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莆田城廂東海鎮司法所探索農村基層矛盾糾紛“微調解”模式

東南網莆田11月3日訊“非常感謝你們, 謝謝你們幫助我們取得了賠償款, 真心的感謝你們。 ”來自四川省達縣碑高鄉永必壩村的外來務工人員趙某均激動的握住了莆田城廂區司法局東海司法所所長的手。 這一幕在眾多的司法調解案件中或許是常見的一幕, 但是對東海鎮司法所來說, 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東海鎮地處城廂區與仙遊縣交界處, 工業經濟相對發達, 當地民營企業蒸蒸日上, 外來務工人員蜂擁而至。 但外來務工人員對當地鎮情不甚熟悉, 當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無法找到訴求的方法。

作為東海鎮的調解機構, 東海司法所立足實際, 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需求一些能解決當地實際問題的工作措施與做法, 為群眾的訴求打開了方便之門。

“二維碼”, 現在生活中最常見, 是時代發展的一種體現, 這種方式如今也出現在了東海鎮這一民風樸實的新農村。 這是一張不起眼的“二維碼”, 它位於行政村村務公開欄上、學校門口邊上、企業工廠周邊等顯著位置。

當群眾通過手機掃一掃該二維碼時就能獲取調解途徑資訊, 找到調解機構和調解工作人員。 當群眾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 “二維碼”為他們的訴求開啟了申訴的大門。

2017年9月27日, 外來務工人員趙某均在對業主蔡某彬的自建房屋進行裝修時, 因拌漿機出現故障致趙某均觸電,

致使趙某均本人肩膀處受傷, 經多家醫院檢查診斷為雙側肩胛骨粉碎性骨折。

事故發生後, 趙某均不知如何為自己的損失需找訴求, 多次與業主溝通協商但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賠償事宜遲遲得不到解決。 10月20日, 趙某均家人在海頭村的村務公開欄上發現了設有調解“二維碼”的宣傳單,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起手機掃描了該“二維碼”, 居然顯示出了東海鎮司法所設置的關於矛盾糾紛調解機構, 和調解工作人員等相關綜合資訊。

就這樣, 趙某均找到了東海鎮司法所表達了相關訴求, 並於11月1日得以成功調解。 當事人三方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次日, 趙某均在家人陪同下成功拿到了工傷賠償款。

據悉,

東海鎮司法所在工作實踐過程中探索農村基層矛盾糾紛“微調解”工作模式:其一, 立足於“微”。 擺上黨政議事日程, 全面排查, 定期召開排查例會, 集中研判化解矛盾糾紛, 建立排查工作臺賬與案例卷宗;其二, 關鍵在“調”。 不斷健全調解組織機構, 並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設立調處“專家”庫, 持續發揮民間調解站等司法調解補充機構的作用;其三, 根本在“解”。 通過獎懲全力保障化解矛盾存量, 分門別類消除矛盾增量, 多方宣教致力於持續推進民風教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