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南懷瑾語錄集錦:做人最高的修養是“貧賤不能移”

南懷瑾, 1918年出生于浙江溫州樂清柳市區地團鄉地團葉裡(今翁垟街道地團社區橋頭村)。 幼承庭訓, 少習諸子百家。 中國當代國學大師之一。

南懷瑾語錄集錦

1、常有人問我, 為什麼能有這麼好的學問, 我都實實在在告訴人家, 這都是我十三歲以前熟背這些古書的效果。

2、當年我讀四書五經, 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們要放學了, 心裡高興, 一邊嘴裡唱著一邊你推我一下, 我推你一把的。 這樣讀書, 心裡會記住, 一輩子忘不了。 想起來的時候心裡默念一下, 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

3、我們中國文化的財產太大了, 古文不懂, 繁體字不懂等於丟了鑰匙, 這個財庫的門打不開了。

4、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 人格養成沒有了, 都是亂的不成器的, 教育只是販賣知識, 這是根本亂源, 是苦惱之源。 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成教育回歸一體, 回歸本位, 均衡發展,

才有希望。

5、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西方文化的貢獻, 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達, 這在表面上來看, 可以說是幸福;壞, 是指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 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 為了欲海的難填而煩惱。 在精神上, 是最痛苦的。 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 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

6、十九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疾病是肺炎, 二十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癌症, 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精神病。 現在是精神病開始的時代了, 我發現很多年輕的孩子們精神都有問題了, 歸結起來是教育的問題。 一個國家、社會的興衰成敗, 重點在文化, 在教育。

7、中國文化, 什麼叫做事業呢?孔子《易經系傳》叫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

謂之事業。 一個人, 一輩子, 做一件事情, 對社會大眾有貢獻, 對國家民族, 對整個的社會, 都是一種貢獻, 這才算是事業。

8、我常常感到, 國家亡掉了不可怕, 還可以復活, 要是國家的文化亡掉了, 就永遠不會翻身了。

9、我們中國傳統文化, 最怕一輩子太享福, 太順利, 太平安了。 沒有憂患意識, 象吃了毒藥一樣, 把自己毒死了。

10、我的幼年在私塾中度過, 當時讀四書五經也非常反感, 因為以前老師對學生的質疑, 只說“將來你會懂”, 這個“將來”不知要“將”到幾時。

11、中國歷史上, 每逢變亂的時候, 撥亂反正, 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 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這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關鍵, 身為中國人, 這個歷史關鍵是應該知道的。

12、孔孟思想, 本來與道家是不分家的, 這種分家是秦漢以後的事, 到了唐代, 講中國文化, 已不是儒、墨、道三家, 而是儒、釋、道三家了。 現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學, 只有到中國來。 歐洲人乃至日本人講的那一套是不正確的。

13、佛學像百貨店, 裡面百貨雜陳, 樣樣俱全, 有錢有時間, 就可去逛逛。 逛了買東西也可, 不買東西也可, 根本不去逛也可以, 但是社會需要它。

14、道家則像藥店, 不生病可以不去, 生了病則非去不可。 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 要想撥亂反正, 就非研究道家不可。 道家思想, 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 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 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 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15、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 是天天要吃的,

“五四運動”的時候, 藥店不打, 百貨店也不打, 偏要把糧食店打倒。 打倒了糧食店, 我們中國人不吃飯, 只吃洋麵包, 這是我們不習慣的, 吃久了胃會出毛病。

16、學問不是文學, 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 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 哪怕不認識一個字, 也可能有學問--作人好, 做事對, 絕對的好, 絕對的對, 這就是學問。

17、學問從哪裡來呢?學問不是文字, 也不是知識, 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 作人做事上去體會的。 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 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 都是我們的教育。

18、做學問要不怕寂寞、不怕淒涼。 要有這個精神, 這個態度, 才可以談做學問。

19、人能夠真正做到了為學問而學問, 就不怨天、不尤人, 就反問自己, 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現在的觀念說,這種心理是絕對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

20、現在的尊師重道,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真正尊師重道的人是小學生,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小學念書,回來就開口老師怎麼說的,閉口老師怎麼說的。

幾年前,教師節的時候,孩子回家要敬師金,說給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說不行,這是敬老師的要一百元。這種事到了中學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沒有這個觀念了;到了大學,學生看老師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對的,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挾了一個皮包上來,拿一本書講解一番,便有鐘點費,彼此都是商業行為,教完了以後,懂不懂是你的事,挾個皮包走了。學生與老師在路上見面,萬一點個頭,在我覺得,已經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認識,就這麼迎面過去,堂而皇之的,學識愈高,愈沒有尊師重道的精神。這是今日中國文化一個極大的諷刺。

21、據我的研究,無論古今中外,每一個人學問、事業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的個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個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時期的理想加上學問的培養而已,到了中年的事業就是少年理想的發揮,晚年就回憶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

22、中國古人有兩句話綜合起來的一副對聯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跡”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個人很窮,想買一罐奶粉給父母吃,但實在沒有錢,買不起,因此心裡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積蓄點錢再去買。只要有這個心,只要他這份情感是真的,我們就不能說他不孝。“原跡貧家無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實上有表現,那窮人家裡就沒得孝子了。

23、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現。每個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第二秒鐘就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援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越想自己越沒有錯,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24、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的“不擇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注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話,不要只說一半,他是說:“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現在把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險了。

25、子貢所講孔子的溫、良、恭、儉、讓,是講孔子的修養,是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大成,他有了這樣高深的修養,所以他的目的,就是我國古代的“淑世主義”,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他的千秋大業。千秋大業就是學問思想,千秋事業在當時是很寂寞的,例如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等等,在當時並未受人重視,可是德及萬世,名震千古。孔子這種千秋事業是要集中國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認清楚自己的任務,犧牲現實的榮華,才能夠做到。

26、我們經常看到“矯枉過正”四個字,“枉”是歪了,看見事物歪了,必須要矯正它;矯正得過分了,又是歪了。換句話說,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邊歪。總之“過正”就是歪。禮也是這樣,要中和,過分的調節也不好。一個青年一點不懂禮貌固然不對,但他一天到晚都講禮貌,太多禮了,人家就要誤會他拍馬屁,所以“知和而和”,對一件事,瞭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調整它。

27、“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禮貌的當中要恭敬。所謂恭,就是內心對事情的莊重認真,並不是看見人敬禮就是恭;雖然不敬禮,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不說出來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態度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禮。人與人為什麼要恭敬?“遠恥辱也”,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

28、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話--“失意忘形”。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體會到孟子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個人做學問,只要做到“貧賤不能移”一句話--能夠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無論怎麼樣得意也是那個樣子,失意也是那個樣子,到沒有衣服穿,餓肚子仍是那個樣子,這是最高修養,達到這步修養太難了。

29、一個人是應該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為了標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犧牲。那就大可不必,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養的精神。

30、古人對中國歷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話叫“經史合參”。什麼叫經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恆不變的大原則,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這個原則是不會變動的。但不是我們能規定它不准變動,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稱為“經”。而“史”是記載這個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社會的變遷。我們要懂得經,必須要懂得史。拿歷史每個時代、每個社會來配合。這樣研究經史,才有意義。

31、孔子在《易經》的《系傳》上說:“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當孔子寫《易經·系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但是孔子認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颶風就是現在廣東話、福建話所講的颱風,現在西方人用中國語音譯過去,也叫颱風。我們看到颱風的力量這麼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時候,只見到水面上的一葉浮萍,稍稍動一下,緊接著水面上一股氣流冒上來,慢慢大了,變成颱風。道家這句話是說,個人也好,家庭也好,社會、國家、天下事都是一樣,如果小事不在乎,則大問題都出在小事上。

32、中國人為什麼提倡詩和禮?儒家何以對詩的教育看得這麼重要?因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會工作的人,經常人與人之間有接觸、有痛苦、有煩惱。尤其中國人,拼命講究道德修養,修養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聖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從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煩惱,西方人就付諸宗教;中國過去不專談宗教,人人有詩的修養,詩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麼無法化解的煩惱,自己作兩句詩,就發洩了,把情感發揮了。同時詩的修養就是藝術的修養,一個為政的人,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感、詩人的修養。

33、在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沒有辦法實驗的,就是政治和軍事。這兩個東西,包羅萬象,變動不居。從歷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專制、君主、民主、集體,究竟哪樣好?誰能下得了這個結論?尤其現代的中國,幾十年來,西方的什麼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國這個舞臺上來玩過,但是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來的,結果如何呢?所以為政的人要瞭解人生,要有經驗,要多去體會。

34、我曾講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歸納起來,最簡單扼要的,不外中國的四個字--“安居樂業”。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論,都沒超過這四個字的範圍;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樂業。同時我們在鄉下也到處可以看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八個字,現代一般人看來,是非常陳舊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如果能夠真正達到這八個字的境界,對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來說,無論是什麼政治理想都達到了。

35、過去的歷史,對於人才,有三個基本的原則,便是才、德、學。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於天性--但沒有才能。我們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這種人到大後方坐鎮,好得很;教他設法打開一個局面,沖出去,那他辦不到,他沒有這個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沒有開創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兩個字很難兼全的,但有一個東西可以補救,那就是學,用學問來培養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雖然天生有才有德,但還是須要學問來培養的。

36、中國的文化,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師對於學生,也負了一輩子的責任。我們親眼看到的,幾十年前,還保留了這個風氣,一個學生縱然中了狀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鄉,看見老師,而老師既沒有功名,也沒有地位,學生對他一樣的要跪拜,和當年從師一樣。學生對老師是如此,老師對學生,也是負了一輩子責任。

37、我們讀了歷史也就知道,異端不能亂用,還要以德業為基礎,異端多半走入術的路子,術就是方法、權術。權術沒有德業為基礎,就要不得。所以我們再看歷史,《史記》記載很清楚,陳平六出奇計,幫助漢高祖統一天下,但是陳平說了一個預言,他的後代不會太好。人家問他什麼原因,他說他喜歡用陰謀,他說:“陰謀者,道家之所忌也。”為天道所忌。果然漢高祖封給他的國,到他孫子手裡就亡,他也早知難逃自取滅亡之道。

38、我們看歷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結果一無所成。歷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樣,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

39、歷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煙,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裡總是放一包香煙--“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

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現在的觀念說,這種心理是絕對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

20、現在的尊師重道,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真正尊師重道的人是小學生,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小學念書,回來就開口老師怎麼說的,閉口老師怎麼說的。

幾年前,教師節的時候,孩子回家要敬師金,說給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說不行,這是敬老師的要一百元。這種事到了中學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沒有這個觀念了;到了大學,學生看老師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對的,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挾了一個皮包上來,拿一本書講解一番,便有鐘點費,彼此都是商業行為,教完了以後,懂不懂是你的事,挾個皮包走了。學生與老師在路上見面,萬一點個頭,在我覺得,已經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認識,就這麼迎面過去,堂而皇之的,學識愈高,愈沒有尊師重道的精神。這是今日中國文化一個極大的諷刺。

21、據我的研究,無論古今中外,每一個人學問、事業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時期的這一段,從少年的個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個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時期的理想加上學問的培養而已,到了中年的事業就是少年理想的發揮,晚年就回憶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

22、中國古人有兩句話綜合起來的一副對聯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跡”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個人很窮,想買一罐奶粉給父母吃,但實在沒有錢,買不起,因此心裡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積蓄點錢再去買。只要有這個心,只要他這份情感是真的,我們就不能說他不孝。“原跡貧家無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實上有表現,那窮人家裡就沒得孝子了。

23、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現。每個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第二秒鐘就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援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越想自己越沒有錯,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24、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的“不擇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注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話,不要只說一半,他是說:“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現在把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險了。

25、子貢所講孔子的溫、良、恭、儉、讓,是講孔子的修養,是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大成,他有了這樣高深的修養,所以他的目的,就是我國古代的“淑世主義”,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他的千秋大業。千秋大業就是學問思想,千秋事業在當時是很寂寞的,例如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等等,在當時並未受人重視,可是德及萬世,名震千古。孔子這種千秋事業是要集中國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認清楚自己的任務,犧牲現實的榮華,才能夠做到。

26、我們經常看到“矯枉過正”四個字,“枉”是歪了,看見事物歪了,必須要矯正它;矯正得過分了,又是歪了。換句話說,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邊歪。總之“過正”就是歪。禮也是這樣,要中和,過分的調節也不好。一個青年一點不懂禮貌固然不對,但他一天到晚都講禮貌,太多禮了,人家就要誤會他拍馬屁,所以“知和而和”,對一件事,瞭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調整它。

27、“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禮貌的當中要恭敬。所謂恭,就是內心對事情的莊重認真,並不是看見人敬禮就是恭;雖然不敬禮,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不說出來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態度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禮。人與人為什麼要恭敬?“遠恥辱也”,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

28、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話--“失意忘形”。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體會到孟子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個人做學問,只要做到“貧賤不能移”一句話--能夠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無論怎麼樣得意也是那個樣子,失意也是那個樣子,到沒有衣服穿,餓肚子仍是那個樣子,這是最高修養,達到這步修養太難了。

29、一個人是應該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為了標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犧牲。那就大可不必,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養的精神。

30、古人對中國歷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話叫“經史合參”。什麼叫經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恆不變的大原則,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這個原則是不會變動的。但不是我們能規定它不准變動,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稱為“經”。而“史”是記載這個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社會的變遷。我們要懂得經,必須要懂得史。拿歷史每個時代、每個社會來配合。這樣研究經史,才有意義。

31、孔子在《易經》的《系傳》上說:“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當孔子寫《易經·系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但是孔子認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颶風就是現在廣東話、福建話所講的颱風,現在西方人用中國語音譯過去,也叫颱風。我們看到颱風的力量這麼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時候,只見到水面上的一葉浮萍,稍稍動一下,緊接著水面上一股氣流冒上來,慢慢大了,變成颱風。道家這句話是說,個人也好,家庭也好,社會、國家、天下事都是一樣,如果小事不在乎,則大問題都出在小事上。

32、中國人為什麼提倡詩和禮?儒家何以對詩的教育看得這麼重要?因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會工作的人,經常人與人之間有接觸、有痛苦、有煩惱。尤其中國人,拼命講究道德修養,修養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聖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從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煩惱,西方人就付諸宗教;中國過去不專談宗教,人人有詩的修養,詩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麼無法化解的煩惱,自己作兩句詩,就發洩了,把情感發揮了。同時詩的修養就是藝術的修養,一個為政的人,必須具備詩人的情感、詩人的修養。

33、在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沒有辦法實驗的,就是政治和軍事。這兩個東西,包羅萬象,變動不居。從歷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專制、君主、民主、集體,究竟哪樣好?誰能下得了這個結論?尤其現代的中國,幾十年來,西方的什麼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國這個舞臺上來玩過,但是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來的,結果如何呢?所以為政的人要瞭解人生,要有經驗,要多去體會。

34、我曾講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歸納起來,最簡單扼要的,不外中國的四個字--“安居樂業”。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論,都沒超過這四個字的範圍;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樂業。同時我們在鄉下也到處可以看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八個字,現代一般人看來,是非常陳舊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如果能夠真正達到這八個字的境界,對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來說,無論是什麼政治理想都達到了。

35、過去的歷史,對於人才,有三個基本的原則,便是才、德、學。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於天性--但沒有才能。我們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這種人到大後方坐鎮,好得很;教他設法打開一個局面,沖出去,那他辦不到,他沒有這個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沒有開創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兩個字很難兼全的,但有一個東西可以補救,那就是學,用學問來培養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雖然天生有才有德,但還是須要學問來培養的。

36、中國的文化,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師對於學生,也負了一輩子的責任。我們親眼看到的,幾十年前,還保留了這個風氣,一個學生縱然中了狀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鄉,看見老師,而老師既沒有功名,也沒有地位,學生對他一樣的要跪拜,和當年從師一樣。學生對老師是如此,老師對學生,也是負了一輩子責任。

37、我們讀了歷史也就知道,異端不能亂用,還要以德業為基礎,異端多半走入術的路子,術就是方法、權術。權術沒有德業為基礎,就要不得。所以我們再看歷史,《史記》記載很清楚,陳平六出奇計,幫助漢高祖統一天下,但是陳平說了一個預言,他的後代不會太好。人家問他什麼原因,他說他喜歡用陰謀,他說:“陰謀者,道家之所忌也。”為天道所忌。果然漢高祖封給他的國,到他孫子手裡就亡,他也早知難逃自取滅亡之道。

38、我們看歷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結果一無所成。歷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樣,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

39、歷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煙,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裡總是放一包香煙--“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