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傷娃最深的5句話,媽媽別再對寶寶說了

大部分媽媽潛意識裡認為, 寶寶還小, 不懂事, 所以有些話不假思索就對寶寶說出來了。 殊不知, 媽媽無心說出的話卻對寶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這5句話傷娃最深, 希望媽媽別再對寶寶說了。

第一句、“這麼不聽話, 不要你了”

當寶寶哭鬧不停或者因為其他事不聽話時, 大部分媽媽都會對寶寶說出這句話, 結果對寶寶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兩點:可能會導致寶寶今後出現情緒不穩定、自卑、敏感、行為退縮等問題;大大破壞寶寶的安全感, 對寶寶的心理產生很大傷害。

正確做法:對寶寶犯的錯誤, 制定規則進行約束和懲罰, 而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傷害他;若寶寶哭鬧得厲害, 先將他抱離鬧場, 再給他擁抱安慰他;若覺得很生氣, 可以深呼吸倒數5個數或走開(要在寶寶能看見你的地方), 自己冷靜一下, 不要任由情緒發作。

第二句、“不許哭”

一旦寶寶哭鬧時, 很多媽媽第一時間飆出的話就是“不許哭”, 其實這句話是不能隨意對寶寶說出口的, 原因有三:這種命令甚至帶著脅迫的語氣, 不僅不能解決問題, 還會讓寶寶更加難受, 破壞親子關係;媽媽要求寶寶不哭, 是因為這種哭泣讓自己心煩意亂, 等於要求寶寶“體貼”自己,

是親子關係的倒置;哭, 是寶寶情緒的一種宣洩, 叫寶寶不許哭, 是對他情緒的壓抑。

正確做法:嘗試弄清寶寶的需求, 是需要什麼還是抗拒什麼, 從需求出發儘量解決問題;若不理解寶寶的需求, 應在他哭泣時向他表達“媽媽愛你, 媽媽陪著你”;尊重寶寶哭泣的權利, 大人傷心尚且落淚, 又怎能要求小孩子不哭?

第三句、“不哭不哭, 打針不痛的”

寶寶感冒打針或者接種疫苗時, 媽媽不能對寶寶說這句話。 跟寶寶說打針不痛, 會降低寶寶打針疼痛的心理預期, 到打的時候就會覺得更痛, 現實和心理的落差會增加寶寶對打針的恐懼, 寶寶心裡一旦留下這種恐懼印象, 今後就很難糾正了。

正確做法:打針之前告訴寶寶是有點疼的, 就像手臂被掐一下那種小痛, 只要堅持幾秒鐘就好了;若打針過程中寶寶覺得疼, 就讓他哭出來, 告訴他媽媽在呢, 不用怕。

第四句、“寶寶吃藥藥, 不苦很甜的”

和上一句是同樣的道理, 也不能對寶寶說。 讓寶寶吃藥時, 如果告訴他藥不苦很甜, 會讓他沒有心理準備, 吃的時候會感覺更苦。 另外, 這樣說還會讓媽媽失去寶寶的信任, 今後給寶寶喂藥難度就更大了。

正確做法:選擇那些讓寶寶容易接受的, 專門針對嬰兒口味的藥物;使用帶刻度的藥用滴管, 既能準確測量藥品劑量, 又能安全方便地把藥送到寶寶嘴裡;營造“愉悅”的喂藥氛圍, 如吃藥後給他獎勵糖果、餅乾等,或者跟他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

第五句、“再吃最後一口”

給寶寶餵飯時,不能追著他喂,並且總是說再吃最後一口。寶寶還小,需要的食量並沒有媽媽想像的那麼大,這種喂法易讓寶寶進食過量,並且對“吃飯”產生厭惡感。長期下去,寶寶會誤認為給自己餵飯是媽媽的任務而非自己的事。吃了“最後一口”,還有“最後一口”,這種哄騙的做法會讓媽媽失去寶寶的信任。

正確做法:按需進食,只要寶寶身體健康,可以自主進食,吃多少讓他自己說了算,這頓吃得少了,下一頓他餓了自然會多吃一點。

上述五句傷娃最深的話,你對寶寶說過幾句?如果說過,就要儘早糾正哦,讓我們一起做個高情商的媽媽,呵護寶寶健康茁壯地成長。

如吃藥後給他獎勵糖果、餅乾等,或者跟他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

第五句、“再吃最後一口”

給寶寶餵飯時,不能追著他喂,並且總是說再吃最後一口。寶寶還小,需要的食量並沒有媽媽想像的那麼大,這種喂法易讓寶寶進食過量,並且對“吃飯”產生厭惡感。長期下去,寶寶會誤認為給自己餵飯是媽媽的任務而非自己的事。吃了“最後一口”,還有“最後一口”,這種哄騙的做法會讓媽媽失去寶寶的信任。

正確做法:按需進食,只要寶寶身體健康,可以自主進食,吃多少讓他自己說了算,這頓吃得少了,下一頓他餓了自然會多吃一點。

上述五句傷娃最深的話,你對寶寶說過幾句?如果說過,就要儘早糾正哦,讓我們一起做個高情商的媽媽,呵護寶寶健康茁壯地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