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姓就醫更方便

河南省直第一醫院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和居民簽約家庭醫生服務。
張 濤攝(人民視覺)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柳橋鎮老人向醫療服務隊的志願者進行健康諮詢。
李建明攝(人民視覺)

貴州省人民醫院跨省異地醫保出院結帳辦理處。
新華社記者 李黔渝攝

江西省永新縣裡田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展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安徽省阜南縣鹿城鎮劉樓村村民在接受上門免費體檢。
張洪金攝(人民視覺)

近些年各地紛紛推出預約掛號、“一站式”結算等“智慧醫療”舉措。 圖為就醫者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線下自助設備上取號。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攝

在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國家基因庫,工作人員從超低溫冰箱內取出血漿樣本。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上海市浦南醫院主刀醫生在3D導航儀的幫助下實施顱內手術,此項醫療手段可最大限度確保手術精准性,減少併發症,提升患者生存率。
新華社記者 陳 飛攝

在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中)和患者(左)一起通過視頻與北京的專家進行問診。
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5年來,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品質之高,舉世矚目令人讚歎: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大病保險制度惠及10億多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分級診療讓更多百姓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多元化、多樣化健康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屏障織密加固,經受住了傳染病疫情的嚴峻考驗;百姓看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近20年來最低水準,人均期望壽命從2009年的74.8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4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

金秋十月,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報告還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展望未來,中國將蹄疾步穩地在健康中國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上海市浦南醫院主刀醫生在3D導航儀的幫助下實施顱內手術,此項醫療手段可最大限度確保手術精准性,減少併發症,提升患者生存率。
新華社記者 陳 飛攝

在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中)和患者(左)一起通過視頻與北京的專家進行問診。
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5年來,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品質之高,舉世矚目令人讚歎: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大病保險制度惠及10億多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分級診療讓更多百姓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多元化、多樣化健康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屏障織密加固,經受住了傳染病疫情的嚴峻考驗;百姓看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近20年來最低水準,人均期望壽命從2009年的74.8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4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

金秋十月,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報告還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展望未來,中國將蹄疾步穩地在健康中國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