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草果之鄉

——文山馬關

馬關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南部, 是一個集邊境、民族、貧困、山區、老區、原戰區為一體的縣份, 全縣國土面積2676平方公里, 轄4鄉9鎮1個農場管理區124個村委會(社區), 總人口37.7萬人。 縣情主要特點為:一是資源較為豐富, 發展潛力較大。 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 有銦、錫、鋅等11類47種。 目前, 已探明稀貴金屬銦儲量6900金屬噸, 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錫儲量40萬金屬噸, 居全省第二位、全國第三位;已探明鋅儲量460萬金屬噸, 居全省第三位。 2013年, 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資源成熟型城市、重要資源供應和後備基地。

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65萬千瓦, 可開發利用40萬千瓦以上, 現已開發32萬千瓦。 立體氣候明顯, 生物資源較為豐富, 適宜發展商品蔬菜、熱區經濟林果、烤煙、地產藥材、畜牧養殖等特色農業, 有香蕉種植面積15萬畝, 藥、食兩用的草果種植歷史悠久, 現有草果種植面積13萬畝, 2001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草果之鄉”。 二是山區面積大, 貧困程度深。 山區、半山區面積分別占全縣國土面積的76%和24%。 截止2016年底, 全縣尚有建檔立卡貧困鄉鎮4個、貧困村委會41個、貧困人口4.3萬人, 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 三是邊境線長, 民族眾多。 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江省的箐門、黃樹皮和老街省的新馬街、猛康四縣接壤, 國境線長138公里。 多民族長期和睦共存,
境內居住著漢、壯、苗、彝等11個民族, 2016年底, 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9.6%。 四是民族文化底蘊豐厚, 民間藝術源遠流長。 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民族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 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花山節和“鬧兜陽”、彝族的火把節等少數民族節日各具特色。 仁和鎮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享譽盛名, 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016年,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6億元, 增長1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億元, 增長19.3%;財政總收入10.2億元, 增長5%, 其中,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億元, 增長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9億元, 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億元, 增長12.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0元, 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0元, 增長9.4%。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92.1億元、56.2億元,

分別增長13.5%、17.4%。

馬安山水庫全景

縣城一角

安平廣場夜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