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點子丨洞庭湖區環境治理亟須精准分類

洞庭湖區環境保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比較突出。 有的地方, 工農業生產規模上去了, 環境品質卻惡化了,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

群眾的錢袋鼓起來了, 但心中的怨氣也增加了。 可以說, 不從細微處入手, 全面改善環境品質, 就不能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綜合分析洞庭湖區的環境問題, 主要有四類, 一是大湖水體的水質問題, 總體是好的, 但部分水流緩慢的港汊存在富營養化風險;二是相對封閉的湖泊, 如大通湖的水質惡化;三是縱橫交錯的灌溉水渠等水質較差, 群眾感官不適, 而且出現身邊有水不能用的困境;四是民房周邊污水橫流, 水流“毛細血管”阻塞變髒。 改變對洞庭湖區的印象, 就要加強工作的針對性, 有的放矢, 分別將這四類問題治理到位。

具體來講, 大湖水體要繼續改善其水力交換條件, 流水才不腐;對封閉性湖泊, 要加強周邊環境整治,

確保匯入水變得潔淨, 同時採取底泥疏浚、換水等內源治理措施;對水渠要打通水系, 使水迴圈起來, 並啟動生態修復工程;對房前屋後的水污染, 要推廣建造4格淨化池, 實現安全排放。

治理環境有如人體病後康復, 需要一個過程。 在每個階段科學施策, 做恰如其分的工作, 始終尊重、敬畏自然, 必然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美的和諧之路。

(作者:羅惠甯 長沙市明德中學)

來源 | 湖南日報

編輯 | 歐陽伶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