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今年智能手機都漲價了,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

今年還想花 1999 元買一部旗艦手機, 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受制于上游物料成本的上漲, 以及廠商生存壓力下產品線的調整, 2017 年智慧手機的價格將會普遍上漲, 廠商也正在逐漸擺脫前幾年盛行的“性價比”策略。

也許不少人對於幾百塊的差價並不敏感, 但面對這一次電子產品價格的全面上揚, 如何平衡預算和真實的需求, 就成為一門學問了。 面對越來越浮誇的行銷話術, 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如何讓一部智慧手機的價值最大化?

買手機, 究竟是在買什麼?

十年前, 智慧手機只是一部通訊設備。 十年後,

智慧手機已經成為功能集成度最高的電子設備。 走進地鐵, 手機就變成了電子書、遊戲機、電視、照相機。

問問自己, 到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一個 10 核心的處理器全速運轉其全部的核心?答案是沒有。 那麼多少應用可以在沒有網路下使用呢?答案是幾乎沒有。

多少應用會因為受制於網路速度, 而影響到使用體驗呢?答案是幾乎全部都有。

連接無處不在。 如果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在手機上, 那麼金字塔最底端的一定是——網路連接, 畢竟沒有了網路連接, 智慧手機只是一個高級 MP4。

當你還在舉著手機一面找信號,

一面抱怨運營商信號差的時候, 你只看到了事情的一個側面, 而更為關鍵的以部分則藏在能使手機上網的關鍵部件——數據機 Modem 裡。

和家裡路由器連接的“貓”不太一樣, 移動 Modem 承擔的功能更豐富。 我們手機關鍵的通信功能, 包括 4G LTE 上網、電話, 甚至全網通和雙卡雙待等功能, 沒有這個部件都做不到。

擁有一部好 Modem 的手機, 能夠讓你在網路較弱或者擁擠的公共環境下依然能保證網路通暢, 能夠支援更高的上傳頻寬秒速上傳檔, 能夠顯著降低電話掉線率, 甚至能讓手機更省電一些。

搭載高通驍龍 835 的旗艦機, 究竟強在哪裡?

上個月, 高通在中國發佈了今年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驍龍 835, Android 兩大機皇三星 Galaxy S8 和索尼 XPERIA XZ Premium 正是搭載該平臺。

毫無疑問, 驍龍 835 將成為今年一票 Android 旗艦智慧手機的標配。

當你在網上搜索驍龍 835, 能看到這個詞後面經常連接著“處理器”這個詞。 因為 PC 時代的歷史習慣, 諸如高通驍龍 CPU 這樣的稱法仍然非常普遍, 但嚴格來講, 像高通驍龍 835 這樣的名稱代表的並非是單獨的 CPU,

而是移動平臺。 通過移動平臺能夠帶來的是一個微小型系統, 如果說 CPU 是大腦, 那麼驍龍移動平臺則是包括了大腦、心臟、眼睛和手等等的一個系統整體。

搭載高通驍龍 835 的手機之所以被稱為旗艦機, 不僅僅是因為 CPU 的性能強。 因為 CPU 只佔據了 15% 的能力, 其他其他 85% 則來自 GPU、DSP、Modem 和 ISP 等等。比如手機攝影的時候,考驗的是攝像頭與 ISP 和 DSP 的協調能力。跑步時想計步,算算卡路里就得通過 DSP 進行協處理,分擔處理器的部分工作。而在運行大型 3D 遊戲時,手機會調用 GPU 的處理能力。

由於驍龍 835 內置了驍龍 X16 LTE Modem,因此今年配備了驍龍 835 的手機在上行速度、下行速度和 Wi-Fi 連線性能上具備領先的優勢。換句話說,具備驍龍X16 LTE Modem 能夠讓你的手機在上網告別不愉快的卡頓和斷網。

而在 Wi-Fi 連接上,你也許在大型公共場所,經歷過多設備連接時網速慢的現象。現在不少咖啡館都換上了支援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的路由器,來應對這種情況。

以往的 Wi-Fi 技術,在同一時間點上,一個 Wi-Fi 路由器只能服務一台設備——可以理解成一個接線員在同一時間只能接聽一個使用者的來電一樣,服務完第一個使用者,再服務第二個。而通過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就像是在客服中心中添加了好幾個接線員,可以同時接待更多的顧客了。放在路由器上,就是路由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台設備的資料交換請求了。

當然美好的願景有個重要的前提,即手機支援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所以如果你想舒心的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上網,選購手機的時候也得多考慮一下 Modem 的問題。

Wi-Fi 的痛點不僅僅出現在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少人在家中遇到過這樣尷尬的情況: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劇,向左翻身有 Wi-Fi 信號,向右翻個身變成了 4G 網路,一個沒注意一夜跑完了幾個 G 的流量。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把路由器安置在客廳裡,距離加上牆面的阻隔,Wi-Fi 信號就受到了影響。

如果想讓家中的 Wi-Fi 也“陽光普照”,除了串聯一個路由器,選購手機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一下手機 modem 是否支援雙通路 Wi-Fi 技術。

旗艦機之所以稱為旗艦機,往往在於那些半透明化的功能,在許多場景下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除了上面所說更高的上下行速率,驍龍 X16 LTE Modem 另一個優勢就是對運營商網路制式的支援。

此前有個同事使用的是電信卡,需要臨時換一台手機但借到的一些舊手機都不支援電信網路制式,最終還是得靠一台搭載驍龍全網通手機解圍。

手機流量翻番,手機的連線性越來越重要

如果你從十年前開始使用智慧手機,你會發現這麼一個事實——由於流媒體等新興媒體類別的爆發,手機對於資料傳輸的輸送量翻了好幾番。

智慧手機的進化不斷推動著媒體消費和內容創作的水漲船高。舉個簡單的例子,短短五年時間,手機相機就已經從 500 萬圖元、720p 視頻拍攝進化到 1600 萬圖元拍照和 4K 錄影,解析度就增加為原來的數倍,而資料流程量的增加也大概是這麼一個倍數。

可以說,從小看,手機數據機 modem 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從大方向看,modem 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相比於處理器性能的領先程度,這裡才是高通的絕對優勢所在。

去年在與高通攜手之前,國產手機廠商魅族的旗艦手機基本與 MTK 綁定在一起,一度造成了小米、樂視以相同晶片的中低端機器打魅族旗艦機的尷尬局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三星 Exynos 8890 晶片不支援全網通,在國內用不了電信卡。

長期以來,普通消費者對高通的認知停留在一家晶片公司的層面上,但背後,高通一直是無線技術標準堅定的推動者,從 LTE、LTE+ 到 ULCA、VoLTE,“生而移動”的高通一直在背後發揮重要的作用。

到了 2017 年,如果還不能保證流暢的上網體驗並不支持全網通,實則難稱旗艦二字。

其他其他 85% 則來自 GPU、DSP、Modem 和 ISP 等等。比如手機攝影的時候,考驗的是攝像頭與 ISP 和 DSP 的協調能力。跑步時想計步,算算卡路里就得通過 DSP 進行協處理,分擔處理器的部分工作。而在運行大型 3D 遊戲時,手機會調用 GPU 的處理能力。

由於驍龍 835 內置了驍龍 X16 LTE Modem,因此今年配備了驍龍 835 的手機在上行速度、下行速度和 Wi-Fi 連線性能上具備領先的優勢。換句話說,具備驍龍X16 LTE Modem 能夠讓你的手機在上網告別不愉快的卡頓和斷網。

而在 Wi-Fi 連接上,你也許在大型公共場所,經歷過多設備連接時網速慢的現象。現在不少咖啡館都換上了支援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的路由器,來應對這種情況。

以往的 Wi-Fi 技術,在同一時間點上,一個 Wi-Fi 路由器只能服務一台設備——可以理解成一個接線員在同一時間只能接聽一個使用者的來電一樣,服務完第一個使用者,再服務第二個。而通過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就像是在客服中心中添加了好幾個接線員,可以同時接待更多的顧客了。放在路由器上,就是路由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台設備的資料交換請求了。

當然美好的願景有個重要的前提,即手機支援 MU-MIMO 無擁堵 Wi-Fi 技術,所以如果你想舒心的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上網,選購手機的時候也得多考慮一下 Modem 的問題。

Wi-Fi 的痛點不僅僅出現在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少人在家中遇到過這樣尷尬的情況: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劇,向左翻身有 Wi-Fi 信號,向右翻個身變成了 4G 網路,一個沒注意一夜跑完了幾個 G 的流量。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把路由器安置在客廳裡,距離加上牆面的阻隔,Wi-Fi 信號就受到了影響。

如果想讓家中的 Wi-Fi 也“陽光普照”,除了串聯一個路由器,選購手機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一下手機 modem 是否支援雙通路 Wi-Fi 技術。

旗艦機之所以稱為旗艦機,往往在於那些半透明化的功能,在許多場景下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除了上面所說更高的上下行速率,驍龍 X16 LTE Modem 另一個優勢就是對運營商網路制式的支援。

此前有個同事使用的是電信卡,需要臨時換一台手機但借到的一些舊手機都不支援電信網路制式,最終還是得靠一台搭載驍龍全網通手機解圍。

手機流量翻番,手機的連線性越來越重要

如果你從十年前開始使用智慧手機,你會發現這麼一個事實——由於流媒體等新興媒體類別的爆發,手機對於資料傳輸的輸送量翻了好幾番。

智慧手機的進化不斷推動著媒體消費和內容創作的水漲船高。舉個簡單的例子,短短五年時間,手機相機就已經從 500 萬圖元、720p 視頻拍攝進化到 1600 萬圖元拍照和 4K 錄影,解析度就增加為原來的數倍,而資料流程量的增加也大概是這麼一個倍數。

可以說,從小看,手機數據機 modem 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從大方向看,modem 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相比於處理器性能的領先程度,這裡才是高通的絕對優勢所在。

去年在與高通攜手之前,國產手機廠商魅族的旗艦手機基本與 MTK 綁定在一起,一度造成了小米、樂視以相同晶片的中低端機器打魅族旗艦機的尷尬局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三星 Exynos 8890 晶片不支援全網通,在國內用不了電信卡。

長期以來,普通消費者對高通的認知停留在一家晶片公司的層面上,但背後,高通一直是無線技術標準堅定的推動者,從 LTE、LTE+ 到 ULCA、VoLTE,“生而移動”的高通一直在背後發揮重要的作用。

到了 2017 年,如果還不能保證流暢的上網體驗並不支持全網通,實則難稱旗艦二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