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一份環保系統幹部職工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筆記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 環境保護部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 7天之內接連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全國環保系統專題研討班、環境保護部系統全體幹部職工大會,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帶頭宣講十九大精神, 反復強調:要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 以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全力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 更好肩負起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使命。

“環保部發佈”小編整理了李幹傑部長三次宣講內容要點, 現分享學習筆記如下。

一、全面準確理解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

1

重大成果

李幹傑說, 黨的十九大是党領導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一次大會, 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時代標誌。

1

宣示了一個鮮明主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2

凝練了一個全黨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3

作出了一個重大政治論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4

進行了一個重大調整: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5

創立了一個光輝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6

描繪了一個宏偉藍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7

明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加強國防軍隊建設、“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

8

強調了一個黨建總要求:堅持加強党的全面領導, 堅持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9

選舉產生了一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是保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奮力前進的基礎。

2

重大意義

李幹傑指出, 黨的十九大在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立起了一座豐碑, 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

1

政治意義:大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選舉產生新一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號召全黨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自信”, 宣示了我們黨舉旗定向、不易旗幟、不改道路的政治定力。

2

理論意義: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

3

歷史意義:大會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 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進行了重大調整,

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

4

現實意義:大會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步驟、重大方略和實踐路徑。

5

世界意義:大會向全世界展示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為全球現代化進程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3

關於黨建的新要求新部署

李幹傑指出, 黨的十九大對深入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新要求新部署, 主要集中在“四個突出”。

突出党的全面領導

黨政軍民學, 東西南北中, 党是領導一切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党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突出黨的思想武裝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激勵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

突出党的政治建設

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求全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全面從嚴治黨

要求党要管黨,全面推進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二、深刻領悟十九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精神

“五個新”——李幹傑說,十九大報告濃墨重彩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重點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變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

1

新變革

將“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作為過去五年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個方面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李幹傑指出,十九大報告對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十個方面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的總結,是對進入新時代所具備的基礎條件最有說服力的總結。其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党和國家落實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域性變化。進入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

李幹傑總結,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集中體現為五個“前所未有”:

一是思想認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二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三是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前所未有;

四是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

五是環境品質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2

新理念

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同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等新論斷。

3

新要求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統領當前和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的根本要求。

4

新目標

★ 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

新部署

從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四個方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行部署,力度更大、措施更嚴、要求更高。

三、環保系統如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1

將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藍圖落實為路線圖、施工圖

李幹傑指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對於環保系統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十九大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藍圖落實為路線圖、施工圖。

明確一個主題

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機遇和挑戰

李幹傑指出,當前,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進一步推動工作既要看到挑戰、勇於擔當,也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

在挑戰方面:

一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尚未完成,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二是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方面環境品質改善工作艱巨複雜,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三是區域城鄉統籌不均衡,產業轉移帶來環境壓力加大。

四是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地還不夠,治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壓力傳導機制還不順暢。

五是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社會風險,向政治安全領域滲透的壓力不斷上升。

在機遇方面: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為我們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根本保障。

二是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為推進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為推進工作釋放了改革紅利,增添了強大動力。

四是一些突出問題尤其是許多環保歷史欠帳的存在,辯證地看,也為加快推進工作提供了空間和餘地。

五是改革開放後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積累,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質和技術條件

貫通一個思想

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融會貫通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各個方面、領域和環節,指導推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扛起一個責任

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加強党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領導,將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底線,明確各部門責任清單,實施差異化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嚴格責任追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聚焦三個目標

以到2020年、到2035、到2050年為時間節點,聚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個類型的目標,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深入研究提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的具體指標。

抓好六個重點

構建並嚴守三大紅線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

開展全民綠色行動

深化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

強化六個保障

強化環境法治保障,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

強化科技支撐保障,提高環境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強化環保投入保障,增加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投入;

強化基礎能力保障,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建立獨立權威高效的監測體系,健全環境新聞發佈機制;

強化人才隊伍保障,建設規範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持續推進幹部隊伍作風建設;

強化國際合作保障,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2

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五大活動”

李幹傑強調,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改革發展,各單位各部門要引導和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好十九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要在環境保護部系統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五大活動”。

一要自上而下開展“大動員”。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迅速對學習貫徹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高潮。

二要全員覆蓋開展“大培訓”。統一舉辦部機關全體幹部、部屬單位司處級幹部學習貫徹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分片舉辦部屬單位處以下幹部培訓班。

三是深入一線開展“大調研”。開展“走基層 察實情 解難題”大調研活動,獲取一手資料,摸清真實情況,形成一些務實管用的具體舉措。

四是廣泛深入開展“大討論”。結合環保工作實際,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改革發展建議。

五是拓寬管道開展“大宣傳”。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環境保護部系統和全國環保系統學習貫徹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宣傳學習落實動態和典型事蹟。

3

從嚴治黨做到“三個堅持”

李幹傑要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按照十九大報告明確的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總佈局、總目標和重點任務,各級黨組織切實把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組織和作風保障。

一要堅持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鑄牢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守護好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三要堅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結合中央八項規定“回頭看”發現問題的認真整改,適時召開全國環保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開好部黨組和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堅決糾正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

學習日程:

10月26日 | 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

主題 | 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參會人員 |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副司級以上幹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列席

10月29日~30日 | 全國環保系統專題研討班

主題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研究部署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

參會人員 | 各省(區、市)環境保護廳(局),計畫單列市環境保護局,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負責同志;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正處級以上幹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

11月1日 | 環境保護部召開幹部大會

主題 |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參會人員 |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全體幹部職工在主會場和26個分會場參加會議。

11月2日 | 點擊“環保部發佈”,收藏小編整理的十九大學習筆記,複習……

党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突出黨的思想武裝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激勵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

突出党的政治建設

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求全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全面從嚴治黨

要求党要管黨,全面推進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二、深刻領悟十九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精神

“五個新”——李幹傑說,十九大報告濃墨重彩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重點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變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

1

新變革

將“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作為過去五年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個方面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李幹傑指出,十九大報告對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十個方面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的總結,是對進入新時代所具備的基礎條件最有說服力的總結。其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党和國家落實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域性變化。進入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

李幹傑總結,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集中體現為五個“前所未有”:

一是思想認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二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三是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前所未有;

四是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

五是環境品質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2

新理念

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同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等新論斷。

3

新要求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統領當前和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的根本要求。

4

新目標

★ 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

新部署

從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四個方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行部署,力度更大、措施更嚴、要求更高。

三、環保系統如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1

將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藍圖落實為路線圖、施工圖

李幹傑指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對於環保系統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十九大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藍圖落實為路線圖、施工圖。

明確一個主題

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機遇和挑戰

李幹傑指出,當前,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進一步推動工作既要看到挑戰、勇於擔當,也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

在挑戰方面:

一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尚未完成,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二是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方面環境品質改善工作艱巨複雜,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三是區域城鄉統籌不均衡,產業轉移帶來環境壓力加大。

四是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地還不夠,治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壓力傳導機制還不順暢。

五是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社會風險,向政治安全領域滲透的壓力不斷上升。

在機遇方面: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為我們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根本保障。

二是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為推進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為推進工作釋放了改革紅利,增添了強大動力。

四是一些突出問題尤其是許多環保歷史欠帳的存在,辯證地看,也為加快推進工作提供了空間和餘地。

五是改革開放後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積累,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質和技術條件

貫通一個思想

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融會貫通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各個方面、領域和環節,指導推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扛起一個責任

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加強党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領導,將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底線,明確各部門責任清單,實施差異化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嚴格責任追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聚焦三個目標

以到2020年、到2035、到2050年為時間節點,聚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個類型的目標,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深入研究提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的具體指標。

抓好六個重點

構建並嚴守三大紅線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

開展全民綠色行動

深化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

強化六個保障

強化環境法治保障,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

強化科技支撐保障,提高環境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強化環保投入保障,增加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投入;

強化基礎能力保障,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建立獨立權威高效的監測體系,健全環境新聞發佈機制;

強化人才隊伍保障,建設規範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持續推進幹部隊伍作風建設;

強化國際合作保障,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2

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五大活動”

李幹傑強調,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改革發展,各單位各部門要引導和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好十九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要在環境保護部系統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五大活動”。

一要自上而下開展“大動員”。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迅速對學習貫徹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高潮。

二要全員覆蓋開展“大培訓”。統一舉辦部機關全體幹部、部屬單位司處級幹部學習貫徹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分片舉辦部屬單位處以下幹部培訓班。

三是深入一線開展“大調研”。開展“走基層 察實情 解難題”大調研活動,獲取一手資料,摸清真實情況,形成一些務實管用的具體舉措。

四是廣泛深入開展“大討論”。結合環保工作實際,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改革發展建議。

五是拓寬管道開展“大宣傳”。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環境保護部系統和全國環保系統學習貫徹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宣傳學習落實動態和典型事蹟。

3

從嚴治黨做到“三個堅持”

李幹傑要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按照十九大報告明確的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總佈局、總目標和重點任務,各級黨組織切實把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組織和作風保障。

一要堅持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鑄牢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守護好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三要堅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結合中央八項規定“回頭看”發現問題的認真整改,適時召開全國環保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開好部黨組和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堅決糾正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

學習日程:

10月26日 | 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

主題 | 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參會人員 |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副司級以上幹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列席

10月29日~30日 | 全國環保系統專題研討班

主題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研究部署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

參會人員 | 各省(區、市)環境保護廳(局),計畫單列市環境保護局,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負責同志;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正處級以上幹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

11月1日 | 環境保護部召開幹部大會

主題 |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參會人員 |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全體幹部職工在主會場和26個分會場參加會議。

11月2日 | 點擊“環保部發佈”,收藏小編整理的十九大學習筆記,複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