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裝x重鎮。

當年,建元大都時,忽必烈仔細考察,決定在大都城內設立50個坊,其中一個就是“金城坊”,在元大都西南角,也就是今天金融街這裡。所以,金城坊街就是這麼來的。如果忽必烈知道今天西城晶華的房價,一定哭得腸子都綠了……

金城坊原是一片居民區,胡同縱橫,地勢低窪,東面的太平橋大街原是一條洩洪溝,從北至南一直通到南護城河。胡同裡有很多平房矮屋,如今早已不見蹤跡。也有幾處牛x的王府,像明代的武定侯、廣甯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順承郡王府、德公府等,另外還有一些政府機關和專用場地,比如巡按察院、提學察院、屯馬察院,以及濟州衛、藤牌營、養馬營等,這麼看,金融街其實是“有故事的人”......

武定侯街和廣甯伯街,也就是這麼來的,如果沒有上面提到的這兩處王府,估計這兩條街的名字,還是月壇北街和月壇南街......

元、明、清朝,這裡開了很多銀號,皇親國戚和許多大款也在這兒做生意,從這個層面上看,現在的金融街民工,不過是七百年歷史裡的一份子,最資深的金融街民工,想來已經有八百歲。

清朝,“金城坊”漸漸改叫“錦什坊”。那時在這裡設置了大清銀行,民國後改為中國銀行。許多當時的銀行也彙聚在這裡,軍閥混戰的時候,這裡逐漸敗落,銀行票號多轉移到前門和東城......

再後來,解放區的天是豔陽天,金融街的民工好喜歡......

最後這部分是為了以後你帶老鄉參觀金融街的時候,和他聊聊歷史,比起聊熊大、熊二、光頭強、黑天鵝來,顯得逼格高一些......

後記

從未寫過這麼多,因為,作為民工之一,我很快就要離開這裡,在金融街最美的季節,銀杏飄落……

哎吆,金融街......

愛你,金融街......

編輯 / 冰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