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節氣|立冬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作者 |黃予

編輯、排版 |黃予

本文為西部旅遊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 請標明出處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唐·李白《立冬》

“冬者, 終也。 ”立冬便是冬季開始, 萬物蟄伏, 歸避寒冷。 天地, 確實是感受到初寒之氣了。

立冬, 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 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完整地說, 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 萬物收藏, 歸避寒冷的意思。

節氣立冬三候

一候丨水始冰

此時節氣溫下降, 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丨地始凍

立冬之後, 土地開始結凍。

三候丨雉入大水為蜃

“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 “蜃”為大蛤, 立冬後, 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 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節氣立冬食俗

北京:涮羊肉

至於清代宮廷, 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 因羊肉屬溫補, 有利五臟, 五臟熱了, 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寒冷。 北京這涮鍋講究銅鍋炭火, 湯底澄清, 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 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 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 在湯裡這麼一涮, 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將料裡那麼一蘸, 入口即化, 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廣東:姜母鴨

在,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薑母鴨是自1980年代後才流行冬天進補的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鴨肉、老姜(薑母)、米酒、胡蔴油、中藥藥材包,共同熬煮于顧客桌上瓦斯爐或炭火,食後通體暖暢,頗受歡迎。

蘇州:鹹肉菜飯

立冬日吃上一碗鹹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後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鹹肉、米醋為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鹹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

東北: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上海:團子

上海立冬一大習俗就是“吃團子”。立冬時節恰逢秋糧上市,用新糧食做成的團子特別好吃。據老專家介紹,鄉下以自己做團子為主,而城市則以買現成的為主。團子的餡有豆沙的、蘿蔔的、豬油的,尤其是用醬油做成的餡味道特別好。

廣東:姜母鴨

在,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薑母鴨是自1980年代後才流行冬天進補的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鴨肉、老姜(薑母)、米酒、胡蔴油、中藥藥材包,共同熬煮于顧客桌上瓦斯爐或炭火,食後通體暖暢,頗受歡迎。

蘇州:鹹肉菜飯

立冬日吃上一碗鹹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後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鹹肉、米醋為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鹹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

東北: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上海:團子

上海立冬一大習俗就是“吃團子”。立冬時節恰逢秋糧上市,用新糧食做成的團子特別好吃。據老專家介紹,鄉下以自己做團子為主,而城市則以買現成的為主。團子的餡有豆沙的、蘿蔔的、豬油的,尤其是用醬油做成的餡味道特別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