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AI時代來臨,人類究竟在焦慮什麼?

文丨金融之家

金融之家11月7日訊, 當今互聯網時代, AI人工智慧話題席捲全球。 而互聯網行業的最大特點就是瞬息萬變。 每一次技術的革新,

都能左右一個企業的生存命運, 只有不斷探索新的模式, 把握最前沿的科技手段, 才能有幸生存下去, 作為中國互聯網巨擎的BATJ深諳此道。

AI時代, 最先思考與焦慮的是BATJ。

騰訊CEO馬化騰曾在知乎上的一個問題曾引爆業內話題。 馬化騰焦慮提問“整個人類處於互聯網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 互聯網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作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科技公司CEO, 馬化騰最關心的是整個互聯網的發展。 而AI人工智慧將會在互聯網發展進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目前只能拭目以待。

但是馬化騰的一句索問, 無不體現出大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科技領域中上下求索的迷茫, 其實, 對於AI的未來發展, 中國最前沿的互聯網企業無不殫精竭慮。 都在使勁渾身解數爭取比別人多走一步。

BATJ爭先恐後佈局AI人工智慧

作為國內最早接觸金融科技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百度宣佈, 百度自主研發的AI工具包PaddlePaddle已經超越主要競爭對手Google的Google TensorFlow, 成為開發者中推廣最好的產品。 並且, 宣佈“All in AI”的百度已經將下一個目標鎖定為培養AI技術人員,

百度在深圳推出的“燎原計畫”便志在於此。 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喻友平表示, 百度的“燎原計畫”希望在2018年實現與500家以上的生態合作夥伴攜手共贏, 並為行業培養5000名以上的深度學習高端人才, 同時遴選60家以上的創業公司進入AI加速器, 並投資10家以上的AI創業公司, 促進行業發展。

同樣在AI人工智慧上, 阿裡巴巴同樣嗅覺靈敏。 2017年初, 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 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來定義螞蟻金服, 與Fintech相比, Techfin是用技術、資料能力去助力金融, 去服務那些普通消費者、普通商戶, 去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 幫助他們全面升級。 阿裡巴巴下設的“達摩院”也於2017年10月17日向AI人才拋出橄欖枝。

阿裡擁有全球最大的購物網站, 今年的“雙十一”盛會更像一場精彩絕倫的AI盛會。

金融之家據悉, 今年“雙十一”期間, 由阿裡巴巴iDST團隊創造的AI調度官“達靈”正式上任。 日常工作中, 達靈每天會採集29億條機器運營狀態, 日均隔離異常機器1000次左右, 在大促期間調度準確率達到94%,

時間只需要2秒鐘。 除了“達靈”以外, 機器運營小二、機器導購員、智慧客服、AI設計師、機器揀貨員、機房巡邏員等一系列新物種已在天貓“雙十一”前夕集中上崗。

騰訊CEO馬化騰對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質問, 也在影響著騰訊的決策, 10月17日, 騰訊宣佈北京大學-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協同創新實驗室在北京正式揭牌。 雙方將共同在人工智慧、大資料等以及其他新興科研領域展開前沿探索和人才培養,打造國際領先的校企合作科研平臺和產學研用基地,為我國大資料和AI等核心領域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作為互聯網企業後起之秀的京東,在AI領域的佈局卻先人一步。2015年10月,京東金融在國內最早提出“Fintech”的定位,將AI技術作為平臺核心並努力踐行。11月6日舉行的JDD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金融重磅發佈全球首個提供FaaS(Fintech as a Service)的企業服務雲平臺。此外,AI技術在京東物流中也大行其道,無人倉、無人機和配送機器人的應用,助力京東物流在業內領先一籌。

AI人工智慧應用在金融行業,誰在焦慮?

11月6日,在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IMF前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在金融科技的衝擊下,傳統銀行的內生產品鏈正逐漸演變成全社會的產業鏈,銀行的基礎業務正被外部細分的金融機構和公司分割蠶食,如果傳統銀行不改變,最終將變成“畢卡索的魚”,即骨架尚存,卻沒有了使用價值。

“‘畢卡索的魚’源自著名畫家畢卡索吃魚的照片,畢卡索吃魚很認真,一塊一塊地吃,吃完可以保留非常完整的魚頭魚骨形狀。但若只剩魚頭魚骨,即便再完整,這條魚的價值何在?”朱民說。

具體來講,當前的金融市場生產模式有了根本的變化和顛覆。以前的銀行機構產品服務是內生的,從產品設計到風險管理、財務監督再到客戶、機構、經驗回饋,都是銀行內部的產品鏈,但當前這個封閉的產品鏈被一個個的外部產業鏈切入和肢解了,銀行的服務過程變成了外部社會的合作過程。“這個產業鏈被越拉越長,越拉越細,這是一種顛覆,這種顛覆不但是產品上,更多的是組織架構上,根本上是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

朱民認為,傳統銀行有四大支柱,分別是合作夥伴、組合產品、風險管理和物理網路機構,而如今,這四大支柱都被金融科技所顛覆。其中,戰略合作者變成了市場上的產業鏈合作者;產品不單由銀行提供,而且有大量的外部供應商;風險管理的機器化率可以達到80%以上;物理的分支機搆也變成了手機用戶端。

不過,朱民也提到,目前的金融科技依然存在潛在風險,例如資料的隱私問題、貸款的追責和管理問題、監管問題等。因此,如何將金融科技有效的運用到銀行變革中,是非常關鍵的。

他講到,目前銀行的前臺有銷售、客戶、服務,中台有風險管理,此外還有IT、審計、財務,而目前的金融科技技術主要含有語音辨識、搜索處理、規劃、圖像生成和導航等,“將這些技術投射到銀行的業務中,AI會遍佈銀行所有的垂直領域和部門,這是傳統商業銀行也是金融科技的未來。”

不過,有部分銀行業內人士對金融科技將顛覆銀行業持審慎看法。例如,交通銀行信用卡部經理王衛東從信用卡行業分析表示,近些年,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確遭遇了比較大的外部競爭,特別是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迅猛發展。但是,目前的消費金融市場還是比較大,完全可以容納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同步發展。而且目前銀行的信用卡審批流程也在積極嘗試使用金融科技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既然金融科技和AI技術將傳統銀行的產品分割成細分的產業鏈,銀行何不借此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做得更好,做得更加精美?我個人覺得銀行和金融科技的合作前景很大。”王衛東說。

在風險管理方面,他舉例稱,交行信用卡部成立13年積累的風險控制經驗,不是簡單地建立資料模型可以覆蓋的。此外,客戶經營能力也是傳統銀行很關鍵的能力。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技術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關注其技術風險,因此,銀行對於新技術的運用,相對來講比較謹慎。上海銀行副行長胡德斌認為,對於複雜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我們要考慮如何對其計算結果進行有效地掌控。“比如授信風險模型,都是通過大量的機器自我學習,有可能產生的結果和預期不一樣。對於這樣的結果,如何能夠及時發現,如何通過其他的技術控制、監控,也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課題。”

AI時代的來臨,我們又在焦慮什麼?

AI時代的來臨除了會影響某些行業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將改變人們的就業市場,《人類簡史》作者、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以視頻的方式向大家表達了他對未來世界發展的觀點及擔憂。

尤瓦爾·赫拉利稱AI人工智慧革命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它會徹底改變經濟,尤其是就業市場,因為人工智慧在越來越多的任務上表現的比人類更為出色隨著AI人工智慧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人類,人類會面臨更多的失業,並且我們可能會見證一個新的全球階級的誕生——無用階級,無用階級的人類在所有方面都無法超越AI人工智慧。

比如在無人駕駛領域,五到十年前,機器比人開車開得好聽起來還像科幻小說。但今天大部分行業專家都認為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也許在未來10年、20年、30年,電腦和無人駕駛會取代上千萬計程車司機、公交司機和卡車司機,讓人類失業。人工智慧駕駛相對人類駕駛員有著巨大的潛在優勢。所以讓AI司機替代人類司機是非常合理的。同樣地,用人工智慧醫生替代人類醫生也是非常合理的。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大多數人手中的經濟、政治力量會轉移到少數控制並擁有演算法、電腦和網路的精英手中。

同時由於所有車輛駕駛、服裝生產、甚至醫藥或金融領域的工作會消失,新的工作很可能會出現、被創造出來。但我們無法確定將創造出足夠多的新工作。即使出現了新的工作,人們也將需具備非常高的技能才能勝任。大多數專家認為流水線作業的工作,如襯衫生產或計程車駕駛將會被機器人或電腦接管。新的工作將要求人們善於創造,心靈手巧,靈活善變。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必要的教育和訓練讓他們能夠執行這類工作。所以可能會有數百萬的計程車司機和紡織廠工人失業,新的工作則可能是軟體工程這類的工作。更糟糕的是AI人工智慧革命將不會是孤立的分水嶺事件。AI人工智慧革命的浪潮將一浪高過一浪。

所以不管什麼新的工作出現,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內,這些新工作本身也可能消失,被新版本、新一代的電腦和演算法取代。想要擁有能做一輩子的工作或者專業,將變成過去時。這不是我們可以推遲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再去面對的問題,不像是說我們能自我安慰:人工智慧革命要2040年或者2050年才會到來,我們等到那個時候再擔心吧。

我們需要今天就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今天的一大問題是在2017年的校園裡我們要教小孩子什麼、在2017年的學院或大學教學生們什麼,才能讓他們在2040年得到一份工作,習得必要的技能。如果等到2040年,那就太晚了。

到那個時候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絕大部分東西就會和時代毫無關聯。而在這裡我們面對的一大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2040年、2050年的就業市場或者經濟形勢會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

唯一可以確信的是,2050年的世界將和現在完全不同,那將是一個非常繁忙的世界。

雙方將共同在人工智慧、大資料等以及其他新興科研領域展開前沿探索和人才培養,打造國際領先的校企合作科研平臺和產學研用基地,為我國大資料和AI等核心領域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作為互聯網企業後起之秀的京東,在AI領域的佈局卻先人一步。2015年10月,京東金融在國內最早提出“Fintech”的定位,將AI技術作為平臺核心並努力踐行。11月6日舉行的JDD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金融重磅發佈全球首個提供FaaS(Fintech as a Service)的企業服務雲平臺。此外,AI技術在京東物流中也大行其道,無人倉、無人機和配送機器人的應用,助力京東物流在業內領先一籌。

AI人工智慧應用在金融行業,誰在焦慮?

11月6日,在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IMF前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在金融科技的衝擊下,傳統銀行的內生產品鏈正逐漸演變成全社會的產業鏈,銀行的基礎業務正被外部細分的金融機構和公司分割蠶食,如果傳統銀行不改變,最終將變成“畢卡索的魚”,即骨架尚存,卻沒有了使用價值。

“‘畢卡索的魚’源自著名畫家畢卡索吃魚的照片,畢卡索吃魚很認真,一塊一塊地吃,吃完可以保留非常完整的魚頭魚骨形狀。但若只剩魚頭魚骨,即便再完整,這條魚的價值何在?”朱民說。

具體來講,當前的金融市場生產模式有了根本的變化和顛覆。以前的銀行機構產品服務是內生的,從產品設計到風險管理、財務監督再到客戶、機構、經驗回饋,都是銀行內部的產品鏈,但當前這個封閉的產品鏈被一個個的外部產業鏈切入和肢解了,銀行的服務過程變成了外部社會的合作過程。“這個產業鏈被越拉越長,越拉越細,這是一種顛覆,這種顛覆不但是產品上,更多的是組織架構上,根本上是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

朱民認為,傳統銀行有四大支柱,分別是合作夥伴、組合產品、風險管理和物理網路機構,而如今,這四大支柱都被金融科技所顛覆。其中,戰略合作者變成了市場上的產業鏈合作者;產品不單由銀行提供,而且有大量的外部供應商;風險管理的機器化率可以達到80%以上;物理的分支機搆也變成了手機用戶端。

不過,朱民也提到,目前的金融科技依然存在潛在風險,例如資料的隱私問題、貸款的追責和管理問題、監管問題等。因此,如何將金融科技有效的運用到銀行變革中,是非常關鍵的。

他講到,目前銀行的前臺有銷售、客戶、服務,中台有風險管理,此外還有IT、審計、財務,而目前的金融科技技術主要含有語音辨識、搜索處理、規劃、圖像生成和導航等,“將這些技術投射到銀行的業務中,AI會遍佈銀行所有的垂直領域和部門,這是傳統商業銀行也是金融科技的未來。”

不過,有部分銀行業內人士對金融科技將顛覆銀行業持審慎看法。例如,交通銀行信用卡部經理王衛東從信用卡行業分析表示,近些年,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確遭遇了比較大的外部競爭,特別是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迅猛發展。但是,目前的消費金融市場還是比較大,完全可以容納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同步發展。而且目前銀行的信用卡審批流程也在積極嘗試使用金融科技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既然金融科技和AI技術將傳統銀行的產品分割成細分的產業鏈,銀行何不借此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做得更好,做得更加精美?我個人覺得銀行和金融科技的合作前景很大。”王衛東說。

在風險管理方面,他舉例稱,交行信用卡部成立13年積累的風險控制經驗,不是簡單地建立資料模型可以覆蓋的。此外,客戶經營能力也是傳統銀行很關鍵的能力。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技術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關注其技術風險,因此,銀行對於新技術的運用,相對來講比較謹慎。上海銀行副行長胡德斌認為,對於複雜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我們要考慮如何對其計算結果進行有效地掌控。“比如授信風險模型,都是通過大量的機器自我學習,有可能產生的結果和預期不一樣。對於這樣的結果,如何能夠及時發現,如何通過其他的技術控制、監控,也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課題。”

AI時代的來臨,我們又在焦慮什麼?

AI時代的來臨除了會影響某些行業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將改變人們的就業市場,《人類簡史》作者、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上以視頻的方式向大家表達了他對未來世界發展的觀點及擔憂。

尤瓦爾·赫拉利稱AI人工智慧革命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它會徹底改變經濟,尤其是就業市場,因為人工智慧在越來越多的任務上表現的比人類更為出色隨著AI人工智慧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人類,人類會面臨更多的失業,並且我們可能會見證一個新的全球階級的誕生——無用階級,無用階級的人類在所有方面都無法超越AI人工智慧。

比如在無人駕駛領域,五到十年前,機器比人開車開得好聽起來還像科幻小說。但今天大部分行業專家都認為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也許在未來10年、20年、30年,電腦和無人駕駛會取代上千萬計程車司機、公交司機和卡車司機,讓人類失業。人工智慧駕駛相對人類駕駛員有著巨大的潛在優勢。所以讓AI司機替代人類司機是非常合理的。同樣地,用人工智慧醫生替代人類醫生也是非常合理的。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大多數人手中的經濟、政治力量會轉移到少數控制並擁有演算法、電腦和網路的精英手中。

同時由於所有車輛駕駛、服裝生產、甚至醫藥或金融領域的工作會消失,新的工作很可能會出現、被創造出來。但我們無法確定將創造出足夠多的新工作。即使出現了新的工作,人們也將需具備非常高的技能才能勝任。大多數專家認為流水線作業的工作,如襯衫生產或計程車駕駛將會被機器人或電腦接管。新的工作將要求人們善於創造,心靈手巧,靈活善變。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必要的教育和訓練讓他們能夠執行這類工作。所以可能會有數百萬的計程車司機和紡織廠工人失業,新的工作則可能是軟體工程這類的工作。更糟糕的是AI人工智慧革命將不會是孤立的分水嶺事件。AI人工智慧革命的浪潮將一浪高過一浪。

所以不管什麼新的工作出現,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內,這些新工作本身也可能消失,被新版本、新一代的電腦和演算法取代。想要擁有能做一輩子的工作或者專業,將變成過去時。這不是我們可以推遲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再去面對的問題,不像是說我們能自我安慰:人工智慧革命要2040年或者2050年才會到來,我們等到那個時候再擔心吧。

我們需要今天就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今天的一大問題是在2017年的校園裡我們要教小孩子什麼、在2017年的學院或大學教學生們什麼,才能讓他們在2040年得到一份工作,習得必要的技能。如果等到2040年,那就太晚了。

到那個時候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絕大部分東西就會和時代毫無關聯。而在這裡我們面對的一大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2040年、2050年的就業市場或者經濟形勢會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

唯一可以確信的是,2050年的世界將和現在完全不同,那將是一個非常繁忙的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