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每一位癌症患者施予最有效的藥物

“綿天科技”應用自身專利綿天膜(MTAM), 建立了抗癌藥物評價的篩選技術平臺(MTAM/HFA), 可用於個人化精准癌症治療、抗癌新藥的快速研發, 協助醫藥產業, 進而造福人類, 及時地給每一位癌症病人施予最有效的藥物。

“妙手機器人”自主研發的微創手術3D腹腔鏡輔助手術機器人, 擁有傳統腹腔鏡手術需要的穩定、可自由操控的持鏡功能, 有效避免了多人合作不協調, 手持不穩定性、準確性和安全性等不足, 同時運用單一相機重構病人的三維環境以輔助術者獨立完成手術操作, 可實現高效、低成本和安全的微創手術。

“福怡科技”專注病理智慧診斷十五年, 通過具備高效智慧篩查的病理遠端診斷設備, 以前瞻性病理標本化前處理的理念, 將三級醫院病理診斷資源與基層醫院需求相連, 提高基層醫院診斷水準, 建設病理生態系統, 解決行業發展難點和痛點。

以上這些資訊, 均來自剛剛在上海健康智穀舉辦的2017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智慧化精准醫療專業賽現場。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 科技部火炬中心產業集群處處長張峰海, 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書記、副主任傅大煦, 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熔出席並頒獎。

本次智慧化精准醫療專業賽, 由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指導, 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共同支持, 由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萬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由北京科創嘉億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天億弘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健康智穀)、美因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由國開科技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中衛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芳晟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同協辦。

弘暉資本管理及創始合夥人王暉, 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華平, 中衛基金創始合夥人李文罡,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陸瀟波, 工銀瑞信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趙蓓5位投資專家, 對決賽項目進行專業評審。

智慧化精准醫療行業專業賽總決賽榮譽榜

一等獎

成長企業組:慧渡(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初創企業組:綿天科技團隊

二等獎

成長企業組:廈門奧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初創企業組:EdiGene地貧精准基因編輯治療項目團隊

三等獎

成長企業組: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初創企業組:科邁今美生物醫療團隊

【獲獎選手問答】

企業組冠軍:慧渡(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張丹

問:這次參賽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答:首先, 這次大賽讓我們有了與同行交流溝通的機會, 同時, 也創造了與我們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合作的機會。

問:怎麼看待你們目前涉及的領域?

答:現在液態活檢領域是一個紅海, 因為做這行300家都不止了, 但是我覺得在未來兩三年裡能夠真正存活的可能就幾十家, 我也相信我們是那幾十家之一。 從長期來說, 需要從服務和產品兩個方向發展。

問:怎麼看待創新?

當企業從創新公司走向成熟公司的路上,需要有突破性思維,不斷尋找新的創新點。新產品、新技術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發展。

【評委代表問答】

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 華平

問:從大賽當中,你覺得哪些亮點吸引你?

答:初創期特別是跟醫療相關的企業,技術和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很重要。這次參賽的項目技術有些已經走向國際,以前看過的專案很多都是在模仿國外,這次包括基因編輯、液態活檢等專案,已經可以代表世界領先水準。

問:這些項目對中國市場的價值是什麼?

答:參賽的創業項目特別有市場氛圍,其中的產品都是圍繞中國市場來開發,這點特別令人欣慰。產品進入市場後,可以立刻體現對社會的影響力。

問:從投資的角度,怎麼去看待這些項目的價值?

答:這些項目跟上一波比較熱的移動醫療不一樣,移動醫療中toC端的資本量需求很大。現在這些項目,有了核心技術以後先是往醫院推,通過醫院得到驗證,以後再一步一步地推向市場,最終推到消費端。從資金的需求來講就很落地,很踏實,感覺在這個階段不是說一上來就要5個億、10個億的資金量。

編輯 / 狄越

主編 / 崔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當企業從創新公司走向成熟公司的路上,需要有突破性思維,不斷尋找新的創新點。新產品、新技術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發展。

【評委代表問答】

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 華平

問:從大賽當中,你覺得哪些亮點吸引你?

答:初創期特別是跟醫療相關的企業,技術和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很重要。這次參賽的項目技術有些已經走向國際,以前看過的專案很多都是在模仿國外,這次包括基因編輯、液態活檢等專案,已經可以代表世界領先水準。

問:這些項目對中國市場的價值是什麼?

答:參賽的創業項目特別有市場氛圍,其中的產品都是圍繞中國市場來開發,這點特別令人欣慰。產品進入市場後,可以立刻體現對社會的影響力。

問:從投資的角度,怎麼去看待這些項目的價值?

答:這些項目跟上一波比較熱的移動醫療不一樣,移動醫療中toC端的資本量需求很大。現在這些項目,有了核心技術以後先是往醫院推,通過醫院得到驗證,以後再一步一步地推向市場,最終推到消費端。從資金的需求來講就很落地,很踏實,感覺在這個階段不是說一上來就要5個億、10個億的資金量。

編輯 / 狄越

主編 / 崔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