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河中俄混血村村民清一色高鼻樑、藍眼睛,沒有一個會說俄語~

宏疆村位於黑河市遜克縣車陸鄉, 是國內僅有的一個“中俄混血村”, 被選為“省級俄羅斯民族村”。

全村共有165 戶人家, 混血的占到75戶, 共有264人。 村裡人大多靠耕地、打漁或養豬為生。

這裡, 大部分村民都有著深藍色的眼睛、高聳的鼻樑和濃密的絡腮胡。 宏疆村對岸就是俄羅斯, 江中的小船劃行受到嚴格管制, 村民被告知船不能夠劃過江心, 堅決不允許村民越界。 且晚上8點以後, 船必須停靠在岸邊。

在100 多年前, 這裡的管理還沒有這麼嚴格, 兩岸的人民還是可以相互往來的。 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之後, 由於蘇維埃紅色政權的建立引發了俄國的難民潮, 以及隨後的大清洗運動等各種原因, 數以萬計的俄羅斯人先後遷入中國黑龍江境內。

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後來陸續回歸俄羅斯, 但還是有一些人真正在這裡落地生根, 而且大部分是女性, 她們與中國人組建起家庭。 據遜克縣的縣誌記載, 新中國建國初期, 全縣有無國籍外僑(他們多被蘇聯政府取消了國籍)205人, 女性189人, 占僑民總數的9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蘇友好, 隔江兩岸的人還能互相友好往來。 但自1960年代中蘇交惡之後, 兩岸關係變得緊張。 邊境也在一夜之間被封鎖。 隔江兩岸關係的真正轉折則是在文革時期。

那時,宏疆村挖出的“特務”之多,使這個村子成了遠近聞名的“蘇修特務村”。文革的風暴過後,村裡人便對自己的外貌變得敏感。他們尤其憎惡別人叫他們“二毛子”,在他們看來,這是對他們的最大侮辱,比罵他們的爹娘還嚴重。

宏疆村的村民們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的容貌,成為真正的中國人。改變血統唯一的辦法,便是找漢人結婚,從而稀釋自己的俄羅斯血統。如今在整個宏疆村,幾乎找不到一個會說俄語的人。

宏疆村雖然被黑龍江省命名為省級 " 俄羅斯民族村 ",但村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俄羅斯的民俗。最多也只是在1991年,給一些俄羅斯混血的村民發了僑眷證,他們的子女在考學校時可以加點分數。

監製:風一樣的男子

那時,宏疆村挖出的“特務”之多,使這個村子成了遠近聞名的“蘇修特務村”。文革的風暴過後,村裡人便對自己的外貌變得敏感。他們尤其憎惡別人叫他們“二毛子”,在他們看來,這是對他們的最大侮辱,比罵他們的爹娘還嚴重。

宏疆村的村民們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的容貌,成為真正的中國人。改變血統唯一的辦法,便是找漢人結婚,從而稀釋自己的俄羅斯血統。如今在整個宏疆村,幾乎找不到一個會說俄語的人。

宏疆村雖然被黑龍江省命名為省級 " 俄羅斯民族村 ",但村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俄羅斯的民俗。最多也只是在1991年,給一些俄羅斯混血的村民發了僑眷證,他們的子女在考學校時可以加點分數。

監製:風一樣的男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