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誰不是一邊聲討這個“看臉的世界”,一邊拼命用美顏軟體?

生活在一個“顏值至上”的時代, 普通人該怎麼辦?

1/5、一個顏值至上的世界

我同學中最有出息的一位, 是個年入百萬的金融高管。 關於“顏值低”帶來的麻煩, 他因為“落差大”, 最有體會。

他難得坐回地鐵, 就被員警叔叔攔下來看身份證。 相比之下, 天天坐地鐵的我, 從沒有這特殊“照顧”。

有回跟他吃飯, 點菜時, 我注意到女服務員的聲音都在發抖, 幾次催問:“先生, 點完了嗎”, 大概是想到了公安部通緝令。

他同事最愛的節目, 就是讓客戶猜他的年齡, 然後享受謎底揭開時, 眾人的驚呼:“哇, 您老還沒過50啊?!”

其實, 對著顏值低者的偏見, 可不只是我們的錯覺。

美國亞利桑那州梅西赫斯特學院的心理學家約翰•斯圖爾特, 分析了大量案例後總結, 同樣程度罪行的男性被告, 顏值越高, 法院的量刑越輕。

在另一項模擬審判的研究中, 當被告的顏值高過受害人時, 判定的損害賠償費平均為5623 元;當受害人的顏值更高時, 賠償則達到了10051元。

為什麼這個世界對高顏值者如何厚愛?讓我們先從顏值中最容易標準化的身高說起。

2/5、身高是如何影響你對一個人能力的判斷的

美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5釐米。 198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美國《財富》500強公司的CEO中, 一半超過了1米83。

43位美國總統中, 只有5位低於當時男性的平均身高。

《應用心理學期刊》的一篇調查顯示:銷售員的身高比平均水準每多出一英寸, 每年的收入就多出了789美元。

是個子高的人能力強嗎?顯然不是, 前面的那些例子, 大多屬於權力、推銷、交流等需要對他人施加影響的職位,

而在那些專業性強、有客觀評價標準的職業中, 則不常見。

所以答案很明顯, 身高會影響你對一個人能力的判斷。

昆士蘭大學的保羅•威爾遜教授, 是第一個通過科學實驗研究“顏值如何影響他人判斷”的心理學家。

他用“自己的同學、講師、教授”三個身份分別向三組學生介紹了一名學者, 並請同學們評估他的身高。

結果, 同一個人, 在沒有任何頭銜時, 身高5.8英尺, 變成講師就“升高”到5.9, 當了教授就“長”到了6英尺。

為什麼身高會影響我們對一個人能力的判斷呢?有句俗話叫“天塌下來, 有身子高的人頂著”, 高個子的人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感強”。

所以, 女性擇偶時對男性有身高的要求, 反之則沒有, 正是因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

這個結論可以用在相貌上嗎?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長相算高“顏值”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研究一下,如何創造出一張高顏值的臉。

(前兩部分的案例出自理查·懷斯曼的《怪誕心理學》)

3/5、平均臉:顏值的奧秘

德克薩斯大學教授朗格盧瓦等人收集了大量普通人面孔的資料,並利用電腦進行了“平均化”,最後合成的一張“假臉”,再給測試者打分,結果發現,這張臉比大部分真人的顏值都高。

這就是“平均臉”。後來的研究者只是把眾人的照片簡單疊加後得到的“平均臉”,在所有人種中,顏值都明顯高於大部分人。

為什麼“平均臉”顏值比較高呢?

一種解釋是熟悉帶來的親近感。“平均臉”的美往往勝在“親和力”上,你可以從這張臉上發現很多熟人的影子,尤其是在你第一次接觸一個人時,“平均臉”可以更好的抵抗“陌生臉”帶來的防範心理。

另一個原因是相似性。所謂物以類聚,人總是對和自己相似的人和事物有好感,雖然“平均臉”不一定和自己相似,但一定和大部人的總體相似水準更高,因此更大眾的歡迎。

下面是演藝人員的平均臉,知道為什麼明星的臉都很相似了吧,看起來,連人種間的差別也幾乎消失了。

無論是“熟悉度”還是“相似性”,都證明了一件事——顏值的吸引力和身高一樣,都是出於“安全感”。

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印象中那些漂亮的“明星臉”,不總是各有特色嗎?

對此,生理心理學家維克多•詹森給出了解釋。他將16個白人女性的面孔綜合成一張左圖的平均臉,毫無疑問,顏值相當高。

然後,他將這張“平均臉”的鼻子、眉毛、下巴等部位PS得更女性化,得到了右圖,結果大部分人認為,右圖的臉更完美。

所以高顏值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它是在“人群平均值”的基礎上,強化某些重點部位的特徵。也就是說,“特徵化”是錦上添花,而“平均化”才是顏值的基本條件。

這就給了我們指出了一條,普通人在“顏值至上”時代的生存之道。

(本部分案例來自大衛·邁爾斯等所著的《社會心理學》)

4/5、合群,是“第一顏值替代品”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學家Drew Walker與Edward Vul設計了一個實驗,結果顯示,當一張普通的臉出現一群人中時,大家給它和顏值評價要高於單獨出現時。

這就是由“平均臉”理論所引發的“啦啦隊效應”——啦啦隊員和“明星團”看起比她們的單人照更漂亮。

這也是很多公司在製作企業形象廣告,讓一群員工集體出鏡時,往往給人感覺顏值比平時高的原因。——下次在朋友圈曬自拍,別忘了拉別人入鏡哦。

所以,普通人的“顏值替代品”第一條原則就是:長相普通並不是問題,能不能讓人覺得你“合群”才是關鍵——不光是形象,也包括言行舉止。

“合群”的第一點是“和別人保持一致”。

“合群”的第二點是“隨時表示對他人的讚美”。

前面還說了,明星臉是將“平均臉”的某個特徵誇張得更明顯,所以“顏值代替品”的第二原則就是:在“合群”的基礎上,讓自己的言行更符合職場的要求。

這就是“職業化”。

職場上的著裝禁忌都與“職業化”有關,為什麼在辦公室不能露臍露乳溝露腋毛胸毛露屁股溝,這跟是否時尚無關,只是不夠職場化的體現。

當然,外在形象只是“職業化”的表層。職業化主要指你的商業修養,也是你的“辦公室顏值”。

第一是行動氣質,乾淨俐落。“

第二是語言有邏輯,不誇張、不含糊,

第三是合作能力:別人在和你合作時,能否感到非常舒服?

第四是信任感:承諾過的事,是不是能辦到?

而就像前面說過,頭銜可以讓一個人看起來比實際更“高大”一樣,你的內在素質,也可以提升你外在的“顏值”。

當然,如果你是高顏值人士,也別忘了一點,在你人生的起步階段,別人會因為“顏值”對你稍加關照,可當你到了一定的層次後,你會發現,所有“皮相”的東西,都變得無足輕重了。

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首發,每週兩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職場形象管理”相關的文章

朋友圈管理個人形象,90%的人不知道的6條潛規則

努力控制負面情緒,卻摧毀了自己的人生,為什麼?

罵人要得體,幫人有講究,8句話教你怎麼裝“民國范兒”

這個結論可以用在相貌上嗎?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長相算高“顏值”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研究一下,如何創造出一張高顏值的臉。

(前兩部分的案例出自理查·懷斯曼的《怪誕心理學》)

3/5、平均臉:顏值的奧秘

德克薩斯大學教授朗格盧瓦等人收集了大量普通人面孔的資料,並利用電腦進行了“平均化”,最後合成的一張“假臉”,再給測試者打分,結果發現,這張臉比大部分真人的顏值都高。

這就是“平均臉”。後來的研究者只是把眾人的照片簡單疊加後得到的“平均臉”,在所有人種中,顏值都明顯高於大部分人。

為什麼“平均臉”顏值比較高呢?

一種解釋是熟悉帶來的親近感。“平均臉”的美往往勝在“親和力”上,你可以從這張臉上發現很多熟人的影子,尤其是在你第一次接觸一個人時,“平均臉”可以更好的抵抗“陌生臉”帶來的防範心理。

另一個原因是相似性。所謂物以類聚,人總是對和自己相似的人和事物有好感,雖然“平均臉”不一定和自己相似,但一定和大部人的總體相似水準更高,因此更大眾的歡迎。

下面是演藝人員的平均臉,知道為什麼明星的臉都很相似了吧,看起來,連人種間的差別也幾乎消失了。

無論是“熟悉度”還是“相似性”,都證明了一件事——顏值的吸引力和身高一樣,都是出於“安全感”。

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印象中那些漂亮的“明星臉”,不總是各有特色嗎?

對此,生理心理學家維克多•詹森給出了解釋。他將16個白人女性的面孔綜合成一張左圖的平均臉,毫無疑問,顏值相當高。

然後,他將這張“平均臉”的鼻子、眉毛、下巴等部位PS得更女性化,得到了右圖,結果大部分人認為,右圖的臉更完美。

所以高顏值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它是在“人群平均值”的基礎上,強化某些重點部位的特徵。也就是說,“特徵化”是錦上添花,而“平均化”才是顏值的基本條件。

這就給了我們指出了一條,普通人在“顏值至上”時代的生存之道。

(本部分案例來自大衛·邁爾斯等所著的《社會心理學》)

4/5、合群,是“第一顏值替代品”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學家Drew Walker與Edward Vul設計了一個實驗,結果顯示,當一張普通的臉出現一群人中時,大家給它和顏值評價要高於單獨出現時。

這就是由“平均臉”理論所引發的“啦啦隊效應”——啦啦隊員和“明星團”看起比她們的單人照更漂亮。

這也是很多公司在製作企業形象廣告,讓一群員工集體出鏡時,往往給人感覺顏值比平時高的原因。——下次在朋友圈曬自拍,別忘了拉別人入鏡哦。

所以,普通人的“顏值替代品”第一條原則就是:長相普通並不是問題,能不能讓人覺得你“合群”才是關鍵——不光是形象,也包括言行舉止。

“合群”的第一點是“和別人保持一致”。

“合群”的第二點是“隨時表示對他人的讚美”。

前面還說了,明星臉是將“平均臉”的某個特徵誇張得更明顯,所以“顏值代替品”的第二原則就是:在“合群”的基礎上,讓自己的言行更符合職場的要求。

這就是“職業化”。

職場上的著裝禁忌都與“職業化”有關,為什麼在辦公室不能露臍露乳溝露腋毛胸毛露屁股溝,這跟是否時尚無關,只是不夠職場化的體現。

當然,外在形象只是“職業化”的表層。職業化主要指你的商業修養,也是你的“辦公室顏值”。

第一是行動氣質,乾淨俐落。“

第二是語言有邏輯,不誇張、不含糊,

第三是合作能力:別人在和你合作時,能否感到非常舒服?

第四是信任感:承諾過的事,是不是能辦到?

而就像前面說過,頭銜可以讓一個人看起來比實際更“高大”一樣,你的內在素質,也可以提升你外在的“顏值”。

當然,如果你是高顏值人士,也別忘了一點,在你人生的起步階段,別人會因為“顏值”對你稍加關照,可當你到了一定的層次後,你會發現,所有“皮相”的東西,都變得無足輕重了。

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首發,每週兩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職場形象管理”相關的文章

朋友圈管理個人形象,90%的人不知道的6條潛規則

努力控制負面情緒,卻摧毀了自己的人生,為什麼?

罵人要得體,幫人有講究,8句話教你怎麼裝“民國范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