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年後再看袁世凱:為爭寸土怒懟沙俄,退位詔書更是令人振奮!

看待歷史歷來都要以辯證的角度去看待,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評判一段歷史的時候大多都要等到百年之後才能正確看待其中的是非曲直。

一百多年前, 中國迎來了歷史上的重大變革, 共和的出現, 為中國開闢了一條新的大路, 但說到民主共和的成立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 一個是帶領民主黨派的孫中山, 另一個就是袁世凱了, 而關於袁世凱的評論就褒貶不一了, 有人說他是“竊國大盜”, 也有人讚揚他“再造共和”。 但不得不說, 單從歷史的角度來講, 就說他為了維護民族團結, 國家統一, 袁世凱著實是有功在身的。

1911年辛亥革命在打響第一槍後, 當時革命黨提出的“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的口號讓滿、蒙、回、藏等少數民族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不光滿清, 還有與滿清一向姻親交好的蒙古貴族, 對比, 袁世凱的政治手段就令人不得不服了, 他先是給予了滿清王室極大的優待條件, 讓滿清王室有利可圖, 使大多數保守派放棄了退守東北的念頭, 願意繼續留下。

而對於蒙古貴族, 袁世凱更是雙管齊下, 一方面大量晉封蒙古親王, 使蒙古王公數量遠遠高於滿清時候, 蒙古的王公貴族一看待遇這麼優厚, 自然也就不再時時刻刻想著分裂了, 另一方面, 袁世凱對一直覬覦蒙古的沙俄採取了強硬的外交政策, 讓外蒙在1915年6月7日放棄了獨立的想法, 沙俄也不敢在胡作非為。

不光如此, 袁世凱在清廷退位詔書中, 說道“總期人民安堵, 海宇乂安, 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 為一大中華民國, 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 優遊歲月, 長受國民之優禮, 親見郅治之告成, 豈不懿歟?後來連孫中山都評論說:“此次清帝遜位, 南北統一, 袁君之力實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