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濱海大道漸現簡約通透美麗畫卷 敞開海口之窗 盡覽濱海風光

“透光見海, 透綠見藍”, 用這句話形容濱海大道極為貼切, 因為如今的濱海大道已不僅是集交通、生活、旅遊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城市幹道, 還是集中體現海口濱海風光的城市視窗。 經過進一步升級完善, 濱海大道逐步呈現出簡約、通透且更具儀式感的美麗畫卷, 讓人陶然其中。

①國興大道鮮花爭豔、層次分明, 彩化效果顯著。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椰風海韻透過海口之窗

11月的海口依舊溫暖如春, 色彩斑斕鮮花爭相怒放。 濱海大道永萬路交叉口處, 雖然道路、綠化帶、慢道和帶狀公園足有數十米寬, 但透過一排排椰林、木麻黃樹等植被, 遠處的沙灘和大海卻如同近在咫尺, 拉響汽笛的輪船和帆船運動員舞動的身姿如同在向岸上的人們招手問候。

“這就是我們追求的通透效果。 ”負責濱海大道約19.5公里升級改造工作的海口棕島項目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國濤說,

進出海南的碼頭主要集中在濱海大道, 這裡是海口乃至海南的重要視窗, 海口濱海城市風光將在這裡給人們留下第一印象。 所以, 當初的設計重點便落在如何能將椰風海韻“透”過來上。

“構思完全秉承‘簡約、通透和儀式感’原則, 同時兼具生態、特色、適地適樹和以人為本要素。 ”潘國濤表示, 為實現整體的透光見海和透綠見藍, 首先將改造內容分為市區段(濱海立交至海港路)和濱海段(海港路至跨鐵路橋), 同時充分考慮海綿城市雨水自然滲透的理念, 下凹設計, 保證雨水自然滲透空間。

在市區段的中央綠化帶, 保留原有椰子樹、雞蛋花及海南蒲葵, 原有灌木被清除, 並滿鋪低成本的大葉油草, 不僅保留本地特色,

還留出充足視野空間。 機非隔離帶同樣清除原有地被及灌木, 鋪滿大葉油草, 路側綠地選擇性清除原有地被, 在局部人流較多的地方增加體健設施及休憩空間, 為市民遊客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

濱海段的中央綠化帶、機非隔離帶和路側綠地中的原有中東海藻、海南蒲葵進行移栽, 延續市區段的椰子樹的基調元素。 對現有慢行系統進行翻新修復, 局部節點增加休憩廣場, 以達到豐富熱帶景觀特色的目標, 從而形成透光見海、透綠見藍的景觀。

②萬綠園紫薇花綻放, 為市民出遊增添了好去處。

本報記者 石中華 攝

絢麗彩帶扮魅椰城

“每處設計兼顧生態效應, 優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與低影響開發設施, 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滲透、淨化和可持續水迴圈,

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潘國濤介紹, 改造工作中環境特色貫穿始終, 充分體現海南鄉土特色, 利用樹種資源優勢, 傳承地方人文, 並配合椰城綠化基調, 遵循海口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以及為市民遊客提供可進入使用的公共休閒娛樂開放空間, 以保證交通可達性和可參與性空間。

“以前種植得太密集, 海風和海景都擋住了。 ”63歲的朱大爺和老伴沿著慢行道一路從萬綠園騎車到帆船訓練基地, 朱大爺對濱海大道風光讚賞有加。 通過走訪, 記者對朱大爺的感受深有體會。 濱海大道已遠非字意所體現的道路含義, 而更多體現著海口的濱海風貌和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的幸福指數。

從世紀公園—萬綠園—海口灣—西海岸—五源河—假日海灘……直到粵海碼頭, 濱海大道如同一條以藍和綠為主色的彩帶, 將海口的濱海和花園特色展示得淋漓盡致, 且隨著花卉和彩葉類植被進一步點綴, 彩帶還將呈現出更具魅力的多彩特色。

③濱海大道逐漸呈現出簡約、通透的美麗畫卷

。 本報記者 黃一冰 攝

本報記者 陳延鵬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