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原標題: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互聯網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綜述

穿越歷史的長河, 互聯網無疑是個新事物。

站在現實的視角, 互聯網正在成為新引擎。

放眼未來的發展, 互聯網必將播撒新希望。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互聯網的誕生, 給人類發展帶來新機遇, 給社會發展帶來新課題, 也給國際治理帶來新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時代大勢, 積極回應實踐要求, 站在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 就互聯網發展尤其是網路強國戰略發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重要講話。

這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深入推進網路強國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國際互聯網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國態度, 引領互聯網發展的高度;中國方案, 影響互聯網發展的未來。

深刻認識互聯網——

“互聯網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

枕水人家的木門徐徐打開, 烏鎮面向世界的大門又將開啟。

2016年11月16日,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以視頻方式發表重要講話。

烏鎮, 這座歷經千年滄桑風雨的東方小鎮, 再度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世界互聯網進入‘中國時間’。 ”媒體這樣評論。

當今世界, 網路資訊技術日新月異, 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 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保持著對互聯網發展的高度關注, 對互聯網發展始終寄予殷切期望。

“當今世界,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 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 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 ”2015年5月22日, 習近平主席在致國際教育資訊化大會的賀信中, 深刻指出互聯網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半年後, 2015年12月16日,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指出:“縱觀世界文明史, 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訊革命。 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 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現在,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日新月異, 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 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 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 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

同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鎮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時指出:“互聯網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 ”總書記特別強調, 我們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對於正在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國來說,

熱情擁抱互聯網, 時不我待。

2016年4月19日, 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我國歷史發展的教訓時指出:“我國曾經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後來在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世界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 喪失了與世界同進步的歷史機遇, 逐漸落到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總書記特別強調,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 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推進網路強國建設, 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

我國網路強國建設方向更加清晰, 步伐更加穩健。

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 正以空前博大的胸襟和前所未有的膽識, 主動適應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 把互聯網作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 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

變化一直沒有停步。 從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 短短22年, 中國推動互聯網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 來自中國互聯網網路資訊中心的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6月, 中國線民規模達7.1億, 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 超過全球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

今天, 互聯網日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 日益成為人們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臺。

2015年底, 習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我曾在浙江工作多年, 多次來過烏鎮。今天再次來到這裡,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感到耳目一新。去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裡舉辦,推動了網路創客、網上醫院、智慧旅遊等快速發展,讓這個白牆黛瓦的千年古鎮煥發出新的魅力。”

創新發展互聯網——

“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更是國際競爭的新高地。面對一浪趕一浪的新技術革命,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世界先進水準相比,同建設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

“牛鼻子”,既有“制勝要訣”之意,也指出了發展的最大“命門”。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用人人都懂的砌房子作喻:“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總書記指出,只有“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總書記對我國網信領域廣大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提出希望,“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核心技術的根源問題是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圍繞國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術,把拳頭攥緊,堅持不懈做下去。”“科研和經濟不能搞成‘兩張皮’,要著力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要打好核心技術研發攻堅戰,不僅要把衝鋒號吹起來,而且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積聚起來共同幹,組成攻關的突擊隊、特種兵。”總書記深刻揭示了核心技術發展的癥結,指明了攻關的方向。

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路強國,必須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總書記指出:“念好了人才經,才能事半功倍。”“我們的腦子要轉過彎來,既要重視資本,更要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力度要進一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步子要進一步邁開。”

互聯網是創新的熱土,年輕人是創新的主角。總書記強調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並特別提醒,“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為把互聯網人才資源彙聚起來,總書記還指示相關部門“要採取特殊政策,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要探索網信領域科研成果、智慧財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在人才流動上要打破體制界限,讓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改革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

深度運用互聯網——

“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路資訊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的第九次集體學習令人印象深刻。習近平總書記走出“紅牆”,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以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其中“授課老師”多為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和科研人員。總書記考察了增材製造、雲計算、大資料、高端伺服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情況後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

今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路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路資訊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創新是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總結歷史經驗,總書記指出,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產業和新產品,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2015年11月1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是在國內同中國企業家交流,還是訪問不同國家,我都有一個強烈感受,那就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列印、智慧製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總書記指出,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資訊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實施網路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畫、大資料戰略等作了部署,總書記強調要切實貫徹落實好,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互聯網發展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互聯網普及的廣度。總書記指出,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總書記特別指出:“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頻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資料集中和共用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資料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互動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資訊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管道、輔助決策施政。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如果不懂互聯網、不善於運用互聯網,就無法有效開展工作。”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提高四種能力,即“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不斷提高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不斷提高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

對於7億線民,總書記傾注了特殊的感情,指出:“線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善於運用網路瞭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總書記叮囑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瞭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線民關切、解疑釋惑”。

文化強、國運昌,網路強國同時也應該是網路文化強國。總書記指出:“要有豐富全面的資訊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的標誌,必須樹立以中華文明為底蘊的網路文化意識,並切實發展和壯大中國網路文化產業,提升我國網路文化的影響力。

互聯網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文藝形態。對此,總書記保持高度關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特別提到了網路文藝生產問題,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由於文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路化等發展,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面臨著重大變革。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路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

依法管理互聯網——

“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危害社會、危害人民。從世界範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網路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正是基於對網路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目的是整合相關機構職能,形成從技術到內容、從日常安全到打擊犯罪的互聯網管理合力,確保網路正確運用和安全。

總書記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路安全。“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路安全態勢”,總書記就網路安全建設指明了方向。

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資訊大平臺,資訊的交流,觀點的碰撞,互聯網日益成為主管道。“網上世界”不僅影響著線民的求知路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特別是會影響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迫切需要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我國有13億多人,如果弄成那樣一個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國家利益。”

總書記提出“同心圓”思想,要求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党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網路空間是億萬人民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違背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駡、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總書記指出,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路資訊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利用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路進行欺詐活動,散佈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總書記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並強調要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創新。總書記指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線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其中,互聯網企業承擔著特殊的責任。總書記明確指出:“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網上資訊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主管部門、企業要建立密切協作協調的關係,避免過去經常出現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象,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

行生於己,名生於人。總書記諄諄教導互聯網企業,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總書記希望廣大互聯網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

合作共用互聯網——

烏鎮的網路化、智慧化,是傳統和現代、人文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是中國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也生動體現了全球互聯網共用發展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揮更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資訊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路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產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被海內外評價為“奠定了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基石”。他指出:“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率先提出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項原則”,率先提出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用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路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五點主張”。

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從中國江南水鄉傳出,成為引領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友誼之聲。習近平所宣導的尊重網路主權、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實際上,總書記的互聯網國際合作設想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7月16日,他在巴西國會演講時就指出:“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然而,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很複雜、很難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關了之。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我國網信企業走出去,深化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到‘國家利益在哪裡,資訊化就覆蓋到哪裡’。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我國法律法規,我們都歡迎。”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應對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共同維護網路空間的公平正義,共同分享全球資訊革命的機遇和成果。

——深化國際合作交流。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框架和多邊機制內的協調配合加強,推動建立資訊化領域國際互信對話機制。

——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網路安全等關鍵技術和重要領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資訊化發展,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水準,打造網上絲綢之路。

——共建國際網路新秩序。堅持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原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今天,互聯網的普及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劃時代進步。

多次來過烏鎮。今天再次來到這裡,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感到耳目一新。去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裡舉辦,推動了網路創客、網上醫院、智慧旅遊等快速發展,讓這個白牆黛瓦的千年古鎮煥發出新的魅力。”

創新發展互聯網——

“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更是國際競爭的新高地。面對一浪趕一浪的新技術革命,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世界先進水準相比,同建設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

“牛鼻子”,既有“制勝要訣”之意,也指出了發展的最大“命門”。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用人人都懂的砌房子作喻:“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總書記指出,只有“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總書記對我國網信領域廣大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提出希望,“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核心技術的根源問題是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圍繞國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術,把拳頭攥緊,堅持不懈做下去。”“科研和經濟不能搞成‘兩張皮’,要著力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要打好核心技術研發攻堅戰,不僅要把衝鋒號吹起來,而且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積聚起來共同幹,組成攻關的突擊隊、特種兵。”總書記深刻揭示了核心技術發展的癥結,指明了攻關的方向。

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路強國,必須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總書記指出:“念好了人才經,才能事半功倍。”“我們的腦子要轉過彎來,既要重視資本,更要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力度要進一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步子要進一步邁開。”

互聯網是創新的熱土,年輕人是創新的主角。總書記強調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並特別提醒,“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為把互聯網人才資源彙聚起來,總書記還指示相關部門“要採取特殊政策,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要探索網信領域科研成果、智慧財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在人才流動上要打破體制界限,讓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改革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

深度運用互聯網——

“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路資訊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的第九次集體學習令人印象深刻。習近平總書記走出“紅牆”,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以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其中“授課老師”多為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和科研人員。總書記考察了增材製造、雲計算、大資料、高端伺服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情況後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

今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路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路資訊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創新是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總結歷史經驗,總書記指出,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產業和新產品,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2015年11月1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是在國內同中國企業家交流,還是訪問不同國家,我都有一個強烈感受,那就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列印、智慧製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總書記指出,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資訊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實施網路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畫、大資料戰略等作了部署,總書記強調要切實貫徹落實好,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互聯網發展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互聯網普及的廣度。總書記指出,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總書記特別指出:“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頻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資料集中和共用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資料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互動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資訊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管道、輔助決策施政。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如果不懂互聯網、不善於運用互聯網,就無法有效開展工作。”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提高四種能力,即“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不斷提高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不斷提高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

對於7億線民,總書記傾注了特殊的感情,指出:“線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善於運用網路瞭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總書記叮囑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瞭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線民關切、解疑釋惑”。

文化強、國運昌,網路強國同時也應該是網路文化強國。總書記指出:“要有豐富全面的資訊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的標誌,必須樹立以中華文明為底蘊的網路文化意識,並切實發展和壯大中國網路文化產業,提升我國網路文化的影響力。

互聯網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文藝形態。對此,總書記保持高度關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特別提到了網路文藝生產問題,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由於文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路化等發展,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面臨著重大變革。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路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

依法管理互聯網——

“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危害社會、危害人民。從世界範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網路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正是基於對網路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目的是整合相關機構職能,形成從技術到內容、從日常安全到打擊犯罪的互聯網管理合力,確保網路正確運用和安全。

總書記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路安全。“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路安全態勢”,總書記就網路安全建設指明了方向。

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資訊大平臺,資訊的交流,觀點的碰撞,互聯網日益成為主管道。“網上世界”不僅影響著線民的求知路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特別是會影響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迫切需要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我國有13億多人,如果弄成那樣一個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國家利益。”

總書記提出“同心圓”思想,要求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党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網路空間是億萬人民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違背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駡、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總書記指出,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路資訊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利用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路進行欺詐活動,散佈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總書記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並強調要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創新。總書記指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線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其中,互聯網企業承擔著特殊的責任。總書記明確指出:“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網上資訊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主管部門、企業要建立密切協作協調的關係,避免過去經常出現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象,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

行生於己,名生於人。總書記諄諄教導互聯網企業,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總書記希望廣大互聯網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

合作共用互聯網——

烏鎮的網路化、智慧化,是傳統和現代、人文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是中國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也生動體現了全球互聯網共用發展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揮更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資訊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路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產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被海內外評價為“奠定了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基石”。他指出:“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率先提出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項原則”,率先提出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用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路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五點主張”。

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從中國江南水鄉傳出,成為引領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友誼之聲。習近平所宣導的尊重網路主權、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實際上,總書記的互聯網國際合作設想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7月16日,他在巴西國會演講時就指出:“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然而,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很複雜、很難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關了之。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我國網信企業走出去,深化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到‘國家利益在哪裡,資訊化就覆蓋到哪裡’。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我國法律法規,我們都歡迎。”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應對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共同維護網路空間的公平正義,共同分享全球資訊革命的機遇和成果。

——深化國際合作交流。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框架和多邊機制內的協調配合加強,推動建立資訊化領域國際互信對話機制。

——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網路安全等關鍵技術和重要領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資訊化發展,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水準,打造網上絲綢之路。

——共建國際網路新秩序。堅持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原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今天,互聯網的普及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劃時代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