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劉方磊|用建築向世界表達中國的“天大人”

9月3 ~ 5日, 第九屆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在廈門舉行, 這是近年來在中國舉行的又一場國際盛會,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於中國。

峰會的主會場改造的主設計師則由我校1994屆建築系校友劉方磊擔綱。 他以“丹冠飛羽飄海絲”為理念, 將深植於廈門當地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一帶一路”相結合, 融入到主會場設計中, 再一次將中國文化的魅力展示給全世界, 彰顯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

2014年北京APEC峰會, 劉方磊首次通過方案競標擔綱在中國舉辦的國際峰會的會場主設計師, 其設計的“漢唐飛揚”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驚豔了全球, 劉方磊也一下走入了大眾視野, “聲名鵲起”。 而此後到2016年G20杭州峰會,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再到這一次金磚峰會, 4年來在中國舉辦的大規模國際峰會, 劉方磊均一路成功擔綱了會場主設計師。 世界範圍內的聚焦及“中國風範”的場館設計風格,

使劉方磊成為了網友口中“當下最紅的‘中國風’建築師”。

日前, 劉方磊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受了我校宣傳部記者的專訪。 說到網友們的熱議, 他笑談自己對是否“最紅”並不在意, 但國人對“中國風”建築設計的認可最令他感到鼓舞和自豪。 他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優秀並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建築師不斷湧現, 並通過建築這一全世界通用“語言”, 向世界表達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劉方磊在接受記者採訪

建築是一個非常不容易實現的夢想

4年時間, 連續擔綱4場國際峰會會場主設計師, 劉方磊的成功在旁觀者看來有些“一帆風順”, 但對於劉方磊本人來說, “建築是一個非常不容易實現的夢想”。

採訪時, 劉方磊聊起了自己在天大求學時的一些故事:“一開始我在班裡的成績並不出色, 甚至有一個很長的蟄伏期。 我的設計基礎一般, 班裡作業打分時我總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作品打分高、有的作品打分低。 在老師的指引下, 我開始到圖書館大量閱讀外國刊物,

臨摹外國建築設計大師的平面圖, 終於在大四的上學期, 我的作業‘新街口電影院’獲得了全年級最高分。 ”他說這件事對自己影響很深, 並不是因為自己的作品獲得了最高分, 而是一直以來的努力有了回報, 他也終於在不斷的積累中找到了學習建築的“感覺”。

1994年天大畢業後, 劉方磊進入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開始了自己的建築師職業生涯, 至今已走過23年的工作歷程。 在這個“略微漫長”的時間裡, 劉方磊“也經歷了坎坎坷坷、經歷了期待與希望”。 大部分時間裡他默默無聞, 在一次次設計競標中打磨自己, 在一次次的成功和失敗中積澱自己, 亦在時光中不斷尋找和確立自己的建築理念與夢想。

今年3月劉方磊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在2014年之前, 劉方磊已擔綱設計了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大廈、淄博國賓館、北京運河壹號總部、北京月壇松鶴樓、北京香港馬會會所、新廣州南站等一系列建設項目。 這是他工作後20年一步步走過、不斷積累的歷程, 是他的深厚的建築思想和文化的“積澱”。

2014年北京APEC峰會的會場設計方案招標工作從2010年就開始了,公司指派劉方磊做方案主創參與競標。這一次峰會會場方案競標也成為了他一個“契機”,並不是一個所謂事業成功的契機,而是一個“追尋和實現自己建築夢想”的契機。

在天大建築系就讀時,劉方磊最愛讀中國和世界古代建築史,尤其對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文化有著更深的熱愛,不斷在其中汲取知識營養。剛畢業在北京工作時,劉方磊說自己感覺世界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很多出國回來的人卻描述說我們與發達國家有近百年的距離。

“我聽起來感到很無奈,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我繼續去看世界史,爭取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史,去思考這個問題。”劉方磊說,“我們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度,5000年的文明史從未中斷。

但近200年歷史讓中國人不知不覺由極度自信變為極度不自信,這一影響也持續了很長時間,亦表現在國內的建築設計表達上。”但到了北京APEC峰會會場設計方案招標時,劉方磊能感覺到,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建築設計的發展都到了一個復興的契機,而他也相信,這正在成為一個全中國的集體共鳴。

在設計方案時,劉方磊再一次到北京的眾多建築去仔細觀看,北海、頤和園、故宮、景山……“我依然記得我12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了故宮的五鳳樓,我那時就被它的優美曲線和屋簷轉角感動了。其實中國《詩經》裡有一句話,很好地描述了中國的屋簷,它叫‘如鳥斯革,如翬斯飛’,這是古人對中國大房子的一種美好的描寫。我認為漢唐建築是對這首詩最貼切的表達。”

劉方磊一直在看中國傳統的曲線和屋簷轉角,希望有一天,把它和工業文化、和金屬、和國際語言相結合,探索出自己建築的一種新的路線。他把這一理念提給了自己的設計團隊,獲得了團隊的認可和支持。他們的設計方案以“漢唐飛揚”為主題,“漢唐兩代中華人的心胸開闊、深遠、包容,與當下中國復興的歷史拐點意境相契合”。最終幾經波折,劉方磊團隊的設計方案在與國內外設計團隊的PK中中標。

當2014年北京APEC峰會開幕時,劉方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看到各國領導人走在紅地毯上,走在雨棚裡,走進這個房子,在房子裡開會。我們設計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空間成為會場,成為眾國的舞臺,向世界表達著中國的文化”,劉方磊覺得有一種幸福感由然而生,他開始實現自己的建築夢想了。

尋找建築設計與時代的契合

在2014年北京APEC峰會後,劉方磊又馬不停蹄地參與到2016年杭州G20峰會的會場改造設計競標工作中。

在劉方磊看來,北京APEC峰會的“漢唐飛揚”體現出了中國北方文化的恢弘敦厚、沉穩大氣、富麗華美,而G20峰會所在的杭州則是中國江南文化傳承之地。“江南文化是一種意境文化、詩情文化、畫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傑出代表”,從參與設計投標到開始施工建設,劉方磊走訪了杭州西湖、紹興會稽山、魯迅故居街區和諸多江南古鎮,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在設計時看傳統的建築,尋找本土的文化,並提取現代的符號感覺。

杭州G20峰會主會場

如何去捕捉江南的文化?如何把江南的文化做出大國風範?劉方磊坐船到西湖小瀛洲,觀看三潭映月,“我心相印亭”讓劉方磊心中一震。G20峰會追求的不就是在同一屋簷下的溝通聯動、心心相印、合作共贏嗎?於是在室內設計中,融入室外空間感的“廿國共宇”設計思路油然而生。“我希望通過周邊的環境去深刻地理解這個地域文化的神奇,不在於具體的‘形’,而是要把它的‘神’融入到建築設計中。”

“中國古人就告訴我們,建築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同時也要營建人類的精神家園,20國領袖在此親如一家,共同營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我有這個核心信念,我被周邊的建築打動,它一定要具備一個場所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文學、來自歷史、來自形態,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景之間的互動。建築情景交融,人們在這個環境中融為一片,能夠享受到空間的大美、時間的大美,這種美是其它藝術所不可比擬的。它是人類中最宏大、立於天地間的藝術品,是別人無法拿走的。”劉方磊如是說。

今年5月,劉方磊擔綱設計的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再次迎來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漢唐飛揚”所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精神與“一帶一路”主題相得益彰。

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

而9月剛剛落下帷幕的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劉方磊以“丹冠飛羽飄海絲”為理念,將中國文化滲入到廈門金磚峰會主會場設計之中。劉方磊的靈感來自於廈門的市樹和海洋。廈門市的市樹是鳳凰樹,鳳凰花就好像是丹鳳之冠,而鳳凰樹的葉子就好像飛凰之羽毛;鳳凰在中國文化中有吉祥的寓意,鳳凰重生象徵著中國文化的復興。他把鳳凰花與鳳凰的精神相結合便有了“丹冠飛羽”的概念。

廈門是沿海城市,很早就接觸了海洋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是東南沿海文化圈、福建文化圈的原點。絲綢和海洋都會帶給人飄逸的感覺,劉方磊把這種感覺固化成建築的語言,廈門的市樹和海洋結合起來,就有了這個設計理念。這些建築設計的理念都是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劉方磊也是力圖將中國最美好的東西通過建築傳遞給全世界。

2017年金磚會議廈門主會場

劉方磊說,從北京APEC到廈門金磚峰會,是我們的國家走向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國際盛會在中國舉辦,需要中國通過會場的建築語言展現自己的大國風範,表達和傳遞中國的文化自信。他自己則努力在自己擔綱的峰會場館設計中,尋求建築設計與時代的契合。

“我們通過建築語言表達和傳遞的中國文化自信並不是盲目的、排他的,而是理性、開放、包容的”。正如劉方磊在參加央視《開講了》欄目時所說:“人類的文明,是由各種文明組合而成。世界所有國家的文明,他們值得驕傲的是有很多歷史悠久的著名建築。這些建築不屬於任何一個人,而是屬於全人類,所以叫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尊重自己的建築,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探索出自己建築的一種新的路線。”

將“積澱”兩個字送給年輕學子

今年是天大建築學院80周年華誕。80年來,天大建築專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他們走向社會、服務國家,更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建築大師。而如今,劉方磊也成為了“天大人”的驕傲,成為天大一名知名校友。

在專訪中,記者請劉方磊給天大的年輕學弟學妹們提一些學業和人生的建議。他靜靜地想了想說:“如果說要給新一代年輕學子們一些建議的話,我想還是‘積澱’這兩個字吧。”這也正是他在講述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時反復提到的兩個字。“在學業和人生中,需要靜下心來,找尋到自己的熱愛與目標,不斷地去積累和鋪墊。”

劉方磊在2017屆畢業典禮上發言

在今年7月的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劉方磊代表優秀校友發言,他送給了母校一首詩,和母校師生分享了他的母校情懷、人生感悟和對“一帶一路”真諦的解讀:

劉方磊簡介

遼寧鞍山人;1994年本科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築系;2001年通過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資質;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劉方磊是北京APEC峰會主會場總建築師、“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場總建築師;杭州G20峰會主會場總建築師、杭州G20峰會核心主會議廳(廿國共宇)室內裝修總設計師;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總建築師;廈門金磚會議主會場總建築師。

代表作品:

2014年第22屆APEC峰會主會場、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主會場

獲2015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一等獎

2015年北京市第十八屆優秀工程一等獎

第十三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5年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2016全國品質獎卓越項目獎

2014中國設計紅星獎特別獎

第11屆G20(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改造含室內設計、“廿國共宇”主會議廳室內設計、“午宴廳"室內設計

獲2016年中國設計紅星獎特別獎。

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第五屆、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會場,G20能源部長峰會會場

獲2016年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2017年北京市第十九屆優秀工程一等獎

2017年廈門第九屆廈門金磚會議主會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改造

北京香港馬會會所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

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大廈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第十二屆首都建築規劃彙報展二等獎

淄博國賓館會議中心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

APEC安保中心

三亞土福灣喜來登酒店

朝陽交通指揮中心

國家地理館

獲第十七屆首都建築規劃彙報展優秀方案

金寶街香港賽馬會北京總部會所

北京天洋運河壹號總部

昆明聯想展示中心

淄博市國賓館貴賓樓( 五星)

淄博市齊盛國際大酒店

西城區園林局辦公樓及月壇會所

新廣州火車站

大慶聯想展示中心

- tianda1895 -

記者 / 王濤

圖片來源 / 劉方磊個人 新聞網 網路

責任編輯 / 霍文明 項尚

「 天 津 大 學 新 媒 體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們 tjuweixinteam@163.com

是他的深厚的建築思想和文化的“積澱”。

2014年北京APEC峰會的會場設計方案招標工作從2010年就開始了,公司指派劉方磊做方案主創參與競標。這一次峰會會場方案競標也成為了他一個“契機”,並不是一個所謂事業成功的契機,而是一個“追尋和實現自己建築夢想”的契機。

在天大建築系就讀時,劉方磊最愛讀中國和世界古代建築史,尤其對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文化有著更深的熱愛,不斷在其中汲取知識營養。剛畢業在北京工作時,劉方磊說自己感覺世界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很多出國回來的人卻描述說我們與發達國家有近百年的距離。

“我聽起來感到很無奈,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我繼續去看世界史,爭取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史,去思考這個問題。”劉方磊說,“我們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度,5000年的文明史從未中斷。

但近200年歷史讓中國人不知不覺由極度自信變為極度不自信,這一影響也持續了很長時間,亦表現在國內的建築設計表達上。”但到了北京APEC峰會會場設計方案招標時,劉方磊能感覺到,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建築設計的發展都到了一個復興的契機,而他也相信,這正在成為一個全中國的集體共鳴。

在設計方案時,劉方磊再一次到北京的眾多建築去仔細觀看,北海、頤和園、故宮、景山……“我依然記得我12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了故宮的五鳳樓,我那時就被它的優美曲線和屋簷轉角感動了。其實中國《詩經》裡有一句話,很好地描述了中國的屋簷,它叫‘如鳥斯革,如翬斯飛’,這是古人對中國大房子的一種美好的描寫。我認為漢唐建築是對這首詩最貼切的表達。”

劉方磊一直在看中國傳統的曲線和屋簷轉角,希望有一天,把它和工業文化、和金屬、和國際語言相結合,探索出自己建築的一種新的路線。他把這一理念提給了自己的設計團隊,獲得了團隊的認可和支持。他們的設計方案以“漢唐飛揚”為主題,“漢唐兩代中華人的心胸開闊、深遠、包容,與當下中國復興的歷史拐點意境相契合”。最終幾經波折,劉方磊團隊的設計方案在與國內外設計團隊的PK中中標。

當2014年北京APEC峰會開幕時,劉方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看到各國領導人走在紅地毯上,走在雨棚裡,走進這個房子,在房子裡開會。我們設計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空間成為會場,成為眾國的舞臺,向世界表達著中國的文化”,劉方磊覺得有一種幸福感由然而生,他開始實現自己的建築夢想了。

尋找建築設計與時代的契合

在2014年北京APEC峰會後,劉方磊又馬不停蹄地參與到2016年杭州G20峰會的會場改造設計競標工作中。

在劉方磊看來,北京APEC峰會的“漢唐飛揚”體現出了中國北方文化的恢弘敦厚、沉穩大氣、富麗華美,而G20峰會所在的杭州則是中國江南文化傳承之地。“江南文化是一種意境文化、詩情文化、畫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傑出代表”,從參與設計投標到開始施工建設,劉方磊走訪了杭州西湖、紹興會稽山、魯迅故居街區和諸多江南古鎮,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在設計時看傳統的建築,尋找本土的文化,並提取現代的符號感覺。

杭州G20峰會主會場

如何去捕捉江南的文化?如何把江南的文化做出大國風範?劉方磊坐船到西湖小瀛洲,觀看三潭映月,“我心相印亭”讓劉方磊心中一震。G20峰會追求的不就是在同一屋簷下的溝通聯動、心心相印、合作共贏嗎?於是在室內設計中,融入室外空間感的“廿國共宇”設計思路油然而生。“我希望通過周邊的環境去深刻地理解這個地域文化的神奇,不在於具體的‘形’,而是要把它的‘神’融入到建築設計中。”

“中國古人就告訴我們,建築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同時也要營建人類的精神家園,20國領袖在此親如一家,共同營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我有這個核心信念,我被周邊的建築打動,它一定要具備一個場所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文學、來自歷史、來自形態,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景之間的互動。建築情景交融,人們在這個環境中融為一片,能夠享受到空間的大美、時間的大美,這種美是其它藝術所不可比擬的。它是人類中最宏大、立於天地間的藝術品,是別人無法拿走的。”劉方磊如是說。

今年5月,劉方磊擔綱設計的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再次迎來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漢唐飛揚”所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精神與“一帶一路”主題相得益彰。

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

而9月剛剛落下帷幕的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劉方磊以“丹冠飛羽飄海絲”為理念,將中國文化滲入到廈門金磚峰會主會場設計之中。劉方磊的靈感來自於廈門的市樹和海洋。廈門市的市樹是鳳凰樹,鳳凰花就好像是丹鳳之冠,而鳳凰樹的葉子就好像飛凰之羽毛;鳳凰在中國文化中有吉祥的寓意,鳳凰重生象徵著中國文化的復興。他把鳳凰花與鳳凰的精神相結合便有了“丹冠飛羽”的概念。

廈門是沿海城市,很早就接觸了海洋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是東南沿海文化圈、福建文化圈的原點。絲綢和海洋都會帶給人飄逸的感覺,劉方磊把這種感覺固化成建築的語言,廈門的市樹和海洋結合起來,就有了這個設計理念。這些建築設計的理念都是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劉方磊也是力圖將中國最美好的東西通過建築傳遞給全世界。

2017年金磚會議廈門主會場

劉方磊說,從北京APEC到廈門金磚峰會,是我們的國家走向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國際盛會在中國舉辦,需要中國通過會場的建築語言展現自己的大國風範,表達和傳遞中國的文化自信。他自己則努力在自己擔綱的峰會場館設計中,尋求建築設計與時代的契合。

“我們通過建築語言表達和傳遞的中國文化自信並不是盲目的、排他的,而是理性、開放、包容的”。正如劉方磊在參加央視《開講了》欄目時所說:“人類的文明,是由各種文明組合而成。世界所有國家的文明,他們值得驕傲的是有很多歷史悠久的著名建築。這些建築不屬於任何一個人,而是屬於全人類,所以叫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尊重自己的建築,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探索出自己建築的一種新的路線。”

將“積澱”兩個字送給年輕學子

今年是天大建築學院80周年華誕。80年來,天大建築專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他們走向社會、服務國家,更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建築大師。而如今,劉方磊也成為了“天大人”的驕傲,成為天大一名知名校友。

在專訪中,記者請劉方磊給天大的年輕學弟學妹們提一些學業和人生的建議。他靜靜地想了想說:“如果說要給新一代年輕學子們一些建議的話,我想還是‘積澱’這兩個字吧。”這也正是他在講述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時反復提到的兩個字。“在學業和人生中,需要靜下心來,找尋到自己的熱愛與目標,不斷地去積累和鋪墊。”

劉方磊在2017屆畢業典禮上發言

在今年7月的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劉方磊代表優秀校友發言,他送給了母校一首詩,和母校師生分享了他的母校情懷、人生感悟和對“一帶一路”真諦的解讀:

劉方磊簡介

遼寧鞍山人;1994年本科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築系;2001年通過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資質;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劉方磊是北京APEC峰會主會場總建築師、“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場總建築師;杭州G20峰會主會場總建築師、杭州G20峰會核心主會議廳(廿國共宇)室內裝修總設計師;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總建築師;廈門金磚會議主會場總建築師。

代表作品:

2014年第22屆APEC峰會主會場、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主會場

獲2015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一等獎

2015年北京市第十八屆優秀工程一等獎

第十三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5年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2016全國品質獎卓越項目獎

2014中國設計紅星獎特別獎

第11屆G20(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改造含室內設計、“廿國共宇”主會議廳室內設計、“午宴廳"室內設計

獲2016年中國設計紅星獎特別獎。

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第五屆、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會場,G20能源部長峰會會場

獲2016年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2017年北京市第十九屆優秀工程一等獎

2017年廈門第九屆廈門金磚會議主會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改造

北京香港馬會會所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

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大廈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第十二屆首都建築規劃彙報展二等獎

淄博國賓館會議中心

獲北京市優秀工程三等獎

APEC安保中心

三亞土福灣喜來登酒店

朝陽交通指揮中心

國家地理館

獲第十七屆首都建築規劃彙報展優秀方案

金寶街香港賽馬會北京總部會所

北京天洋運河壹號總部

昆明聯想展示中心

淄博市國賓館貴賓樓( 五星)

淄博市齊盛國際大酒店

西城區園林局辦公樓及月壇會所

新廣州火車站

大慶聯想展示中心

- tianda1895 -

記者 / 王濤

圖片來源 / 劉方磊個人 新聞網 網路

責任編輯 / 霍文明 項尚

「 天 津 大 學 新 媒 體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們 tjuweixinteam@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