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辣眼睛版十種學佛“神經病”和對治藥方,哈!

文:正心堂

曾經寫過一篇“學佛神經病十一種症狀”的文, 被許多佛學平臺轉載, 還有法師專門作文分析, 如今, 兩年過去了, 成長的路上又收穫了很多病症, 坦白交待出來, 供大家一笑, 也供大家思索。

聲明:這算是俺的自我反思, 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

責人不如責己, 開心不如開(藥)方哈!

01

病症: 我是人非

藥方:

難以置信, 這就是被譽為千載難逢一泰斗的虛雲老和尚對自己的評價:

“前生沒有腳踏實地做功夫,

沒種好善因, 所以今生冤家遇到對頭, 都來相聚了。 年輕人要留心, 不要學我放不下。 我癡長幾歲, 有點虛名, 無補真參實學。 各位要種好因, 須努力自種福田。 ”

看到這段話, 才明白什麼叫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

一代宗師, 尚且如此, 我們呢?

02

病症: 把貪婪當中道

藥方:

01 中道:

凡夫一向生心, 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 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 未曾滅心, 名為“非有非無心”。 非有非無心, 此名為“中道”。

——《達摩悟性論》

02 舒服學佛?

“學道猶如守禁城, 緊把城頭戰一場。 不受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

——黃檗禪師

03

病症:妄論因果

藥方:

01 因果豈是可以以我們單一的道德標準一概而論的? 業的行成, 從起心動念開始, 你不瞭解當事人每一點一滴的心念, 又如何斷定他人因果?

02“ 維持我們之間的愛的最好的方式是成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長, 執著的成份減少了, 慈悲之花綻放了” (注意:真正的愛, 不是以是否相守, 而是以是否促進彼此的成長為衡量)

——一行禪師

04 病症:

坐等頓悟

藥方:

01 關於定慧

“真正心的解脫一定會經過四禪八定”

”未因定而生的慧是狂慧“

——吉祥法師

02 關於修禪

唐宋以後, 人們通常將禪宗理解為明心見性的頓悟。 但早期的禪宗, 更為重視實修實證, 禪觀止觀。 禪宗初祖達摩所傳有其核心的思想, 最重要的就是強調實修。 禪宗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很強調坐禪, 坐禪是禪宗標誌性的特點, 禪宗亦有“久坐生禪”的觀點。

——戒毓法師(引自令見專訪, 連結見文尾)

03 關於讀經

大乘佛子首先當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提心, 才算入門。 然而這還不夠。 因為從《大般若經》《大智度論》等大乘佛法根本經論來看, 菩薩度眾生最終依靠的是般若智慧,而不是單純的慈悲心。所以,發了大心的佛子還必須深入經藏,開啟智慧,才能圓滿大願。若不能依止正法經典,弄不好反而會無意中否定大乘、譭謗正法。這樣的例子,這些年越來越多,非常令人痛惜!

——87版紅樓夢扮演者姬玉居士

(引自令見專訪,連結見文尾)

04關於念佛

昔有人問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念佛有何利益?”

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為萬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見性之慧燈,是破地獄之猛將,斬群邪之寶劍,五千大藏之骨髓,八萬總持之要門,十方虛空之無際,廣大一性之圓明,開黑暗之慧燈,脫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徑路,是本性彌陀,是唯心淨土,即是本師,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門,無量無邊之功德。”

05 病症:

以分別心擇師

藥方:

01 依法不依人,不論僧俗,如果身披袈裟,不依經論,宣傳邪見,他非我是,也不應該學習;如果白衣說法,上契佛理,下契眾機,我們也應該給予護持和讚歎。

——一覺《漫話佛學》

文章連結:師父,白衣是誰?白衣說法是怎麼個意思?

02 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達摩血脈論》

PS:小編讚歎並尊重一切踐行菩提,弘揚正法的師父們,但從學佛者角度,三人行必有我師,不可執相而求。

06 病症:

個人崇拜

藥方:

01“釋迦牟尼佛本人一生都在與個人崇拜對抗,不斷地轉移門徒對他的注意。他深知,重要的不是他的生平和人格,而是他的教法。他的弟子只要遵循這種方法修道,也會獲得同樣的證悟。但是如果人們開始崇拜喬答摩這個人,他們就會偏離自己的修行,並且這個崇拜會助長一種只會阻礙靈性發展的毫無意義的依賴。”

—— 凱倫·阿姆斯壯

02五祖和六祖這對師徒,一生中真正的交流不過一個晚上,渡口一別後,惠能也再沒有機會向其他弟子那樣親侍左右,以報師恩。然而他在流亡15年後“發獅子吼,出雷霆音,大興法幢,振奮佛教,成為禪宗一花五葉-這一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法脈源流的締造者!”

——《從當下出發》

03 師恩必報,報在心意相通;師恩必報, 報在智慧傳承;師恩必報, 報在於解脫之路上無畏前行。

07 病症:

明哲保身

藥方:

01 凡當參學,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

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凡見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識好歹、別凡聖;

----虛雲大師

02:“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是指不要用聖賢的標準、佛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而不是沒有基本的做人原則,不是在事情發生時去裝糊塗,更不是將與世無爭、寬宏大量,理解成懦弱退讓、麻木不仁!”

……

“從圓滿的角度來講,一切是不生不滅,不可言說的,是開悟人之間的會心一笑……但在有相的社會,如果正確的聲音不能得到體現,人們觸目所及、有耳所聽皆非正見,這是對佛法負責任呢?還是對眾生負責任呢?”

——曙提法師

(引自令見專訪,連結見文尾)

08 病症:

自以為是

藥方:

01 “我不認為我是佛教徒,也不認為我不是, 事實上,我們也不必給所有人都貼上ID(身份標籤), 一個人,是不是形式上的佛教徒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佛陀那無比燦爛的、充滿著力量、滿載著慈悲的智慧。”

——牛津教授、佛學專家、巴厘文泰斗理查貢布裡

02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不是說我比別人更純潔善良/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除/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09 病症:

自欺欺人

藥方:

01眾生諸苦己代受,無怯懦是佛子行。

——《佛子行》

02 怎麼知道自己修行修對了 ?正見的標準是什麼?

答:客觀、正確、合理認知事物,不夾雜自己的想法,任何決定不依自己為中心。身心清淨,不起貪瞋癡。

——吉祥法師

10 病症:

學佛靠雞湯

藥方:

01: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02 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梵網經》

其實,每個學佛人都是走了無數彎路,經過了無數磨難,才會走到那顆菩提樹下。刀斧加身,肉桂方得。傷痕入骨,沉香乃成。 當一個個“病症”被突破時, 我們會看到更浩遠的天地。

菩薩度眾生最終依靠的是般若智慧,而不是單純的慈悲心。所以,發了大心的佛子還必須深入經藏,開啟智慧,才能圓滿大願。若不能依止正法經典,弄不好反而會無意中否定大乘、譭謗正法。這樣的例子,這些年越來越多,非常令人痛惜!

——87版紅樓夢扮演者姬玉居士

(引自令見專訪,連結見文尾)

04關於念佛

昔有人問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念佛有何利益?”

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為萬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見性之慧燈,是破地獄之猛將,斬群邪之寶劍,五千大藏之骨髓,八萬總持之要門,十方虛空之無際,廣大一性之圓明,開黑暗之慧燈,脫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徑路,是本性彌陀,是唯心淨土,即是本師,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門,無量無邊之功德。”

05 病症:

以分別心擇師

藥方:

01 依法不依人,不論僧俗,如果身披袈裟,不依經論,宣傳邪見,他非我是,也不應該學習;如果白衣說法,上契佛理,下契眾機,我們也應該給予護持和讚歎。

——一覺《漫話佛學》

文章連結:師父,白衣是誰?白衣說法是怎麼個意思?

02 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達摩血脈論》

PS:小編讚歎並尊重一切踐行菩提,弘揚正法的師父們,但從學佛者角度,三人行必有我師,不可執相而求。

06 病症:

個人崇拜

藥方:

01“釋迦牟尼佛本人一生都在與個人崇拜對抗,不斷地轉移門徒對他的注意。他深知,重要的不是他的生平和人格,而是他的教法。他的弟子只要遵循這種方法修道,也會獲得同樣的證悟。但是如果人們開始崇拜喬答摩這個人,他們就會偏離自己的修行,並且這個崇拜會助長一種只會阻礙靈性發展的毫無意義的依賴。”

—— 凱倫·阿姆斯壯

02五祖和六祖這對師徒,一生中真正的交流不過一個晚上,渡口一別後,惠能也再沒有機會向其他弟子那樣親侍左右,以報師恩。然而他在流亡15年後“發獅子吼,出雷霆音,大興法幢,振奮佛教,成為禪宗一花五葉-這一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法脈源流的締造者!”

——《從當下出發》

03 師恩必報,報在心意相通;師恩必報, 報在智慧傳承;師恩必報, 報在於解脫之路上無畏前行。

07 病症:

明哲保身

藥方:

01 凡當參學,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

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凡見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識好歹、別凡聖;

----虛雲大師

02:“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是指不要用聖賢的標準、佛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而不是沒有基本的做人原則,不是在事情發生時去裝糊塗,更不是將與世無爭、寬宏大量,理解成懦弱退讓、麻木不仁!”

……

“從圓滿的角度來講,一切是不生不滅,不可言說的,是開悟人之間的會心一笑……但在有相的社會,如果正確的聲音不能得到體現,人們觸目所及、有耳所聽皆非正見,這是對佛法負責任呢?還是對眾生負責任呢?”

——曙提法師

(引自令見專訪,連結見文尾)

08 病症:

自以為是

藥方:

01 “我不認為我是佛教徒,也不認為我不是, 事實上,我們也不必給所有人都貼上ID(身份標籤), 一個人,是不是形式上的佛教徒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佛陀那無比燦爛的、充滿著力量、滿載著慈悲的智慧。”

——牛津教授、佛學專家、巴厘文泰斗理查貢布裡

02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不是說我比別人更純潔善良/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除/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09 病症:

自欺欺人

藥方:

01眾生諸苦己代受,無怯懦是佛子行。

——《佛子行》

02 怎麼知道自己修行修對了 ?正見的標準是什麼?

答:客觀、正確、合理認知事物,不夾雜自己的想法,任何決定不依自己為中心。身心清淨,不起貪瞋癡。

——吉祥法師

10 病症:

學佛靠雞湯

藥方:

01: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02 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梵網經》

其實,每個學佛人都是走了無數彎路,經過了無數磨難,才會走到那顆菩提樹下。刀斧加身,肉桂方得。傷痕入骨,沉香乃成。 當一個個“病症”被突破時, 我們會看到更浩遠的天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