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日報: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楊代表被工友們“纏”了兩小時

【重慶日報】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楊代表被工友們“纏”了兩小時

自打去北京參加黨的十九大回來, 重慶永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架子工班組長楊德兵在大家嘴裡的稱呼,

就從“楊組長”變成了“楊代表”。

“楊代表從北京參加十九大回來了!”10月28日, 楊德兵剛出現在沙坪壩區大學城金科西永天宸項目工地, 熱情的工友立馬將他圍了起來。

“楊代表, 十九大都講了些啥, 快跟我們講一下!”“楊代表, 給我們講講十九大對農民工的政策有哪些嘛……”工友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纏”了兩個多小時才讓楊德兵離開。

“楊代表的宣講讓我們幹起活來更來勁”

“十九大報告提出, 促進農民工多管道就業創業, 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我們農民工幹起事來就更有保障、更有奔頭了。 ”楊德兵笑呵呵地說,

大家也跟著笑了起來。

楊德兵一直關心農民工的待遇問題。 在十九大分組討論時, 他就如何讓新生代農民工更好融入城市作了發言。 他說, 因為工資水準提高, 他和很多工友都在城裡買了房, 有的同事也申請到了公租房。 但大量進城務工人員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目前還面臨社會認同不夠、權益保障不夠等問題, 是十九大報告讓他收穫了滿滿的信心。

聽了楊德兵的宣講, 架子工劉川說:“十九大報告就是在說我們身邊的事、我們家裡的事、廣大工友們關心的事, 感覺十九大雖然是在北京召開的, 但離我們老百姓特別近!”

“楊代表的宣講讓我們幹起活來更來勁。 ”範本工陳東進表示, 十九大報告提出,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他相信今後自己將在城市收穫更多尊重和認同。

“面對面、心貼心的宣講很接地氣”

楊德兵宣講十九大精神, 不只是在工地上。 從北京回來後, 他成了很多單位“爭搶”的對象。

10月27日, 楊德兵剛下飛機, 就接到渝北區城鄉建委工作人員的電話, 邀請他到該委進行十九大精神宣講。 “28日、29日, 我每天都‘備課’到深夜, 邊查報告邊做筆記。 ”楊德兵說。

10月30日下午, 身穿藍色工裝的楊德兵精神抖擻地走進渝北區城鄉建委10樓黨員學習室, 開始宣講:“十九大報告思想深刻、內容豐富, 讓人振奮, 全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尤其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等話語, 硬是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聽了楊代表的宣講, 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重大。 ”渝北區建築業協會會長高宗輝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 這就要求建築企業在抓好品質和安全的同時, 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

11月2日下午, 在回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 楊德兵的宣講同樣收穫了熱烈的掌聲。

“楊代表的宣講既通俗易懂, 又讓人心潮澎湃。 ”重慶重品飲食文化有限公司黨員李小瓊說, “這種面對面、心貼心的宣講很接地氣。 十九大報告提出,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讓人民吃得放心。 我要堅持做好飲食安全工作, 為‘舌尖上的安全’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走進單位、工地宣講的同時, 楊德兵還接受了渝北區委黨校老師的輔導, 立志把十九大精神講得更深更透。

“共產黨員關鍵時刻要衝鋒在前, 吃苦在前”

楊德兵18歲就出來打工, 在架子工這個崗位上幹了近30年。

“位於解放碑的紐約·紐約大廈搭樓頂架子時, 一般架子工根本不敢上, 是我和工友們花了幾個月時間搭起來的。 ”楊德兵坦言, “我是技術工人, 更是共產黨員, 關鍵時刻就要衝鋒在前、吃苦在前。 ”

針對建築業流動性大、工序複雜、交叉作業, 不同專案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作業環境不同, 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突發性、多樣性困難, 勤思好學的楊德兵編寫出《施工現場腳手架搭拆》《扣管、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的區別及應用》等小手冊發給工友們。 他希望把自己的施工實踐與正在推行的建築產業現代化相結合,編寫出更多工作經驗小手冊,幫助工友更好更快地轉型成為現代產業工人。

楊德兵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深刻理解。“十九大報告讓我們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擼起袖子加油幹,具體來說,立足崗位怎麼幹?怎麼創新?怎麼把自己的價值通過崗位充分體現出來?只有不斷學習再學習。”楊德兵說,他將總結更多操作方法,進一步做好“傳幫帶”工作,把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傳遞下去。

“我的工作範圍不僅是重慶,還有貴州、四川,我要帶出更多徒弟,把自己所學的所掌握的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這就叫花開滿園,技術報國!”楊德兵說。

【光明日報】巴渝鄉村新圖景

這下真吃了定心丸

截至今年8月,重慶還有30萬未脫貧人口,這些貧困人口在脫貧增收過程中往往面臨一些特殊困難,是脫貧攻堅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重慶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精准扶貧的部署,有針對性地實施了穩定脫貧提升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產業扶貧提升行動等七大脫貧攻堅行動,努力做到脫貧增收奔小康“一個都不能掉隊”。按照這個原則,渝北區古路鎮烏牛村對全村36戶低保戶、2戶低收入戶、7戶原建卡貧困戶等低收入群體實行產業、就業、創業三項扶持,困難群眾生活普遍都有了較大改善。

黨和政府對農村越來越重視,

我們對脫貧致富奔小康越來越有信心

淺丘坡地間的興盛村孝悌苑和新塘灣農民新村,是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園林式村莊的代表。一棟棟小洋樓周圍環繞著荷花池、太陽能路燈、器材齊備的小型健身場、籃球場、生活超市、便民診所和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興盛村村民郭方模稱自己居住的居民新村是“致富不愁沒門路,老來不愁無依靠”的幸福家園。郭方模一家是生態移民,在享受國家生態移民和土地複墾政策後,還在居民新村分到了一套98平方米的小洋房。郭方模稱現在的古路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鄰里、幹群一家親的感覺。“大家平時聊天,都稱讚這幾年家家戶戶收入更高了,鄰里關係更融洽了,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服舒心了。”郭方模說,“黨的十九大報告又有許多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新部署,今後的農村生活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重慶新聞聯播】讓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 各地學習宣傳熱潮持續展開

簡介:連日來,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在各地持續展開。

視頻連結:

//news.cbg.cn/cqxwlb/2017/1104/9323743.shtml

【重慶新聞聯播】重慶中光電產業園一期項目投產

簡介: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期)11月4日在位於渝北玉峰山的臨空前沿科技城正式投產,這也是前沿科技城首個投產的專案,年產顯示觸控產品將達到2.4億套,供應客戶包括富士康、諾基亞、華為、中興等知名企業­。

視頻連結:

//news.cbg.cn/cqxwlb/2017/1105/9325485.shtml

【重慶商報】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投產 渝北加速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11月4日,渝北區智慧終端機製造產業迎來好消息。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這是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的首個投產專案,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同時,達碩實業、華博汽車、川東石油等六個落地項目也在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集中開工,將加速渝北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智慧終端機製造基地。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總投資達50億元,項目以研發和生產顯示觸控等產品及相關上下游相關配套零部件為主,2021年項目全面建成和量產後將成為國內重要的液晶顯示幕(TFT-LCD Module)製造基地。產業園一期投產後,月產量將達2000萬件套,整個專案建成達產後,顯示觸控等產品的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並提供超過8000個就業機會。

據悉,此次集中開工的六個落地項目涵蓋汽車零部件、油氣鑽探研發、智慧製造等領域,用地380畝,總建築規模31萬平方米,可提供約2400個就業機會。這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產出效益好的重點產業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近2億元,有效填補了重慶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空白。

據悉,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是我市和渝北區全力打造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位於渝北區玉峰山鎮,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也是渝北區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戰略平臺和打造臨空製造區的核心引擎。

據介紹,臨空前沿科技城搶抓移動終端市場需求,積極打造集品牌商、代工商和配送商為一體的智慧終端機產業集群及汽車零部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已簽約落戶的OPPO、金立、傳音、深科技、中光電、利納馬等36個重點專案,總投資達376億元,預計到2020年,園區工業產值可達到500億元以上。

他希望把自己的施工實踐與正在推行的建築產業現代化相結合,編寫出更多工作經驗小手冊,幫助工友更好更快地轉型成為現代產業工人。

楊德兵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深刻理解。“十九大報告讓我們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擼起袖子加油幹,具體來說,立足崗位怎麼幹?怎麼創新?怎麼把自己的價值通過崗位充分體現出來?只有不斷學習再學習。”楊德兵說,他將總結更多操作方法,進一步做好“傳幫帶”工作,把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傳遞下去。

“我的工作範圍不僅是重慶,還有貴州、四川,我要帶出更多徒弟,把自己所學的所掌握的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這就叫花開滿園,技術報國!”楊德兵說。

【光明日報】巴渝鄉村新圖景

這下真吃了定心丸

截至今年8月,重慶還有30萬未脫貧人口,這些貧困人口在脫貧增收過程中往往面臨一些特殊困難,是脫貧攻堅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重慶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精准扶貧的部署,有針對性地實施了穩定脫貧提升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產業扶貧提升行動等七大脫貧攻堅行動,努力做到脫貧增收奔小康“一個都不能掉隊”。按照這個原則,渝北區古路鎮烏牛村對全村36戶低保戶、2戶低收入戶、7戶原建卡貧困戶等低收入群體實行產業、就業、創業三項扶持,困難群眾生活普遍都有了較大改善。

黨和政府對農村越來越重視,

我們對脫貧致富奔小康越來越有信心

淺丘坡地間的興盛村孝悌苑和新塘灣農民新村,是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園林式村莊的代表。一棟棟小洋樓周圍環繞著荷花池、太陽能路燈、器材齊備的小型健身場、籃球場、生活超市、便民診所和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興盛村村民郭方模稱自己居住的居民新村是“致富不愁沒門路,老來不愁無依靠”的幸福家園。郭方模一家是生態移民,在享受國家生態移民和土地複墾政策後,還在居民新村分到了一套98平方米的小洋房。郭方模稱現在的古路鎮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鄰里、幹群一家親的感覺。“大家平時聊天,都稱讚這幾年家家戶戶收入更高了,鄰里關係更融洽了,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服舒心了。”郭方模說,“黨的十九大報告又有許多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新部署,今後的農村生活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重慶新聞聯播】讓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 各地學習宣傳熱潮持續展開

簡介:連日來,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在各地持續展開。

視頻連結:

//news.cbg.cn/cqxwlb/2017/1104/9323743.shtml

【重慶新聞聯播】重慶中光電產業園一期項目投產

簡介: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期)11月4日在位於渝北玉峰山的臨空前沿科技城正式投產,這也是前沿科技城首個投產的專案,年產顯示觸控產品將達到2.4億套,供應客戶包括富士康、諾基亞、華為、中興等知名企業­。

視頻連結:

//news.cbg.cn/cqxwlb/2017/1105/9325485.shtml

【重慶商報】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投產 渝北加速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11月4日,渝北區智慧終端機製造產業迎來好消息。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這是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的首個投產專案,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同時,達碩實業、華博汽車、川東石油等六個落地項目也在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集中開工,將加速渝北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智慧終端機製造基地。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總投資達50億元,項目以研發和生產顯示觸控等產品及相關上下游相關配套零部件為主,2021年項目全面建成和量產後將成為國內重要的液晶顯示幕(TFT-LCD Module)製造基地。產業園一期投產後,月產量將達2000萬件套,整個專案建成達產後,顯示觸控等產品的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並提供超過8000個就業機會。

據悉,此次集中開工的六個落地項目涵蓋汽車零部件、油氣鑽探研發、智慧製造等領域,用地380畝,總建築規模31萬平方米,可提供約2400個就業機會。這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產出效益好的重點產業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近2億元,有效填補了重慶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空白。

據悉,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是我市和渝北區全力打造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位於渝北區玉峰山鎮,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也是渝北區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戰略平臺和打造臨空製造區的核心引擎。

據介紹,臨空前沿科技城搶抓移動終端市場需求,積極打造集品牌商、代工商和配送商為一體的智慧終端機產業集群及汽車零部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已簽約落戶的OPPO、金立、傳音、深科技、中光電、利納馬等36個重點專案,總投資達376億元,預計到2020年,園區工業產值可達到500億元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